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克与千克》的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量与计量中的一块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仅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观念,知道1千克=1000克。

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

教学重点:

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1千克=1000

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

教学难点:

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

2、物体质量的估量。

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2分硬币、2袋500克的砂糖、1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

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



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

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

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课”

师:1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1角硬币。一枚1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1克,请你们亲自搪一搪,感觉一下1克有多重。(学生活动)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1克?

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师:下面请同学们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

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

克’”的关系。

师:知道了1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1千克有多

重?

生:想!

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

生:500克。

师:那两袋呢?

生:1000克。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我是计算的:500克+500克=1000克。



生答后,板书:1000克。

师:1kg就表示1千克,板书:1千克。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1000克与1千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系呢?

生:因为它们都表示的是这两袋盐的质量.所以1000克和1千克是相等的关系。

根据学生回答完成板书:1000克=1千克。



三、认识各种秤并会用秤称

1.认识一些常用的秤。

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你见过哪刀

秤?说给大家听一听。(PPT出示各种秤)



2.学会用秤称物品(练习读取盘秤上的数值)。

出示盘秤。(介绍用法)



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

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

生:想!共6关。

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88页1题)。

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88页2题)。

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89页4题)。

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89页5题、6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八、师生小结

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1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许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所以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

你可能感兴趣的:(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克与千克》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