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厂纪事

工厂纪事


工厂纪事

原创: 金华 吴江通 今天

“吴江通”连续三年勇夺全国冠、亚军。

您的关注,我的动力!

1990年,我初中毕业,高中没有考上,就此成为一名待业青年。我丝毫没有感觉沮丧,因为那时候城镇户口一毕业就会由国家统一安排工作,从此生老病死,都由单位负责到底。初中生和高中生的区别只是一级工资。那时候学习认真刻苦的,绝大多数是农村学生,流行的一句话是“书包翻身”。

作者当年的待业证

在等待分配工作的那段时间里,母亲介绍我到她的一个要好姐妹开的服装厂里去当女工。母亲说,女孩子学点缝纫手艺总归用得着的。于是十六岁的我穿着粉红乔其纱的连衣裙,扎着两个小辫子去上班了。

厂里的女工都比我大不了多少,难得有个把三十多岁的,在我看来就是老阿姨了。那些真的四五十岁的阿姨呢,完全就当她们老人了,只能做些熨烫、锁边的后道辅助工作。服装厂女工的工作强度非常大,每天早晨7点钟上班,一直要干到傍晚7点才下班,我们叫做“七出七进”。长长的一天,真是坐得屁股都发痛了。因为是多劳多得,女工们干活都很巴结,她们凭手艺吃饭,薪水十分高,个个都是家里的顶梁柱。

服装厂女工

在服装厂干了大概一年不到,我就厌倦了,厂里的活儿越来越多,晚上老是要加夜班,这我哪坐得住呢。我说我不干了,可是老妈不肯让我在家里吃闲饭,又把我塞到我爸爸的厂里去上班了。

爸爸那时在镇上的电器控制设备厂当副厂长(那时候叫社办厂),在他的厂里塞个把人是非常简单的事情。那时候堂兄在钣金车间上班,堂姐在喷漆车间上班,姨妈和我一样在行线车间上班。还有我家隔壁邻居,冯家湾相亲,乡镇企业就是这样,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一连串。

电器设备控制系统

这回我学的是行线工,这是技术活,按照图纸把一根根的电线铺排在柜子里。做这个东西很赚钱,连带着会这门手艺的女工也很吃香。车间里的女工常常利用晚上和星期天去一些私人小厂赚外快,收入十分可观。中午我们都自带饭菜,放在食堂蒸热了之后,一起在大车间里吃。大家你尝我的,我尝你的,虽然不过是些番茄炒蛋,长豆炒茄子之类的家常菜,大家却都吃得津津有味。

曾经大家都用铝饭盒来装饭菜

吴江自古就是丝绸之府,每年各个镇上的学生一茬茬毕业了,大多分配到吴江、盛泽两地的丝织厂上班。转眼一年多的时间过去了,眼看着同学们都找到了工作,一个个奔赴新的工作单位,身边连个玩伴都没有了,我也做好了去丝织厂上班的打算。我试探着对我妈说,如果我去丝织厂上班,去盛泽还是去吴江?我妈说,那还是吴江,吴江近点。我妈一说,我就认为她是同意我去吴江上班了。第二天就拿了户口本到劳动服务公司报名。

劳动服务公司的人最好我们这帮待业青年早点滚蛋,立即拿出表格给我办手续,我填了吴江晋吴毛纺厂。

当年镇上的劳动服务公司对待业青年进行培训,结业合影

本来以为铁板钉钉的事情,谁知我到家一宣布,我外婆和姨妈顿时先翻了脸,一家人像是开批斗大会一样批斗我,中心思想只有一条:无论如何也不能去外地。我姨妈出面去劳动服务公司交涉,说这孩子是瞒着大人偷拿了户口本出来办手续的,她年纪小不懂事,你们也不懂?你们是骗人还是害人?姨妈向来能言善辩,工作人员被她噎得一愣一愣的。这板上钉钉的事情居然轻而易举就被我姨妈给取消了!

