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模型命名规约:
数据对象:xxxDO,xxx即为数据表名
数据传输对象:xxxDTO,xxx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展示对象:xxxVO,xxx一般为网页名称。
POJO是DO/DTO/BO/VO的统称,禁止命名成xxxPOJO。
PO (Persistent Object): 持久化对象,用于表示数据库中的数据记录,通常与数据库表的结构相对应,以便进行 CRUD (创建、读取、更新、删除) 操作。
VO (Value Object): 值对象,用于表示业务逻辑中的数据对象,通常用于在层之间传输数据。
DAO (Data Access Object): 数据访问对象,用于封装数据访问逻辑,隐藏底层数据存储细节,提供一组操作数据的方法。
BO (Business Object): 业务对象,用于封装业务逻辑,通常反映业务流程或业务实体。BO 可以使用 DAO 和 DTO 进行数据操作和传输。
DTO (Data Transfer Object): 数据传输对象,用于在系统层之间传输数据,通常包含多个字段,可以用于批量传输数据。
POJO (Plain Old Java Object): 简单的 Java 对象,是一个特定类型的类,没有任何限制或附加条件,可以用于表示各种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缩写词的具体定义可能因项目而异,因此在具体项目中应该根据团队约定和实际需求来使用。
分层领域模型规约是一种常用于软件开发中的设计模式,它将整个系统分成多个层次,每个层次负责处理不同的任务。下面是分层领域模型规约中的几个关键概念:
领域层(Domain Layer):负责定义业务逻辑和数据持久化操作,并提供 API 给其他应用程序层使用。
应用程序层(Application Layer):负责协调领域层和表示层之间的交互,并通过定义服务接口,向表示层暴露业务逻辑。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负责呈现数据给用户,并将用户输入传递给应用程序层进行处理。
数据访问层(Data Access Layer):负责与数据库进行交互,包括读取、写入、更新和删除等操作。
在实践中,分层领域模型规约可以有不同的变体。比如,可以将应用程序层和表示层合二为一,也可以将数据访问层和领域层混合在一起。总之,这种设计模式旨在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可扩展性和可测试性,使系统更易于理解和修改。
PO(Persistent Object)是指一种在程序运行期间始终存在的对象,与临时对象(Transient Object)不同,它们会在程序执行完成后被销毁。持久对象通常与数据库交互,可以被存储和检索。
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持久化是指将对象的状态保存到某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以便在程序结束后能够重新恢复对象状态。持久对象是一种特殊的对象,它们具有持久性,即它们的状态可以被永久地保存。这使得程序能够在程序关闭并重新启动后恢复之前的状态。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框架来简化持久化操作。ORM框架隐藏了底层数据库的细节,使得开发者可以以面向对象的方式来进行数据访问和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可以看成是与数据库中的表相映射的java对象。使用Hibernate来生成PO是不错的选择。
VO(Value Object)又称为值对象,是指一种不可变的、仅由属性值构成的对象。它的主要作用是描述某个特定的领域概念,比如日期、时间、货币等,或者是一些复合类型的数据结构。
与 PO(Persistent Object)不同,VO 并不具有持久化能力,它们通常用于封装值或数据,以便在应用程序中进行传递和处理。VO 对象通常被设计成不可变的,这意味着它们的状态不能被修改,因此可以确保对象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值对象通常具有以下特征:
不可变性:值对象一旦创建,其状态就不再改变,所有的属性都是只读的。
没有标识:值对象的相等性是通过其属性来确定的,没有唯一的标识符。
可以被共享:多个对象可以引用同一个值对象,因为它们的状态是不可变的。
在实践中,值对象经常用于封装一些简单的、基础的数据类型,比如字符串、数字等,以及一些复杂的数据结构,比如集合、列表、树等。值对象能够增加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同时还能减少出错的机会。
通常用于业务层之间的数据传递,和PO一样也是仅仅包含数据而已。但应是抽象出的业务对象,可以和表对应,也可以不,这根据业务的需要。
PO只能用在数据层,VO用在商业逻辑层和表示层。各层操作属于该层自己的数据对象,这样就可以降低各层之间的耦合,便于以后系统的维护和扩展。
DAO(Data Access Objects)是一种数据访问对象接口,它提供了对某个特定数据源(比如关系数据库、文本文件等)的访问操作。DAO 通常用于将底层数据存储细节与上层业务逻辑分离,从而提高代码的可重用性和可维护性。
DAO 接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CRUD 操作:DAO 接口提供了增删改查等基本的数据操作方法。这些方法通常涉及到 SQL 语句的构建、参数类型转换、结果集的映射等操作。
