渴望那一碗白米饭

许久没遭遇过锁文,今天因袁隆平老先生过世在平台悼念一下儿。忙碌中也只写了百余字不知哪里触碰了规则竟然被锁文。

思虑再三问题怕是出在将老先生与国家元首并论,还是说老先生是我们这代人该记住的英雄。已经申述,不过还是想再写一篇借以悼念老先生。

因为如今平平常常的一碗白米饭曾经让我那般的渴望。我出生在七十年代中期,那时家家条件都差不多,也没有什么太大的贫富之差。父母虽勤俭奈何没有多余的賺钱门路,一家人粗茶淡饭倒也能温饱。那时一年三百六十五天,记忆里能吃上白米饭的日子十根手指就数得过来。

记忆里,每天早上趴在卧室跟厨房相连的小窗户上问在灶下烧火的老爸“爸,今天大米饭还是高粱米饭?”老爸乐呵呵的回一句“大米饭”还没来得及开心老爸接着说“大米饭粒儿磨圆了。”于是一脸的失望。好在小孩子心性,到了吃饭的时候就又开开心心的了。

后来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家里吃白米饭的次数越来越多,不再仅限年节和家里来客人。也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那雪白软糯的白米饭没了那份渴望。直至如今吃顿粗粮定要配合着吃点鱼,或是再就着高粱米饭的锅带点茄子土豆找找当初的感觉,感觉吃顿粗粮都有仪式感了!

很多往事都忘记了,有时候甚至都忘了曾经对那碗白米饭的渴望。只是餐桌上或收获的季节常听老妈念叨“你说人家研究种子的怎那么厉害呢,一样的地以前就产几百斤粮现在能产两千斤粮。”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对这些科研人员产生了敬佩之心。农林畜牧渔,国防,科技,医疗,电器……在我们享受着越来越便捷的科技卫生等服务时,别忘了那些在背后默默无闻的从事研究工作的科研人员!

我们听说,看到的只是少数成功登顶的,那些一生默默无闻的同样值得尊敬。网络上有人说“哪里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为你负重前行。”不知道别人是怎样界定英雄的,我觉得将军征战沙场平天下是英雄,而那些努力研发用自己毕生所学为国家的农林畜牧渔国防,科技贡献力量的人也是英雄。

袁隆平先生发明的杂交水稻技术,为世界粮食安全做出了杰出贡献,增产的粮食每年为世界解决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这段摘抄网络的文字就足以让我把袁老先生当做英雄去崇敬。老先生不惧失败,不怕挫折在国家还不那么强大的时候带着自己的团队苦苦专研。科研成果带动了农业发展,才有如今的水稻产量。

是老先生的研究成果让如今的父母不必再为一碗白米饭心疼孩子满眼的渴望!老先生辛苦一生,祝愿老先生此去再无病痛烦扰。

老先生的辛劳终是有人记得的,平台上很多朋友都在以文悼念老先生。也有平台发布了个人出资悼念老先生的视频。付出终有回报,老先生这一生没有白白付出辛苦。老先生一路走好!

(刚要发布出去见前文已解锁,那就留待明天借此文送老先生最后一程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渴望那一碗白米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