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529听书笔记:是谁制造了青春期问题?

最近,国内很多初高中都返校复课了,我注意到一条消息,说有一些重返校园的学生感到非常焦虑,甚至要去看心理医生。

怎么回事呢?有些学生是因为放假太久,面对突然而来的学业压力感到焦虑。还有一些人是对同学间的情谊产生了怀疑,因为放假期间聊天时同学都说自己在家没学习,可一回课堂发现,只有自己是真的没学习,心里就非常不舒服,觉得同学在“耍心眼”。心理医生建议说,青春期的孩子情绪敏感,所以遇到这样的情况,感到焦虑,情绪波动也很正常。家长要“多做提醒,少做评判,不做逼迫”。

我想很多家长都会有这种感受:孩子到了青春期特别难带,不听话、敏感、说他两句就不耐烦。有时越想帮忙,孩子躲得越远。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我在最新一期美国《新闻周刊》上,看到了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朱迪斯·沃纳(Judith Warner)的一篇文章。沃纳特别擅长研究女性和亲子方面的主题,出版过几本很有影响力的畅销书。她最近刚出版了一本新书,叫《解密中学生:他们为何对家长关闭心门》(And Then They Stopped Talking to Me: Making Sense of Middle School),专门探讨家长应该如何应对孩子的青春期问题,这篇文章就是从书里节选出来的。

我看完文章后发现,沃纳提出了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她说,青春期孩子的问题大部分是家长自己的错误干预造成的。如果你是家长,听到这样的说法可能会感到很委屈。别急,先听听她是怎么说的。

提到青春期,我们都能想到的一个词,就是“叛逆”。青春期的孩子难带,是因为他们会经历一个心理上的叛逆期,压根不愿意乖乖听话。可是,这股子叛逆又是从哪来的呢?

沃纳的洞见是,叛逆来自于阵痛。青春期孩子的特殊之处,在于他们在这个阶段会经历一次心理上的阵痛。而阵痛的源头,就是人生第一次“被分类”(Sorting)。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孩子们会因为外表、性格、家庭条件、学习成绩、体育表现,被逐渐分成不同的阶层,贴上隐形的标签,获得不同的社交权力(social power)。比方说,国内注重成绩,成绩好的是“好学生”,不好的就是“差生”;长得好看的,会被叫“班花”“校草”等等。

美国学校的标签就更五花八门了。如果你看过美剧,就会发现讲述高中生的美剧里,有两个群体拥有更高的社交权力,男生的话,是学校橄榄球队的成员,而女生则是拉拉队员。他们在学校里被称为Cool kids(酷孩子),在食堂吃饭,人人都想坐在他们那一桌。

除了Cool kids之外,在美国中学里,常见的标签还有Geeks,就是那些特别喜欢埋头书本,人际交往比较迟钝的人,类似于我们说的“书呆子”。还有个标签叫Freaks,就是指那些长相普通、性格古怪的孩子。谁要是被贴上Freaks的标签,那就等于跌到了社交阶层的谷底。美剧里的高中舞会场景,就常会看到有些拿着汽水坐在角落里没人搭讪的孩子。他们就是别人口中的Freaks。

被分类,是一个相当痛苦的社会化过程,会带来很多潜在的情感上和心理上的伤害,这也是青春期孩子敏感、负面情绪多的重要原因。而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会扮演什么角色呢?家长反而会让问题恶化。他们很容易越界,甚至撸起袖子亲自加入“战团”。

沃纳指出了两类典型的表现:

第一类表现是:很多家长意识不到他们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把成人世界里的价值观也输出给了孩子,而这些价值观很有破坏力。

什么价值观呢?原文中说的是:自私、竞争、不惜代价追求个人成功,我把它翻译成你更熟悉的版本:“你得比别人强”“要做人上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不蒸馒头,争口气”“别人打你了,必须打回去”。怎么样,是不是听着很耳熟?

