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它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相隔五年后,当我再次接手一年级时,语文教材已经更换。曾经想要吃透一套书,从此循环往复,终身高枕无忧直至退休的念头,在即刻间化为乌有。既来之则安之,我也很快接受了现实。
事实上,教材改版既是国情所致也是时代所驱。仔细翻阅部编版的语文书,传统文化的突显更加鲜明、经典读物的引荐更加频繁,以及有梯度、有层次地针对学生各项语文能力的培养也都一目了然。纸张印刷色彩柔和,课文配图以水墨风为主等都是我比较喜欢这一版本的原因。
而且,更重要的是,改版后的语文书把阅读摆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多读书、读好的书,与父母长辈一起读书成为课本里经常出现的主题图。终于,学语文不是仅仅只学一本语文书已经从大众之识落到了具体实处。
那么,配合这样的教材与教学目标,我该怎么做?答案是——从一开始就要给孩子灌输多读书的思想,从一开始就要培养孩子爱阅读的习惯。除了建立读书的意识与习惯,读书的能力也至关重要。首当其冲的就是孩子们的拼读能力与识字能力。
思前想后,我有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两周的入学教育结束后,我把国内知名的海量阅读创始人韩兴娥老师主编的《拼音儿歌77首》引进了语文课堂,由此拉开了与孩子们一起学习汉语拼音的新篇章。
没有咨询身边的任何前辈,没有请教远方的各路高手。我,第一次抛开课本另辟蹊径,第一次如此投入不管不顾,坚定的同时内心也不免有一些担忧。
坚定的是,我相信儿歌会是孩子们喜欢的文本载体,因为它的活泼可爱,因为它的音韵简单,因为它的朗朗上口。担忧的是,如果只要求能读,孩子们过了耳就会忘,以后不再如此集中学习拼音,估计儿歌内容很快也会烟消云散。如果要求背诵,那么势必就要减少孩子们家庭作业中的其他部分比如写的量。
人人皆知当今教育唯分数是利。如果不去大量刷题,不去反复地做练习,只是每天读读背背,我能保证孩子们的分数不比别人差吗?我没有这样的先例,也没有这样的底气。但我的直觉始终在提醒我:刷题可以不分早晚,但孩子的黄金记忆时段不可错过。背诵能力的挖掘一定是宜早不宜晚的。
受这样的意念指使,我毅然地把背诵儿歌作为了每天家庭作业中的第一项任务。并且要求孩子们必须要发送语音给我听。
事实证明,我的猜想没有错。课堂上,因为有了儿歌这一新生事物,那些在幼儿园或者幼小衔接班已经学过拼音的人,完全不敢以“我都学过”的姿态自居,老老实实地跟着念儿歌、拍手掌,不亦乐乎。
单独地读字母这样的小儿科我是断然不会叫他们的。拼音节、组词说句子才是重头戏。孩子们发言争先恐后,举手的,跳脚的,大声喊着“我我我”的。虽然教室里看起来站的站,坐的坐,有些乱,但他们的头脑活动起来了,在思考,在想象,在表达。我觉得就很好。
听着孩子们的朗朗书声,看着孩子们的兴奋笑脸,我庆幸自己做对了。是儿歌让我们与拼音快乐地和谐共处着,不再是五年前机械、单调的读、写、抄。
更为可贵的是,通过学习儿歌,我们的识字教学其实也在同步进行中了。每一首儿歌中的红色生字,都是要孩子们通过拼读音节来自主识记的,然后,我又会把这些字词单独挑出来在黑板上展示,强化孩子们对它们的熟悉度。
课堂之外,除了每天背诵儿歌雷打不动,我还增加了每日阅读。虽然提出的要求是亲子共读,其实内心很清楚,家长的参与度不会很高。所以我选择的是绘本,如果家长实在不肯配合,孩子也可以独立阅读,以看图为主,若是遇到刚学会的字,就当巩固练习了。
如此内外夹击,拼音、识字、阅读三者兼顾,合算则合算,美则美矣。但,欢乐的表象背后似乎总隐藏着忧伤。我忽略了这其中最最重要的角色——孩子的接受程度。
通过每日作业里提交的语音来看。他们背诵的流畅程度远远没有达到我的要求。他们明显地拖音慢调,有的甚至吭吭哧哧、结结巴巴。是不够熟练还是缺乏氛围释放不出?或者两个原因都有。
我是不是要改变下策略了。如果背诵跟不上,识字就会有难度,阅读就更没有余力展开了。基于这样的考虑,我与家长们进行了一次群内语音探讨。
果然,不少人表示每天背诵三首甚至有时是四首对于孩子来说确实有难度。而我也刚好又一次读完了薛瑞萍老师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提前翻开她的《我们二年级啦》,在该书的自序中看到她回顾过去一年,意识到自己要求学生每天背的儿歌过多,提前写话过早等。
无论是薛老师的前车之鉴还是家长们的肺腑之言,接下来,放慢教学进度是必然的了。儿歌会读会背就是不太认识其中的字也是家长们反应得比较多的一个问题。这也意味着,减少每日儿歌数量的同时,我还要增强识字的力度。
于是,之前拟好的教学计划就要被打乱。我得重新思考,下周开始我的课堂我该怎么办。(201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