转眼又是一年,值得庆幸的是,这一年八坼镇上最大的大集体企业起重机械厂有4个招工名额。过五关斩六将,最终我得以挤进这四分之一,成了一名电焊工。

电焊工&电焊条

上班第一天,发了一套行头,帆布工作服,翻毛皮老K皮鞋,那工作服松松垮垮,奇大无比。半年多的缝纫女工没有白干,我自己把肥大的裤子成了包屁股紧身裤。师傅说,你穿这个裤子怎么蹲下来干活呢?我对她挤挤眼睛说:师傅你放心,我不会一直做电焊工的。师傅虽然是个20来岁的姑娘,却是厂里手艺最好的电焊工,每个月都拿最高的奖金。师傅清楚我不会一辈子当电焊工,所以并不强求我学手艺,只是让我做点领电焊条,敲打焊渣之类的零散小活,偶尔客客气气问我:要不要来试试?

搪瓷茶缸

那个时候,我觉得当工人的乐趣实在是太多了。每天一早,我就拎着个花布小包去上班了。包里是各种糖果话梅之类的零食,还有一个空的饭盒。先到食堂买早饭,花5毛钱就可以吃到一碗榨菜肉丝面。吃过了面,把饭盒洗了,然后给自己泡一杯茶。当工人的首要标志是得准备一个大号的搪瓷茶缸,一溜儿摆在工具箱上头,茶垢结了厚厚一层也不洗,这才是老师傅的标志。然后是喝茶吹牛,总得喝过那么三五开茶,牛皮也吹得差不多了,然后各人开始起身干活。我们的厂区实在巨大,走一遍就要很久,直到离开,我还有很多地方从未涉足。

第二年,厂里办起了三产,开了一家加油站。为了安全起见,加油站除了站长和司机,清一色都是女工,因为女同志不抽烟。我的电焊工果然当不长久,被调到加油站当了一名三班倒的加油女工。

作者的加油工上岗证

那时候的汽车远没有现在多,夜班更是清闲。上夜班的晚上,女工们都是用打毛衣闲聊天来打发时间。我不打毛衣,也不喜欢听她们那些家长里短,总是一个人埋头看书。我看书的时候,那些阿姨大姐们都奚落我:读书的时候不好好读书,现在准备去考状元?我虽然伶牙俐齿,这样的刻薄却无言以对。世上没有后悔药,不过我坚信,我不会一辈子当个加油站女工。

作者曾经上班的加油站

书看得多了,我突然发现,这样的文章我也可以写啊!于是在一个上夜班的晚上,我写了一篇散文投给了《吴江日报》。稿子寄出之后,自己觉得肯定不抱希望,其实心里又是抱了很大的希望。

作者发表的第一篇文章

在等待了差不多一个月之后,我惊喜地在《吴江日报》上看到我的文章成为了铅字。第一次投稿就一矢中的,对我的鼓舞巨大,从此上夜班的晚上,我总是前半夜看书,后半夜写稿。下班回家的路上,顺便就把稿子寄出去了。稿子接二连三发表,我如上瘾着魔了一样,要写的东西那么多,感觉怎么也写不完,那就努力写下去吧!

2000年我们的厂子改制,加油站由私人承包,我下岗了。正好那年孩子要上幼儿园,我们一家搬到了吴江。

发表文章的剪贴记录本

因为一直在报刊上发表些豆腐干文章,2002年的10月8日,我在吴江工商局谋得了一份文字工作。那是我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从那天开始,我走上了一条靠笔吃饭的文字工作者之路。

2003年9月15日,我到吴江法院工作。在法院工作的七年是我创作的高潮期,单位的工作稿子不算,每年都要发表一百多篇文学稿子。那时候的稿费都是汇款单,每月一次去邮局领稿费,往窗口推进厚厚一叠稿费单的时候,是我最欣慰的时刻。我加入了吴江市作家协会,并于2007年加入了苏州市作家协会,成了一个靠笔吃饭的人。

作者发表在各报刊上的部分文章

2010年6月,我又成为了吴江区公安局的一名文员。工作环境和收入有了更大的提高。

2013年,我担任吴江区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2014年加入中国散文学会,2017年加入江苏省作家协会。

作者在写作中

一路走来,我的人生因为文学而变得丰富多彩。奇怪的是我时常会想起二十多年前,我在加油站奋笔疾书的那些上夜班的晚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工厂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