汉文帝刘恒,是刘邦的第四个儿子,母薄姬,和孝惠帝是同父异母的兄弟,最初被刘邦封为代王,吕氏覆灭之后被众大臣选为天子,开汉初“文景之治”。
当时候选者众多,汉文帝因何而被群臣看重?从封地到长安,又经历了什么?
群臣商讨,挑选帝王
众人合力诛灭吕氏势力之后,大臣们私下里偷偷商量,吕后之时所立的少帝,都不是孝惠帝的亲生子,而是把别人家的孩子养在宫中,杀其亲生母亲,目的是为了壮大吕氏的力量。
如今吕氏被灭,而吕后所立少帝还在位,等到他长大了,我们又怎么面对呢?不如于刘氏诸侯王中挑选最贤良的人来继承帝位。
有人推荐齐王,是刘邦的嫡孙,众多大臣马上反对,说齐王的母亲家族都是凶恶之人,立齐王为帝,到时候又多出一个吕氏来,前车之鉴不可忘。
有人推荐淮南王,大臣们又觉得淮南王年少,母亲家族人又凶恶,还是不行。
再想到代王刘恒,作为刘邦目前最年长的亲儿子,仁孝宽厚,也符合立长子的规矩。
最重要的是代王母亲薄氏性格恭谨贤良,又没有太大的家庭背景。
一众大臣都觉得在吕氏刚刚覆灭之时,代王是最合适的皇帝人选,于是陈平、周勃派人去迎接代王入主皇宫。
人在家中坐,帝位天上来
此时的代王刘恒,母慈子孝,安安分分地在自己的封地做自己的代王,猛得被请去做皇帝,一时间拿不准,便让手下臣僚讨论可行性。
手下郎中令分析说,长安的一帮大臣都是高祖刘邦手下的大将,经常带兵,最爱谋诈之计,如今刚诛吕氏,长安城的血还没干呢,就邀请代王入长安称帝,不能相信,不如称自己生病了不能前往,以观其变。
中尉宋昌分析到,百姓人人归心,天下注定属于刘氏的,况且,就算大臣想要作乱,全天下百姓不答应,又有宗室刘姓之诸侯帮助,也无所作为,作为高祖刘邦的亲儿子,众大臣是顺应民心而迎立代王,不用怀疑。
刘恒还是不太确定,便去请教自己的母亲薄太后,犹豫不决之时,求助占卜,占曰:
“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
庚意即更,是说要从诸侯王变更为帝王,所谓天王,就是天子。
于是刘恒决定,先派自己的舅舅薄昭去探探情况。
薄昭见到了周勃,周勃具以实相告,薄昭回来报于刘恒,说不用怀疑,是真的要迎立你为天子!刘恒一听,笑对宋昌说当初你说的都对啊!
三辞三让,汉文帝登天子之位
“三让”之礼有个说法,古代帝王继位、大臣受封,讲究三辞三让的谦让之礼,汉文帝刘恒入长安、登帝位,也辞让了三次。
刘恒带着宋昌、张武等六人心腹前往长安,临到长安,先是派宋昌去打探情况。
宋昌刚到长安北三里地的渭桥,丞相以下大小官员,都在这里等候着代王的到来。
刘恒来到渭桥,群臣都参拜称臣,太尉周勃想要和刘恒换个地方说话,宋昌不放心,便说:
“所言公,公言之。所言私,王者不受私。”
意是让周勃有话就当面说,不要藏着掖着。
周勃只好跪下,奉上了上天子玺符,刘恒并没有第一时间接受,而是说等到了长安府邸里再说吧。此一让也。
来到代王在长安的府邸之中,群臣也跟着过来,丞相陈平、太尉周勃、大将军陈武、御史大夫张苍等一众大臣,又跪下请刘恒即天子位。刘恒又推辞道,自己能力不够担当重任,大臣们可以去请楚王刘交来商量这个事情。此二让也。
陈平、周勃等人跪着再请道: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虽天下诸侯万民以为宜。臣等为宗庙社稷计,不敢忽。愿大王幸听臣等。臣谨奉天子玺符再拜上。”
陈平等人劝刘恒,不仅是众大臣,就算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认为您最适合等天子之位!此三让也。
刘恒这才说,既然宗室和列为王侯将相都认为我最合适,那我也不敢再推辞了,于是接受了天子之位,当日傍晚入未央宫。
汉文帝傍晚入未央宫,当夜便拜跟随自己的心腹宋昌为卫将军,掌管南北禁军,以张武为郎中令,第一时间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又连夜发布诏书,大赦天下。
汉文帝登基大典之后,迎薄太后来未央宫,把原来吕氏集团侵夺的各路诸侯的领地全部奉还,大赏诛吕功臣,加封周勃食邑万户,赐金五千斤,丞相陈平、将军灌婴邑各三千户,赐金二千斤,朱虚侯刘章、襄平侯通、东牟侯刘兴居邑各二千户,金千斤,典客刘揭为阳信侯,赐金千斤。
西汉王朝在经历了初级二十多年的动荡期之后,终于稳定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