窑洞里的刺猬男孩

 

    文博,寓意做个文学而博识的男孩。他是中国千千万万中的留守儿童一员。

    他出生在陕西山村的一个窑洞,一说到陕西,大家可能会想到是孙少平的家乡,因为路遥的平凡的世界得奖之后,陕西黄土地被大家熟知。黄土地,这一个词汇包含了父辈们多少心酸往事,是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在那块贫瘠的泥土上扎下根。

    文博的妈妈是南方姑娘秀儿,辍学外出务工。在工厂里认识他的爸爸涛,一个忠厚老实的男人,不懂花言巧语哄女孩子很开心。原来,世上所有的相遇皆有前世的因,今世的果。和所有的小说中的场景上演一样,某一天下班回家,被喝醉酒的小混混骚扰,怡巧被涛碰见。上演了一出英雄救美的情景。大约每个姑娘都有一个白马王子的梦。后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彼此都觉得双方不错,坠入爱河。回到涛的陕西老家,结婚,生子。有一个可爱的男孩,文博。

    文博一岁时,秀儿选择岀走。当爱情的甜蜜与激情的火花渐渐地熄灭,只剩下生活柴米油盐的琐碎。当生活神秘的面纱被揭开,贫困,无尽地争吵。曾经的风花雪月也只是曾经,那个为了爱情与家里差点断绝关系的女孩,没有放弃。然而,在真实的生活下败得塌糊涂。她选择拋夫弃子,丢掉这份“责任去寻找属于她的“自由国度"。

    从此,查无音讯,只是多了一个边外出务工一边寻妻的男人而已。

    文博的爸爸迫于生计,外出务工。他是在个“散养”的环境下长大,跟着祖母生活。他的祖母年过七旬,有着老年人特有的疾病,眼花,耳聋。他们的房子是很深很大的窑洞,他每天就在窑洞里玩,有蚂蚁,壁虎,一些不知名的小虫子。那是一个属于他的世界,自由的王国。沉默,孤僻,倔强。

    三岁那年,祖母年事已高,无法再看管他,将文博托付给他姑姑,姑姑已成家,有双儿女。女儿自小娇惯,被宠坏的小公主,年龄和文博差不多多大,难免发生争吵。小孩子都是对外界的感知非常敏感。可能知道自己是寄人篱下的缘故,每次妹妹动手推搡他,都会保持沉默。姑姑的婆婆曾让人家算命,心比天高,命比纸薄。有着“铁公鸡”的称呼。对文博总是非打即骂,说话总是尖酸刻薄,但碍于儿媳的面子也不敢太过份。

    文博是一个让人心疼的孩子,从小寄人篱下的生活让他学会了看人眼色行事。知道了人情的冷暖,声音带有一点奶音,有一点陕西人说话特有的腔调。在姑姑家压抑着自己的性格,没有发过脾气。像一只小刺猬,无论是亲近他的还是伤害他的都拒绝接近。用满身的刺来保护'自己。

    直到上幼儿园,他不再是乖巧的孩子,而是一个随时爆发的恐龙,脾气暴躁,性格倔强,稍有不适就会嚎啕大哭,这个孩子缺爱,需要温暖与关心。他不敢在家里发脾气,因为不敢,不能。

    他的倔强大哭曾让我失望,捂不暖那颗心。生气时就跺脚,扬起手随时准备攻击,那双充满恨意,发红的眼睛让我心惊。那一眼恨意是要毁灭一切。明明那么小的年龄,什么都还没有学,就学会了恨。

    对不起,关于这个孩子,我真的写不下去了。

      后续……

    文博回去了,回到那个陕西大山的窑洞中,一个称为“家”的地方。因为姑姑有病需要动手术,家里的婆婆声称,照顾不了那么多的孩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无可奈何。我们不是安娜,即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邻居的孩子可以吃饱、活下去)父亲只好把他寄托在邻居家。自己外出打工,以养活家人。

    听到这里,我终究还是脆弱,听到泪落。不用说那个男孩会在性格上吃不少的苦,太过倔强,太过任性。可是,谁又忍心责怪呢?他只是一个小孩子,一个无知的孩童。

    过早的成熟是源于他们经历常人未曾尝的痛苦,早早地学会了世故,懂得如何保护自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窑洞里的刺猬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