事务控制:DAO 接口可以为业务逻辑中需要进行事务控制的方法提供支持。事务控制可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异常处理:DAO 接口应该能够处理底层数据存储引发的异常,并将异常传递给调用者,以便做出相应的处理。
抽象化:DAO 接口使得业务逻辑能够独立于具体的数据存储实现,从而提高了代码的可移植性和可测试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使用 ORM(Object-Relational Mapping)框架来简化 DAO 的实现。ORM 框架可以自动地生成 SQL 语句、映射查询结果等操作,从而减少了开发者的工作量。同时,在设计 DAO 接口时,还需要考虑数据存储的安全性、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应用程序能够正常运行和适应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BO(Business Object)指的是业务对象层,它是位于应用程序中介于 DAO 层和 Presentation 层之间的一层。BO 层主要负责处理业务逻辑、协调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以及与 Presentation 层进行数据交互。
BO 层通常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业务逻辑处理:BO 层负责实现业务规则和流程,如数据校验、计算、转换等操作。这些业务逻辑可能涉及到多个底层数据源的操作,需要通过调用 DAO 接口来实现。
事务控制:BO 层也可以提供事务控制的功能,以确保业务操作的原子性和一致性。BO 层可以将底层 DAO 操作组合成一个完整的事务,并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回滚操作。
对象映射:BO 层负责将底层数据存储的数据模型与上层 Presentation 层的视图模型进行映射。这意味着 BO 层需要处理对象的转换、持久化、序列化等操作。
协调各个组件:BO 层作为应用程序的中间层,需要协调 Presentation 层、DAO 层、第三方服务组件等各个组件之间的交互。BO 层可以处理这些组件之间的通信,从而减少 Presentation 层和 DAO 层之间的耦合度。
在实践中,BO 层通常由一些业务逻辑比较复杂的方法组成,这些方法可能会对多个数据库表进行操作,并且需要进行一定的对象映射和转换。BO 层可以将 Presentation 层与 DAO 层分离,使得应用程序更加易于维护和扩展。
DTO(Data Transfer Object)是一种数据传输对象,用于在各个层之间传输数据。DTO 通常包含了多个属性,这些属性与某个业务逻辑相关联,并且可能来自于多个数据源。
DTO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数据传输:DTO 对象用于在 Presentation 层和 BO 层、BO 层和 DAO 层之间传输数据。DTO 对象可以将底层数据存储的数据模型转换成上层业务逻辑需要的视图模型,从而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互。
减少网络负载:DTO 对象可以减少网络负载,因为它们只包含最小必要的属性信息。这使得数据传输过程变得更加高效,特别是在分布式系统中。
隐藏底层数据结构:DTO 对象可以隐藏底层数据结构的细节,从而提高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DTO 对象可以封装底层数据结构,使得上层组件不必关心数据结构的具体实现细节。
可序列化:DTO 对象可以被序列化和反序列化,从而在不同进程或者不同机器之间进行数据传输。这使得使用 DTO 对象可以实现跨平台的数据传输。
在实践中,DTO 对象通常由开发者手动编写,这些对象的类型和属性应该与业务逻辑密切相关。DTO 对象应该尽量简单,并且只包含必需的属性信息,避免数据冗余和网络负载过大的问题。同时,在设计 DTO 对象时,开发者还需要考虑对象的可重用性和扩展性,以满足不断变化的业务需求。
POJO(Plain Old Java Objects)指的是简单的 Java 对象,它们是一种没有任何限制的普通 Java 对象,不依赖于特定的框架或接口。POJO 对象通常不包含任何专有的基类或接口,也不需要遵循任何提前定义的规则或契约。
POJO 对象主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简单性:POJO 对象非常简单,通常只包含数据属性和访问方法。
可重用性:由于 POJO 对象没有特定的依赖关系和规范,因此它们可以轻松地在不同的应用程序中进行复用。
可测试性:POJO 对象不依赖于任何特定的框架或接口,因此可以轻松地进行单元测试和集成测试。
可扩展性:由于 POJO 对象没有任何预定的规则或契约,因此可以根据业务需求进行灵活的扩展和修改。
POJO 对象在 Java 开发中非常常见,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比如企业应用、Web 开发、移动应用等。通过使用 POJO 对象,开发者可以使代码更加简单、可重用、可测试和可扩展,从而提高开发效率和代码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