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书法算好书法?刘炳森:老百姓喜欢就够了

关注燕京书画院,精彩内容明天继续!

说起刘炳森的名字,年龄稍大的书法爱好者应该都不会陌生,如果时间倒退几十年,他的“刘体隶书”可以说遍布北京的大街小巷,其中不仅包括北京百货大楼、北京银行等牌匾,连北京有些厕所的“厕所”二字都出自他手。甚至可以说每个北京人家都拥有他的书法,因为老版本的北京户口本上“户口簿”三字正是出自刘炳森先生之笔,也难怪当年号称“有汉字的地方就有刘炳森”。直至今日,我们电脑字库里的“华文隶书”字体,也是来自刘炳森老师。

刘先生幼时丧父,家境贫寒,却热爱书法。刘炳森尤善隶书,这与他的生活经历息息相关,年幼时的私塾老师带领他学习隶书经典,让他对隶书格外喜爱,之后不断研习,到11岁时已经小有名气。而后没过几年,他就凭借书法才能成为当年的“中国书法研究社”最年轻社员。

刘先生的隶书规范整齐,平稳工整,不激不厉,学习时不难上手,受到了很多书法爱好者的效仿追捧,在当时社会,一度被认为是“当代隶书第一”,在那个年代的书法爱好者心中,他是当之无愧的书法大师。可是自从刘先生过后,就出现了越来越多不同的声音,在他仅仅过世一年后,暨南大学教授,著名书法家曹宝麟就发表了一篇名为《我看刘炳森》的文章,对刘先生的书法和人品都进行了批判,在书坛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如今有很多人认为“刘炳森先生的书法说好听叫规范整齐,其实就是呆板,没有生气。”“刘炳森先生的书法匠气太重,让人联想到馆阁体”还有人认为他的书法是“工艺美术体”。

那么为什么不同年代背景下,刘炳森先生的隶书受的的评价差异如此之大?中书协成立以来几十年,喜欢书法的朋友越来越多,大家对书法的审美也更加多种多样,这种评价的变化不止出现在刘炳森先生的身上,那些老一辈的书法名家,都或多或少的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这种现象不止出现在书法界,在音乐,服饰上又何尝不是如此?审美是一种有时效性的观念,难道因为审美观念的变化就认定以前的作品是差的?这显然太过片面了。我们总说长江后浪推前浪,那现在的后浪,不也是未来的前浪吗?因为时代的变迁对“前浪”全盘否定,显然是不对的。

在这里就借用刘炳森先生本人的一句话:“我的书法,老百姓喜欢就够了”

欢迎微信搜索"北京市中艺燕京书画院"关注我们的公众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什么书法算好书法?刘炳森:老百姓喜欢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