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教师自主成长模式的研究思考题

接上一篇

新教育的三专模式,是我阅读、写作和交往的航向标。加入新()的三年,跟着讲师选课程,构建理想课堂小语研课,我们读三本书,其中一本是《理想课堂的三重境界》,预习作业的完成就是按照理想课堂三重境界进行实操的。选修的学员一起学习,一起分享打卡交流读书感悟,这就是新()的共读共写共同生活。虽然我也在坚持日更千字文,但是我的文章是缺乏主题式的教育随笔,和工作是有紧密联系,但是没有做到和学生、和家长一起共写。当然这也是我的一个困惑的地方,我们班的学生因为是三年级,我们实践的是童()老师的说写课程。但是我的每日写作和学生的写作主题没有多大关系,学生说写学生的生活,我只是记录学生的生活,自己的教育生活,这是不是能算作专业写作呢。

新()每一个课程群又是一个学习共同体,在这里还能实现专业交往。课程里的讲师,课程里学员即使师生关系,生生关系,更是能够相互学习,相互滋养的朋友关系。可以说:新()是我专业发展的平台,是我成长的摇篮。

4.阅读这篇论文后,对您在新()的学习有哪些新的启发,您对自己的成长有哪些新的思考或行动。如果您是教研组长,您在提高教研活动质量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如果您是校长,您在提升本校教师教育素养方面,会有哪些新的思考或行动?

新()的底层逻辑是让教师们过一种幸福完整教育生活。新()的教育理论是的新教育理论。读完论文后,给我的启发是以我自身的实践充分证明了新()的教师自主成长的模式是有效的,是经得住实践考验的。但是加入这样一个有着“三专理论”的好的学习平台,要能够坚信信念,在新()继续沉潜,向下默默扎根,学习理论,课堂实践,摧毁,重建,再摧毁,再重建,如此反复,这个过程一定是伴随着巨大的痛的,可是没有痛的成长不是真的成长。冷就像犟龟淘淘,我们已经出发在路上,并且一直在路上,还要继续在路上,坚信:道阻且长,行则至。

你可能感兴趣的:(互联网时代教师自主成长模式的研究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