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莎士比亚的罗朱repo

罗朱的故事听了无数遍,但是没有哪一次是像这场剧一样,带来如此深切的震撼。最初其实是放低了期待来的,担心音乐剧演员们如果不唱歌了会不会失掉了华彩,但是舞台表现力没有让人失望。演员在舞台上奔跑,舒展肢体,充满信念感地念出台词,眼睛里都闪着光芒。

很多时候改编音乐剧让人觉得文豪们的棺材板都压不住了,被碰瓷的包括但不限于莎士比亚、歌德、尼采、毛姆……原本以为罗朱的故事应该是英美文学课上老师打开的一段教学视频,例行公事地讲讲它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总结一下中心思想与段落大意,够应付期末考就行了,但是没想到在眼前铺陈开的,是这样充满情感的呈现。

开始的时候还不适应这种充满大量比喻的古早风台词,后来代入节奏后习惯多了。其实如果写在纸上都是优美的句子,只是不太口语化,直到朱丽叶房间里凯普莱特夫人和奶妈登场,气氛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这让我回忆起以前英国TNT剧团演出的莎剧,差不多是还原了古朴戏剧的样子,搬个木头箱子拿着三弦琴就上场开演。其实一个故事最吸引人的应该是它的内核,很多时候国内原创剧轻视这一点,把力气都用在花里胡哨的架子上,看完让人大呼上当(点名批评同期上海大剧院上演的某原创剧)。而莎罗朱巧妙地使用红绸在不同的场景下应用,无论是毒药、剑、婚床、绳索……高饱和度的色彩在暗沉的木头桌子和男校校服中成为亮色,吸引观众的注意,也形成了绝美的构图。

一个扩大版的“身体雕塑”。好的演员可以用一举手一投足塑造一个场景,不需要旁白和解说,甚至不需要穿上戏服,但是观众只要看到那动作和表情就明白,那是“新娘”,这是“权威者”;那是“哀伤”,这是“坚毅”……

并不是嘴上说着爱,观众就能看到爱;并不是拙劣地试图勾画美,观众就能看到美。

舞台必须就是爱和美本身,不可欺瞒,不可退缩,不可敷衍。

没有悬念的故事走向,哪怕是第一次看也心如明镜地知道会走向悲伤的结局,但是还是在死亡来临的时候心脏紧缩。张泽演绎的男学生体内有着朱丽叶的灵魂,透过演员我看到了那名坚强勇敢的少女,触摸到了她的气息,让人忘记文学史,忘记教科书,忘记语文考试,全身心地浸入到这浓烈的情感之中。

只是翻看剧本,难以想象最终的舞台完成度如此之高,各种意义上的“立体”了起来。有什么活的东西从舞台深处诞生,因为只有生物才有如此丰富和精微的层次,要仔细去看演员的神情,偷瞄他们在书桌暗影里的肢体动作,感受演员风一般从身边掠过,卷起的气流撞击在脸上。

罗朱的故事嵌套在死亡诗社的故事之中。他们是在反抗着某种东西,就如剧本一样,充满着隐喻。文学性的重要成分就在于,它能唤醒普世的情感与价值,每个人都曾经萌动的爱意,每个人都遭受的某种压迫,每个人在电光石火间冒出的抵抗念头,每个人都质问自己,是否可以为爱去死。

当他们捧起剧本时,我知道这是回到了深夜的男生宿舍。而更多的时候,我难以分辨某一句话是来自罗密欧还是学生1,那爱意到底是给朱丽叶还是给学生2。一次次地从戏中戏跳回现实,学生4曾经试图更改台词来改变故事的走向,但学生2把剧本推到他脚边告诉他那是徒劳。学生1一直是个难以管教不愿屈服的少年,他渴望爱,鼓动同侪,又在清晨到来之时拒绝回到校服的套子之中。他也许因为戏中戏而对学生2动心,但后者却清醒地拒绝了他,意味深长地退开。最终的开放式结局,好像《自由引导人民》的构图,从学生1手中飘落的红绸也像一面旗帜,质问在场的每一个人:当你遇到命运之栅时,有奋力撞开它的勇气么?

首场结束倪导上台时感觉是刚哭过,感觉坐在台下哭崩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谢谢,感受到诚意了。相信观众的解读能力,不需要那些多余的解释,只需要留足空间让观众去体会、去猜想,哪怕错了也没关系。沪外人员错过了前面数次分享会剧本朗读会,但是最终整体的呈现很惊艳,很满足,现在是时候回去补课了。

演员也有口糊、吃螺丝、冲上来的时机晚了半拍、红绸解不开的情况,只能说瑕不掩瑜,希望后面的场次会更好。 一人分饰多角对每个人都是考验,如何能够演出“不同”。林大钦的奶妈太出彩了,无论身体姿态还是声音都有刻意调整,让人期待他还能演绎多少种面目的变化。有一段他坐在舞台右侧的暗影里摇晃双脚,余光看上去就如同少女一般,实在太可爱了。蛋蛋的学生3是坚实的中锋,稳定衔接灵动的搭档们,并且有强吻叶麒圣20秒福利(?骗人的)。学生1和学生2亲吻的镜头突兀地拉灯了,恐怕也是怕不拉灯文旅局不给播,但这就是面对被压迫的反抗不是么,永远戴着镣铐跳舞,为了能让事情顺利进行而做出妥协。还有为什么打朱丽叶也是打屁股!对少女好一点成吗?

碎碎念到此为止,等后面的5场看完再来叨叨。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剧莎士比亚的罗朱re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