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5日星期日中午,太室山,晴间多云
离开嵩阳书院,波开车带着我们盘山而上,直至山门下的停车场,那是借助现代交通工具,所能爬到的太室山的最高地方。其后波就要返回酒店,剩下的路,我和同同只能用的双脚来完成。
说老实话,这个七岁小朋友能否登上嵩顶,我心里是打着问号的,因而也便做好了随时返回的准备。
走到山门下,回望来路,波还站在那条路的起点处,依依不舍地望着她的儿子,尽管没走了多少路,但感觉已很遥远,我们向她招手,她也向我们招手,同同使劲力气冲她喊,“别老看电视剧了”,显然隔着重重草木,她听不到了。
所谓山门是一座石牌坊,门额上写着“寻真”二字,两侧门柱题着一副楹联,“足踏名山寻真道道达仙境,心悟红尘过此门门通神宫”。此门一过便是神域,此门一过便忘红尘,不觉心中肃然起敬,双手合十拜上三拜。
同同不想这些,象个撒了花的小马驹快乐地奔跑在山门后的上山步道上。我在这里啰嗦时,他已跑出了老远,高高在上地招呼我“快些,快些”,我举起相机,一张顽皮的缺少一颗门牙的笑脸就此定格在那个日午时分温暖而明丽的阳光里。
登峻极峰有三条路,从卢崖瀑布、嵩阳书院和法王寺均可上山。卢崖瀑布一线据说景色是最好的,但途径也是最长,徐霞客先生当年走的应就是那一条。我第一次上峻极走的是嵩阳书院这条,这次依旧,只是考虑从嵩阳书院还可以开车上到老母洞,多少节省一些同同的体力,下山如有可能,我倒想带着同同尝试一下走卢崖。
山门上去就是老母洞,那是个在山间平台上圈出的院落,海拔在706米。
那里山崖的石壁上有一处洞穴,一座菩萨像被供奉其中,或许是看多了世间恳求的目光,以至不忍直视,那菩萨像的脸微微转向一侧,由于不同以往坐像的端正,所以被当地人叫做“歪脖子老母”,老母洞也因此得名。
这位“老母”据说很灵验,因而此处香火甚是旺盛,院子里所有能落屁股的地方都坐上了人,以中老年妇女居多,她们晒着太阳、打着毛活儿、聊着天,有如她们的俱乐部。
我上次来都没能挤进到那个洞里,这次人稍少了些,因而也见到了“老母”的真容,也有机会凑到跟前拜了拜,但在闹闹哄哄中却不知该许个什么愿,只是干巴巴地奉上几秒钟恳求的目光,便又被闹闹哄哄地挤了出来,出来就后悔了,怎么也得让她保佑下此行的平安呀。
同同在外边眼巴巴地等,见我出来便问“有啥好东西”,我说,“都是人,人算是好东西吗”?他不懂我在调侃,因而一脸疑惑。
从那个院落里的另一侧小门出来,便远离了人群的喧嚣,山林即刻就清静了,只山路也即刻就陡峭了起来,那是条新修的石阶蹬道,延伸在漫山的杂木林中。那林子里没有什么高大树木,植被繁杂稠密,郁郁葱葱地遮蔽了远处的山景。
这日登山的人不多,山林静谧,只不经意间会听到几声禽鸟的啼叫,泄露了这片林子深处里的生机。再有几只精灵般的小蜥蜴,早已熟悉了游人的过往,探头探脑地伏在道旁,等着猴儿一样奔在前边的同同惊喜地发现,而后好奇地两相打量。
只那小东西打量够了,便出溜一下钻到什么落叶的底下,不见了踪影,空剩下同同埋怨着地冲着我喊,“你倒是快点走,快点走,小蜥蜴都不等你了”。
“它是要回家了,”我上气不接下气地对他说,“它们是主人,我们是客人。”
属于客人的只有脚下的这条石阶路,而这路也像是有生命的,可以无穷尽地漫延生长,走上高高的一段,喘口气,就又是高高的一段。似见到了它的尽头,转个身,再一段又从脚下开始,仿佛它们是诸神留给西西弗斯怎么推也推不完的那个大石头。
自老母洞后是观音阁,再上是峻极宫。渐渐的,山道旁的绿树林稀疏了,遮不住了后边青山;渐渐的,青山清晰了,伟岸了,那是一道高耸裸露的石崖,墙一般横亘于视野的前方;渐渐的,同同也不再猴儿一般地奔在前边了,我也已经气喘吁吁、汗流浃背了,我们咬牙坚持攀登着,似乎只是为了能触摸到那堵伟岸的墙。
终于,在一次咬牙攀登过后,石崖突然来到了我们的身前,道路也一下子平缓了,那石壁上大大地书写着两个大字——“神岳”。
