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3-16周二挖矿手记

今天这一矿,竟然挖到老师那儿去了。

我刚到时,一脸的懵圈。站在这个平台上,颇有些“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的巨大孤独感。

没有朋友,没有老师,没有任何人答疑解惑,只是埋头先写。但第二天,便有一人在我评论区里留言,让我好好干,还打赏2个贝。

咦,这时就有人注意我了?仔细看下,原来是叫愚人_2018 ,来关注我的。兴奋得像个孩子,第二天他就来了呀,尽管只他一人,我还是很受鼓舞的。

就到他主页去回访,一看,让我吓一大跳。原来,真的是个大老师呀。下面是他今天个人主页显示的数字。

1198关注, 3313粉丝, 625文章, 856422字数,55090收获喜欢,5.6w总资产。

光这一数字就足以让我高山仰止了。我再看他的文章,更是了不得,他有个2020,在“外面”发的“文章”汇总,点开里面,各类文章,各个报刊杂志,都有。他还出书呢。

当时就吓住了,不敢再往下看,我害怕这束强光把我照没了。就又悄悄溜走了。因为,从我认识他的第一天起,我就把他视为我老师了。

老师最喜欢什么?喜欢你学习成绩好哇,可我现在两手空空,在平台上连空气存在的感觉都没有。怎么有脸面去搅扰他呢?

况且那时水平很糗,也弄不明白老师的文章内容,搞不懂还要问他。老是打扰他,心里肯定过意不去。

于是,就决定先苦干勤干加油干起来再说。经过这三十多天的一路狂奔,肚里有点料了,积攒的也有几百贝了,字数嘛也吭吭哧哧码了十好几万了,

今天决定到他那儿去,主要是回谢他当时的鼓励之恩,给老师送点贝,略表心意。另外,再顺便看老师那儿有些什么好东西,好让我更进一步的挖好矿。

兴冲冲的去了。果然,老师那儿有料,一篇《美文是怎样炼成的——《走出村庄的人》读后感》夺目醒神。就细细看了起来。

这篇文章我看后大致提炼了一下:

1.文字必须包裹着浓浓的情,深切、饱满、通透,像一个个红彤彤的果实,阅来让人赏心悦目

2.初学者往往容易陷入写作误区,总以为美文美文就是文章的用字一定要力争求美,于是绞尽脑汁挑选华丽修饰词去点缀文章,并不厌其烦地使用成语。很多大作家都赞同“形容词可以不用就不用”的写作方式。

3.美文的另外一个要素,部分细节的描述要力争精致、细腻、入木三分。如何生动、形象地表现局部情节,是所有写作者努力的方向。

一段细腻的情节描写可以成就一篇美文,有时甚至只是一句经典句子。如徐志摩的那首诗:“轻轻地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挥一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这样的美文要忘记也难。

这些,正是我需要的内容。我一直想着手写些美文之类的文章,想借此锤炼词汇,达到精准择字词造句的目的。

但现在看到了这篇文章, 我方恍然大悟。把这几个摘要再与原文细仔比对,我得出了我的结论:不以词害意。

我见过太多的美文类文章,大都是华丽词藻的堆砌。乍一读之,颇觉新鲜,再读之,味道寡淡,复读之,味同嚼蜡矣。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对照摘要第一条,那是缺乏浓浓的情。有人说,我也是声嘶力竭的在抒情呀。我认为是在矫情,大多都是无病呻吟之类。颇有些“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的意味。

没有真情的流露,显得有些虚。真情是什么?它看得见,就是你行文时无比欢快的行文,特溜溜顺。我写了十多万字了,真切的感受这一点。

凡是“心中想清楚了,就写清楚了”。那个(会挽雕弓向天问)友友说的绝不是虚言。

如今,我是把他那篇文章打印下来置于案头,天天要看上几遍。熟稔于心后,行文时,自然而然就不会迷失方向。而今我老师这篇,还是如法炮制。

饱含真情的行文,一切景语皆情语了。一花一草一木,都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了。“没有触动真情的灵魂扣问,是写不出来的,既使写出来,也是干巴巴的,就如五六十岁的大妈脸上涂着的胭脂,尽管有料,却是缺乏灵动。

而且,有些美文缺乏一种移步换景、定点观景、一步一景的时空交错使用,使文章显得如一潭死水,读起来沉闷,直打磕睡。这就是老师说的没有局部细腻生动的描写与全部的谋篇布局相结合所致。

总是显得空而大,剥去层层华丽的外衣,立马由一个雍容华贵丰满的少妇变成一个寒酸瘦小的丑小鸭,惨不忍睹。这是为文者必须戒之又戒之的。

我们读余秋雨的文章,那种厚重的文化积淀,穿插有料的历史事件,是怎么也不觉得枯燥的。我读过他的《山居笔记》,就是作为历史书、小说书来读的。

根本感觉不到他在写散文。我还精研过他的《狼山脚下》,一种雄浑的大气,直到现在还在胸中回荡。这才是散文应有的魅力。

嘿嘿,到老师这儿又得到矿了。便心里高兴,在评论区里留言,又打了50贝,说,老师,从今天起,我就每天来看望您了。

其实是想来挖矿的。得说点委婉些好听哇。

兴高彩烈的去了。老师后来给我回复了好些文字,欢迎我常去。

在一路行走的路上,还遇到过一字之师和伏笔之师。

那一天,我有篇文章被人评论了。说,你那个李纨笑点应是高吧?这篇文章,是取材于红楼梦而成文的。

说的是刘姥姥搞怪,惹得林妹妹等人的各种笑的对比。其中有一句:李纨没笑,是因为她笑点低。

这都能看出来?还指出来?就寻声追去,原来,是一个叫手可摘星辰chen的友友指正的。她的照片就是头像,还是个妥妥的大美女,年青,亮丽。

能懂红楼?有些不服气,便百度一下,对比,果然,笑点高的人才不轻易笑,笑点低的人,易笑。一时有些敬佩。再看她的日更文,却在那儿纠结更不更下去。

便充起老大来,说,能看出李纨笑点高低的人,连区区的百字日更文都搞不下去?我晕!

拔腿就走,害怕吐口水。就不再去关注她了。

直到前几天,她忽然逮住我的文章可着劲儿点赞,让我乐坏了,我说,好久不见,我们可是几乎一块儿来的呢。

她回复了几句,我说,你可是我一字之师呵,还记得李纨不?她哈哈笑了起来,当然记得。

我跑到她的主页上一看,她也在坚持日更。尽管文章短小,毕竟坚持下来了。大为高兴,说,加油,我们一块儿努力。

那个伏笔老师叫绿山墙的采薇,她写的是个故事《晨起开门雪满山......》,里面时空跨度大,从万恶的旧社会一直写到改革开放,最后悬念解开,让人大为惊奇。

其中有好几处伏笔处理的比较好,几乎不露痕迹。就简信她请教,她很热心,一一倾囊相授。脑洞大开。

我现在也在准备一短篇小说,只是与另一个友友合作的。其中就准备用绿山墙的采薇老师的伏笔手法。

只是现在还不敢下手。但大致轮廓已具备。我设计的情节有些狗血,怕那个友友痛斥我,一直没敢下手。还得考虑几天。

人生最难忘的是每一个第一,有时,他可能伴你走到终点站,伴你魂飞天国也不会忘记。

我深信不疑,也会把他们牢记在心里。

有人陪伴,一路前行,迎着晨曦,拥抱霞光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3-16周二挖矿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