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樵攀话:“名利之争”争外物,“山水之争”争此心

《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唐僧师徒有几个人?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以下几个答案:

(1)4个人;
(2)5个人;
(3)1个人,4个动物。

但是今天听了不雨亦潇潇老师的深度解读《西游记》,颠覆了思维。不雨亦潇潇老师说,去西天取经的队伍,其实只有一个人。

吴承恩在《西游记》中说,这本书其实是一本佛教典籍《心经》,他还在书中称孙悟空为“心猿”。

我们都知道心猿意马这个词,百度说,“心猿意马”比喻人的心思流荡散乱,如猿马之难以控制。思维好像猴子在跳、意识像马在奔跑一样的控制不住。形容心里东想西想,安静不下来。一颗浮躁不定、不平静的心。

我们知道思维方式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根本,思维也就是想法决定感受,感受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掌控了思维方式就可以掌控我们可以成为一个怎样的人。所以冥想也好,修行也好,目的就是要掌控心猿意马。

在《西游记》中,最有能力也最难收服的就是孙悟空和白龙马,也就是“心”和“意”。那么,心意靠外力可以改变吗?不能,至少很难!所以佛教讲究一个“度”字,普度众生,靠“度”来“悟”。

电视剧《天道》中,芮小丹说:“只要不是我觉到、悟到的,你给不了我,给了我也拿不住。只有我自己觉到、悟到的,我才有可能做到,我能做到的才是我的。”

《西游记》中有一回,说到一对渔樵,二人是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里面有段争论,砍柴的说他的山青,打鱼的说他的水秀。

还有一段人生感悟:“想那争名的,因名丧体;夺利的,为利亡身;受爵的,抱虎而眠;承恩的,袖蛇而去。算起来,还不如我们水秀山青,逍遥自在,甘淡薄,随缘而过。”

后世很多人认为这是一段闲笔,但不雨亦潇潇老师说:“不登科的进士,能识字的山人”虽淡泊名利,却也要争个“山清水秀”,取经路上的师徒四人是不是如此呢?

这一段话原是泾渭分明地说出了本书的结构,“名利爵恩”与“山清水秀”皆是“顽空”之境,皆是“困厄”,取经之路就是教我们如何走出困厄,便是教我们“打破顽空须悟空”。

所以不雨亦潇潇老师认为:这一部分无论是从篇幅上,还是从内涵上来说,才是全书的重点所在。才是取经路的开始。

作为人,唐僧遇到最简单的磨难都使得他寸步难行,这是因为唐僧缺三样东西,就是“缺空、缺能、缺净”。

心空,方能魔空;力能,方能降魔;性净,方能脱尘。而他的这三个徒弟是用来补缺的。我们每个人都不是全能的,缺的每一样东西都会在前行的路上给你补足。无论顺境还是逆境,顺境让你慈悲,逆境让你成长。

唐僧取经路上的每一难都是为了成长的,悟空、悟能、悟净既是保护他取经的护法,更是唐僧的“修行根本”。所以他收徒弟也是有顺序的。

收了孙悟空做徒弟,便是“心猿归正”;收服白龙马,便是“意马收缰”。这是唐僧修行路上的根本,猿是唐僧的“心”,马是唐僧的“意”,心意已定,方才能前行。也就是想法决定感受,感受决定行为。

猪八戒又叫做猪悟能,高老庄收服猪八戒,孙悟空说“何为悟能”?就是“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真正具有“大能”者,莫过于佛。佛门讲“利己、利他、利众生”,能方便自己,也能方便他人,方是真正的“能者”。唐僧收了猪八戒,就是怀有了佛门“利己、利他、利众生”的伟大情怀。

但修炼到了这一步,他还是一个凡尘之人,只有悟出了“净”,才能真正超脱凡尘。沙和尚又叫做沙悟净,他所寄居的流沙河是“性海流沙”。唐僧收了沙和尚,就是懂得了真性,懂得了佛门修行的本分,懂得了渡过苦海的方法。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去西天取经的队伍只有一个人,剩下的都是唐僧的思维方式。他不断前行,不断自省,终于抵达了人生的化境,达到了“成就佛果”的功业。

这不就是我们每个人成长历程的写照吗?可惜的是,我们大多数人终其一生,连心猿意马的困厄都渡不过去。像王阳明、曾国藩这样的成功人士才被称为“圣人”!

人生终究过不去一个“争”字,争高低、争长短,争我的山青、争你的水秀,回过头来,就是“缺空、缺能、缺净”,终至人生无法脱离困厄和苦海。多读书吧,不求到“无缺”的境界,至少活个心境空明。

你可能感兴趣的:(渔樵攀话:“名利之争”争外物,“山水之争”争此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