早几步登到这里的我,捏着鼻子学着电声对同同说,“很高兴地通知您,您已经胜利通过第一关”。
那堵高峻连绵如屏风般浩荡展开的石崖,是万岁峰的主体,我们再前方的石路就远远地盘桓在万岁峰的半山间,这段道路没有太多爬升,犹如大部头交响作品中两个快板间的一段柔板了,让精疲力竭的人们能稍有歇息。
当然它也挽救了我们的行程,让累得吵着要下山的同同,又有了继续跑在前边的兴致。
而走到这里,我们也才算知道自己的辛劳所积攒出的高度,因为这里再没有林木的遮挡,我们可以俯瞰我们来时的地方,那座几小时前还让我们迷失得不知所往的登封小城,如今犹如精致拼装出的沙盘模型一样,历历在目,一览无余。
我对同同说,不登到高处,你怎么看到。
如此走上一里到中岳行宫,这里的海拔为998米,过去再一里,便到了万岁峰的另一侧,那里有一处小亭子可以歇脚,而再其上便是天梯了。
正如其名,那是一条笔直上下的陡峭山路,从小亭到三皇口有将近300米的高差,便由这条天梯一口气完成,就象是那段舒缓的间奏曲后一个立转的急板,它仿佛在提醒着上山的人们,峻极峰乃中岳主峰,攀登它不是件轻而易举能完成的事情。
同同走到这里,已经消耗了他大部分的体力和耐心,我现在倒是相信他一定能够登上去了,只是看着这样的小孩子将走这样的山路还是有些心疼。
在小亭歇息一段时间后,就该吹起冲锋的号角了,同同起先依旧兴奋地跑在前头,但那股兴奋劲并没有持续多久,便显露出疲态,或许是前路太遥远,看不到尽头的缘故,他慢慢地不再那么专注于攀登,愈发地漫不经心起来,我一步一步地追上了他,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了他跌落的信心和勇气。在我最终超越他时,他一屁股坐在石阶上不起来了,噘着嘴说,“我累了”。
这是再正常不过的理由,看看脚下深奥的山谷,就知他来到此处的不易,他的累是理所当然的,如他妈妈在或还能换来两行眼泪,也可能她们娘俩到此就打道回府了……
我就陪那个小孩,坐在陡峻天梯的石阶路上,太室山的高山深谷,如宏大的画卷一般,展现在眼前,天是透彻的蓝,山是飘逸的青,和暖的山风拂面,一个撅着嘴的小孩坐在身旁。那一时刻是幸福的,我甚至想,一直坐在这个时刻里就好了,不用想前途,不用想来路,就在这里看着眼前的风景,而我就是为着这样的风景而来的。
但这终不是目的地,我们也只能继续走,要么向上,要么向下。
我玩笑着和同同说“再加两滴油,我们就能上到三皇口了,再上边的路就好走了”。
小孩子或许就是为了让你知道他的辛苦而任性赌气的,一点点鼓励就能激励他继续上路。只是这样的任性也如钟摆般地周而复始,每过不多长时间就要停摆一次,于是我就不得不想出更为新鲜的理由来激励他,长此以往,三皇口之后的世界简直就被我描绘成了——天堂。
天梯上的炼狱历程,终是能走完的,这个小朋友是在众人惊奇的目光和热情的鼓励下走完那最后的几级石阶的,他似乎也是那日里登顶峻极最小的一位勇士。
小勇士登上了天梯上的三皇口,来到了那个传说中的“天堂”。
当然,天堂的路也得用脚来走的,从三皇口到峻极峰,虽还剩下200米的爬升,但道路却也和缓得多,只是走完它,也得需要40分钟到一个小时的时间。
《嵩岳笔记》全集:
『云 . 游』嵩岳笔记① 郑州,郑州
『云 . 游』嵩岳笔记② 打倒少林武功
『云 . 游』嵩岳笔记③ 少林,少林
『云 . 游』嵩岳笔记④ 塔林遐思
『云 . 游』嵩岳纪行⑤ 少室山的述说
『云 . 游』嵩岳纪行⑥ 三皇寨后记
『云 . 游』嵩岳笔记⑦ 文化高山
『云 . 游』嵩岳笔记⑧ 攀登,峻极峰
『云 . 游』嵩岳笔记⑨ 忧伤的顶峰
『云 . 游』嵩岳笔记⑩ 天地之中
『云 . 游』嵩岳笔记⑾ 我是天文爱好者
『云 . 游』嵩岳笔记(终结篇) 再见,嵩山
----------------------------
我是云行笔记,在此潜心打造属于自己的《文化苦旅》,让我们来一次,有文字感的旅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