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

2015年,《大圣归来》上映。距离那个夏天也近三年了。

三年,足够一个孩子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如果从这个角度来看国产动漫行业的发展速度,也的确如婴儿一般成长得那么快。

记得影片上映之后,被提及频率最高的词是“崛起”、“希望”、“自来水”、“大圣”、“江流儿”……那时的振奋之情,现在也还是历历在目。

言归正传。

为什么西游或者说,孙悟空,这个IP能在中国乃至东亚产生持续不断的影响力呢?把大圣这个角色作为主角,已有的相关影视动画有《大闹天宫》、56集大型系列动画片《西游记》、《大圣归来》;电影有周星驰的《西游降魔篇》;电视剧有杨洁导演的经典86版《西游记》……这些都是有着不小的影响力的佳作,其间塑造出的孙悟空形象可以用这样的一些词汇来形容——追求自由、反叛精神、正义、勇敢、坚强……某种程度上也回答了一个问题:为什么孙悟空经久不衰?为什么孩子乃至孩子长大成为大人之后,仍然喜欢孙悟空?因为,这只从石头里蹦出来的猴子体内有着一种为人们所共同认可的价值。这点连不同于东亚文化圈的西方人也概莫能外。


重看《大圣归来》,让我看到了保护与救赎这个主题。

1.江流儿

江流儿卷入故事的契机以及支持这个人物走完故事情节的精神支柱是,保护傻丫头。

江流儿之所以成为引发影片最后一分钟高潮的转折点是因为他,要去保护大圣(帮助大圣脱离险境)。

这是江流儿的保护。虽然不强大,但信念足够坚韧。这也是唐僧的这个人物的核心。

2.大圣

大圣是被动进入保护状态的,事情发生在他的面前了,他不得不管。直到傻丫头还是最终被抢走,他发现自己管不了,这个被动保护状态才算结束。转而由于“别忘了你是齐天大圣”这句话,进入了主动去保护江流儿与傻丫头的状态。这也是我们熟悉的大圣。

人物弧线是让观众感到振奋的,也是故事有发展,有高潮的基础,这点《大圣归来》做到了。

另外,因为符咒导致能力无法施展——挣脱符咒,大展能力。阻挠人物成长的外部压力是来自于客观因素,而非主观,从而引发出人物“挣扎、无奈、恼恨、泄气”等等情绪。反观《兔侠传奇》,阻挠人物施展的压力过小,仅仅是因为一个微不足道的误会,这就不足以撑起情节的后续发展,当人物三番五次因为“牡丹/鲁班”的这个小误会而失之交臂的时候,观众的情绪会由“疑惑-质疑-不满”。简而言之,就是没有营造出故事的真实感,观众无法相信这个故事,也就无法沉浸。那么,由于“认错名字”这个主观原因,而导致兔二找不到牡丹,此时引发出来的情感是纠结于反复寻找而不得,兔二有过泄气,但很快因为老人家的遗嘱而决定要坚持下去。一切显得轻飘飘的,人物情绪波动不大,也就无法突显人物性格。

3.救赎

很明显,大圣在多次“救”江流儿,而江流儿是“赎”了大圣。为什么说是江流儿救赎了大圣呢?因为,是江流儿让大圣再次认识到自己是“齐天大圣”,是江流儿让大圣再次成为了“齐天大圣”。

靠什么呢?

第一点是江流儿的淳朴与童真,对大圣的崇拜与坚信不疑。坚信大圣是不会死的,坚信大圣在他一定会保护大家,大家就一定不会有事。就是这种信任,拯救了低谷中丧失信心的孙猴子。

第二点是江流儿的死,一起回去的承诺。大圣想要救江流儿,最终还是棋差一招,他悲痛,他悔恨。这个时候的孙猴子一定在想,要是我法力回来了就好了。这个想法很强大,很强大,他想弥补,想完成承诺。所以,法力回来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影评·西游记之大圣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