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PPP项目风险分析

目前,中国工程公司越来越多的走出国门到外国承揽工程项目,但是发现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竞争日趋激烈,以至于利润很低。同时发现,许多国家,包括非洲一些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日渐增多的采用了PPP(public-private-partnership公私合作伙伴)模式。本文试图就该模式下的风险进行分析。

风险存在于项目开发和签署、融资、建设、运营等阶段。原则上,哪个主体最适合控制该风险,就有哪个主体承担。这样,可以达到风险的最小化。

前期项目开发阶段风险。可行性研究深度不够,调研不足,预测方法不科学,假设错误或偏离实际等造成成本预测不准、工期计划不可行甚至技术不适用、存在安全和环保隐患等,都可能导致项目失败。

政治风险。主要指政府首脑的更替、内部和外部战争等导致项目取消或长期停工、现场损毁等。通常由国际大型保险公司承担。这是投资者必须要购买的保险,也是融资机构提供债务融资及夹层融资的前提。

利率风险。跟项目产品的定价机制相关,需要在PPP协议中明确。否则在通货膨胀严重的国家,会严重侵蚀利润,甚至严重亏损。

汇率风险。PPP项目建设期和运营期通常大数十年,如果不能锁定汇率以及转换货币后及时汇出(换汇限制及汇出限制),就可能给股权投资者造成无法按时收回投资或造成巨大损失。

政策风险。主要是法律法规的变化对项目的影响。如建筑法、税法、环保法、劳动法等的变化对项目造成的影响。这些应该在PPP协议中约定如何处理。

税务风险。原则上可聘请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咨询,否则很可能因小失大。

法律风险。建议咨询当地律所,避免法律风险。

融资风险。因为建设期和运营期很长,一般融资机构都不愿意把贷款时间拉的太长,短的5-7年,长的十几年。一旦到了再融资时,项目状况与预期不符,可能导致融资条件恶化,导致融不到后续资金或融资成本大幅上升。融资架构合理与否,既影响融资进程,也直接影响投资的内部收益率。融资失败也是股权投资者要承担的风险。

建设期设计采购和施工风险。技术风险:采用了不适当的技术,导致能力不足或性能达不到要求,或者改技术是成本大幅上升。地下施工风险:地下有文物或古迹,暗河、溶洞、砂层或其它特殊构造,使得成本大幅上升。供应风险:因供应商处发生不可抗力导致发货严重滞后或无法交付,只能另行选择供应商。采用标准:标准不同成本差异很大,有些协议采用罗列多个国家标准,执行中要求采用最严格的。工期风险:由于项目所在地天气炎热或严寒、工人技能低、管理水平差、语言障碍等导致的工效严重降低,以及周围居民、部落不配合甚至有意设置障碍造成短时停工,由于水土不服导致的疾病等引起工期拖期和成本上升。这类风险和常规EPC项目一样,还有很多,难以展开叙述。

项目变更风险。项目变更可能导致工期变化、成本变化,已融资额度不够等。

不可抗力。一定要认真考虑会有哪些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定义,处理程序和规定。要考虑设备材料所有权问题。

保险。除了工程一切险及人员险,设备几句险外,可能还要考虑设计人员职业险,产品质量险等。另外还有考虑不能投保部分的风险以及免赔额度下的损失风险。

当地化成分。很多国家要求合同金额的一部分必须购买当地材料、雇佣当地员工、使用当地的服务、培训当地工人等,甚至要求捐建学校或其它设施。但国家有没有明确的比例,在执行过程中,一些政府处于强势状态,导致项目成本上升。

官员腐败。这是一个常见问题。所以要搞清楚都需要哪些许可、批准、检验、验收,考虑是否委托代理完成。

运营阶段风险。发生事故导致项目暂停运营,建设期隐蔽工程留下的隐患导致重新采购和返工,维护不当导致运维成本增加,低效运行导致设备故障。

除了以上风险外,如果项目公司由几家公司成立的合资公司设立,尤其几家公司注册在不同国家时,牵涉股份比例、分工、管理层设置、投票权、分红、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问题。运作的好可以优势互补,否则,不但低效,可能因为内部矛盾导致项目失败。

你可能感兴趣的:(国外PPP项目风险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