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性原理,底层思维模型

一、第一性原理,英文First Principle,是事物的底层规律。

<第一性原理范例>

第一性原理的定义不好描述,因为它是一个“逻辑”概念。逻辑,对人来说晦涩难懂,是反直觉的,我找了6种对这个概念比较好的解释,供大家参考,方便大家更好的理解:

定义1:任何一个系统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是一个根基性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假设。(亚里士多德《第一哲学》)

定义2:凡属真正理性化的系统,一般都会运行在一条基本原理上,是谓简一律。(王东岳《物演通论》)

定义3:“第一性原理”的思考方式是用物理学的角度看待世界的方法,也就是说一层层剥开事物的表象,看到里面的本质,然后再从本质一层层往上走。(特斯拉,伊隆·马斯克)

定义4:我们在生活中总是陷入“比较思维”,别人已经做过了或者正在做,我们就也去做。而“第一性原理”,是把目光从那些别人做的事上挪开,不管做什么选择,都以事物最根本的原则为参照点,不断用那个参照点为自己纠偏。(罗振宇,《得到》)

定义5:我们学到一个知识,认知这些东西,就是原理。所以第一性原理到底是什么?就是首先要找到你的前提假设,你的前提假设必须是那些不证自明的东西,例如F=MA,就是不证自明的原理。(樊登《樊登读书会》)

定义6:将”第一性原理“总结了三个基本要点:一,回归最本质最基础的无法改变的条件,以此作为出发点,不可随意增加现有经验作为条件;二,计算推演过程需要有严密的逻辑关系,尽量少引入估计;三,过程中不可与现有同类横向比较,尊重客观推演结果。(知乎大V)

二、人类的两种认知

常人的逻辑思维,有且仅有两种:

•  归纳法:感性经验

•  演绎法:理性思维

两种逻辑形式的使用比例:

•  归纳法占:99%

•  演绎法占:1%

从归纳法到演绎法,所需计算功率更高,所消耗认知能量更高。

2.1  

什么是归纳法?

归纳法是人类最基础、最常用的用智方式,借助感觉和经验来积累知识,从特殊到一般。

举个例子

因为:在欧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

在亚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

在非洲看到的天鹅是白色的;

所以:全世界的天鹅都是白色的

归纳法是从具象到抽象。几千年来,我们一直使用这个简单的归纳推理,99%的人类知识建立在基于经验知识的归纳法之上。归纳法是对经验事实的简约处理,仅能收集部分信息,却得出普遍判断。

but.....归纳法:只能证伪,不能证明。

我们每个人的经验都来自归纳法,所以,你必须承认自己的认知有可能是错误的,这是对经验“可证伪”的态度。

2.2

什么是演绎法?

演绎法是从抽象到抽象,可以从已知思想推出未知思想。

对比说明:

归纳法:从具象到抽象,不能证明。即使前提正确,也不能够保证结论一定正确。

演绎法:从抽象到抽象,能够证明。如果前提是正确的,那么结论一定正确。

1%的人类知识来自演绎法,但这却是最重要的那一部分知识。 

我们一旦在逻辑上导通一个共同的抽象概念,那么与此相关的所有具象问题,立即全部化解。

可是,演绎法也存在一个结构性问题:不能证伪。所以,演绎法必须有一个自确定的元起点,它必须天然的真实,可作为推理的基石。

因此,我们提出思维模型---“第一性原理”。

三、第一性原理和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的三个层次:

•  感性(具象模拟):冰山模型、洋葱模型、时光机模型、MVP等

•  理性(思维模型):价值投资理念、颠覆式创新、市场学4P模型等

•  哲科(第一原理):生物学进化论、物理学机械论、哲学递弱代偿等

第一性原理,是演绎推理的元起点,是所有思维模型得以成立的元根据。

所以,第一性原理定义了系统边界。

第一性原理,其本质就是事物的规律,也就是“道”。它说不清楚但始终存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事物各有其规律,道理也有其适用范围。

每个系统都有自己的适用范围,第一性原理随之也有自己的作用范围,几乎没有任何一个第一性原理是普世通用的。

神就是道,道就是规律,规律如来,容不得你思议。

把判断放在事物的本质上,遵循客观规律(第一性原理)。

当来则来,当去则去,不“着相”。无我相,无人相,无法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

你可能感兴趣的:(第一性原理,底层思维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