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养育模式下的阳光宝贝

《阳光宝贝》是法国的一部纪录片,记录了四个不同国家的婴儿从呱呱落地到迈出人生第一步的成长过程,他们分别是来自非洲纳米比亚奥普沃的Ponijao、日本东京的Mari、蒙古巴彦钱德曼的Bayar,和美国旧金山的Hattie。看完真的是挺有感触的。

非洲宝宝:非洲宝宝生活在生产条件落后的地区,以石器为主要生活生产工具。宝宝自从出生就从妈妈、家族亲人、兄弟姐妹们生活在一起。她完全沉浸在周边的环境中、身边人的生活中,没有衣服、没有尿不湿,饿了喝母乳,困了睡妈妈怀里,把屎蹭到妈妈腿上,捡地上的垃圾塞嘴巴,喝可能混着动物粪便的混水,与狗、马等动物们在一起玩耍...这一切都离我们的生活遥远,也是很难接受的,在观感上引起了一些不适。但是非洲宝宝得到了妈妈充分的皮肤接触,充分的陪伴互动,及时的满足,而且与稍大一些的哥哥一起成长。妈妈在顺着天性抚养孩子,宝宝的各种能力都发展很好,很早就学会走路了。影片开头有个镜头印象深刻:非洲宝宝跟着哥哥一起玩敲石头,他们肯定是在模仿大人的动作。宝宝想要哥哥的瓶子,哥哥不给,冲突打架,寻求妈妈,假装大哭,那个表情太可爱了。非洲宝宝的笑容太有感染力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日本宝宝:当非洲宝宝在泥地里打滚的时候,日本宝宝正被妈妈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参加亲子趴。日本宝宝出生后不久就穿上了小裙子,像个小公主,家里有各种玩具,还常常被父母带去上亲子早教班、去动物园。在动物园里,宝宝被大猩猩吓得哇哇大哭;在早教班里,老师动作语言及其夸张,宝宝无所适从。当宝宝在自己家里玩玩具玩到崩溃的时候,我感受到了她的孤独与绝望。她不需要不适合的玩具,不需要不合时宜的亲子教育和亲子趴,她也不是父母新的社交工具。她是她自己,她需要自己的成长节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蒙古宝宝:这是个生活在大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家庭。小宝宝在医院一出生就被蜡烛包束缚,出院回家后就被绳子拴着躺在脚凳上。家里成人忙于农事,几乎与宝宝没有交流,而且妈妈表情始终是淡漠的。蒙古宝宝的生长环境,我觉得是最差的,看的时候,也是最心疼的。他天生是个性情很好的孩子,但是得到太少的照顾了,大部分时间是一个人的,有时,家里的大公鸡还是一个危险的存在,大他三四岁的哥哥既会照顾他也会欺负他,而他自己哭泣以及默默承受寂寞。在半岁之前,他都是孤独的,内心也是荒芜的。转机出现在蒙古宝宝会爬之后,他爬出家门,与动物们在一起,与大草原在一起,自然疗愈了他,渐渐地,宝宝脸上的表情丰富了。最后,在蓝天白云下,在大草原上,在风的见证下,他依靠自己的力量站了起来!这一刻,我真是被感动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美国宝宝:优越的条件和科学的育儿理念,在美国宝宝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爸爸把香蕉皮撕开一点递给Hattie,她慢慢地把香蕉皮撕开,一片一片剥,最后都剥完了,还有一条白筋她也不忘记,也剥了递给大人,但是香蕉头上那块硬的,她吃了嚼不烂,吐出来,又塞进去,如此反复,最后发现不能吃,才吐出来递给大人了,而大人在一旁没有干预。Hattie常常去大自然玩,会被妈妈带去亲子游泳,也会带去上亲子早教课。但影片中的早教课没有日本的课程那么夸张,既顾及到大人也顾及到了宝宝。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注意到了一点,四个宝宝都有与猫狗等家养动物亲密接触共同成长的机会。

影片没有旁白,只是从婴儿的角度真实地记录着。

几点感悟:

尊重孩子的意愿,陪伴孩子时,以孩子为主。

给孩子锻炼的机会,不要包办。

多带孩子去接触大自然,而不是早教班。

给孩子合适的玩具。

多与孩子肢体接触、眼神交流、语言沟通。

相信自己,相信孩子。

׷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同养育模式下的阳光宝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