这些话背后的隐含信息是:你得在“分类”中站到链条的顶端。研究发现,这些价值观会给人带来心理上的伤害。表面上看是挺励志的,实际上会制造很多负面情绪,尤其是对青春期的孩子来说,伤害更大。为什么呢?因为这些孩子恰好处于一个自我觉醒的阶段,对“我是谁”“别人怎么看我”这些信息尤其敏感,而这些价值观恰恰击中了他们的软肋。

这就是第一类问题:输出了负面价值观。第二类问题是:家长下场,亲自参与到“分类”的战团中。有些家长直接上手给孩子班上的同学贴标签,哪些是好孩子,哪些是问题少年,他们甚至会按照自己的喜好,要求孩子该跟谁交往,不该跟谁交往。

文章里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案例,说的是美国有个家长,孩子说想在家里办一场派对,她亲自决定要请哪些同学来。怎么判断该请谁呢?这位家长悄悄登录了孩子的facebook账户,查看了一圈班上同学的信息,看他们的长相如何,在社交媒体上都发了啥内容,人气高不高,最终制定了一张邀请名单。孩子说,我还有好几个同学想叫上,结果被家长拒绝了,给的理由也很绝,她说:咱家门厅小,到时候要拍大合影,站不下那么多人。你看,这理由多荒唐啊?但是我相信,在我们很多人的青春期里,都有这样事情的影子。家长会对你说:“别跟谁谁谁玩。”

还有些家长会对孩子过度保护,亲自出手帮孩子解决问题。比如说,孩子在学校受了委屈,家长冲到学校找老师,要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处理。还有的家长是直接找对方家长沟通,要求他们管教自己的孩子。

这些方法,都会让原本的问题恶化,甚至还会制造新的矛盾。一方面是给了孩子巨大的心理压力,让孩子感觉到是自己“无能”,才让家长替自己出头。另一方面是,这些做法破坏了孩子建构幸福感的两个重要因素:一个是良好的人际关系,一个是对群体的归属感。

你可能觉得,家长这不都是为孩子好嘛,但沃纳一针见血地指出,家长之所以介入和干预,更深层的原因是这些事情跟他们自己有关:

比如,有的时候家长们怕失败,怕自己被打上“不合格父母”的标签。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的“自我能效感”会出现一个明显下降。这种感觉,就像是他们在人生最重要的工作上一败涂地一样。家长主动出击,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为了降低自己的挫败感。

再比如说,孩子的“分类”有时候也会波及家长,因为家长的外表、社会阶层、财富很可能也会被纳入到分类因素中。举个例子,孩子因为长相被同学嘲笑,回家怪家长没给生好,家长也会火冒三丈,对不对?这种“拼爹”的压力一旦传导给了家长,他们就很想“躬身入局”。

那你一定想问,家长该怎么做才好呢?沃纳给出了三点建议:

学会倾听。不要跟着上火,要学会承受和接纳这份压力。家长需要传递的信息是:友情破裂也好,跟同学发生冲突也好,并不是世界末日,它们只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轻柔地抚慰。不直接给建议,多用开放式问题帮助孩子理清思路,促使他们自己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

就算问题严重,也不要自己出手,多鼓励孩子向学校里的成人寻求支持和帮助,比如老师,让孩子对学校建立起足够的信任感和归属感。

文章里举了一位美国妈妈的例子,她的做法就很了不起。有一次,她上中学的女儿邀请几个女同学来家里玩,当晚在一起过夜。这位妈妈主动过来陪她们聊天,倾听她们的烦恼。但她只是听,不做任何评判,只帮忙梳理问题,引导她们正向思考。

比如,女孩们说,班上有个女生特别讨人厌,总背地里说别人坏话。这位妈妈说,可能这个姑娘只是想获得别人的关注和接纳,只不过用错了方法。多年之后,她女儿长大成人,回忆起这件事来依然印象深刻。她说,妈妈教会了她同理心,这让她受益终生。

个人感悟:小结:美国畅销书作家朱迪斯·沃纳关于青春期问题的洞见。她认为,很多青春期问题是家长一手制造的,也是他们的介入让问题变得更糟的。但我能感觉到,沃纳并不是在责怪家长,相反,她特别同情家长的处境。她想做的,是一个善意的提醒。

青春期无论对于孩子还是家长,都是一个难熬的阶段。对家长来说,最大的噩梦倒还不是孩子叛逆,而是孩子什么都不愿意说了,他们对父母关上了心门——就像沃纳这本新书的书名里说的那样。

家长怎么做才能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呢?我从这篇文章中得到的答案是:不要做问题的制造者,也不要做问题的解决者,而是要做温柔的陪伴者。让自己守在门外,但是一直都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529听书笔记:是谁制造了青春期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