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讲道理更有效的是连接(初稿)

本周议题:

大家都不喜欢听道理,越熟悉的人越是如此。但道理转变成白话或案例需要时间,怎么度过这样一个阶段呢?

本文由六分之一社群联合创作,由蓝帽案主 杨琳 主创,本文为初稿

白帽:李寒冬

红帽:陆富龙

黄帽:李双双、赵紫萧

黑帽:刘萱 

绿帽:郑艳丹、李思雨

引言

我来说一下背景和需求:

家人之间,尤其是亲密关系,刚开始都在相同的起跑线,比如同一个家庭,价值观念,都是大学毕业。

但毕业几年,尤其是工作环境或圈子差异比较大的时候,认知开始变化,沟通难度增加。

道理是最显而易见,但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接受的,需要白话和案例,以及合乎对方的喜好、习惯。

我们处在发展过程中,无法驾轻就熟的使用,比如非暴力沟通,或者说服他人认同自己。

当然也有人说,家庭里,有了理但没了亲情。也有人说,家里必然是一方压倒一方,难道没有平等状态吗?

在这么多种环境交错下,怎么度过摸索阶段,实现良好的沟通呢?比如:一个拥抱,一句尴尬瞬间:好滴[愉快],温暖的回应,都可以缓解此刻的紧张。

当然,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理解,随意发挥,思想的碰撞会带来更多新奇的解决方案,说不定又可以重新定义话题走向。

所以,本周话题:如何平稳度过从讲道理到白话的过程,实现有效连接?

讨论输出:比讲道理更有效的是连接。

道理

是什么?

道理:也称为哲理,是关于宇宙人生的根本的原理和智慧。

它是关于人生问题的哲学理论,是人生观的理论形式。

它主要探讨人生的目的、价值、意义、态度等。

它的表现可以为理论化、系统化的哲学,也可以表现为智慧箴言式。

它可以泛指一切价值观和生活智慧。

它的功能是让人了解宇宙人生的根本原理和道理,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引作用。

记住,道理的功能是对人们的生活起到指导作用,而“指导”的含义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引导,让其更符合、更适合,例如“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由此引出一个问题:

“你阐述道理的时候,对于接受道理的人的现状如何评价,你给予他道理是指导,还是其他目的?”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如果别人给出一个道理的方式,你自己也无法接受,那么,这种给出道理的方式本身就存在问题,而你,也不能使用这种方式。

如果这种方式出现了问题,那么在道理的表达形式上,无论如何的通俗易懂、无论是用白话还是案例阐述,都不会被接受,更不会在接受之后采取行动。

因为,出发点就已经错了,你给予别人道理是为了“指导”他更好 ,而不是“指出”他的不好,或者通过道理来映射他的不好。

真正想要“道理”的人,会主动寻求,被动的给予往往显得廉价。

为什么?

这就引发第二个问题,什么样的人需要道理?

人只有陷入“困”、“苦”之“绝境”,才想要道理,这种“想”是“刚需”。

还有一种情形,当一个人主动寻求“提高”时,也需要道理。

基于这两种情形的“寻道”,才有讲“道理”的必要。

这里需要注意一点,不是所有抱着“我有疑惑,需要解答”的情形出现的问题,都是“己所欲之”的“求道”,求道的背后往往是有现实的问题和困境,如果没有,“道理”可能只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一种表现。

怎么做?

解决了什么人需要道理,才有了用白话和案例阐述道理的必要。

什么叫做白话:即排除专业的词汇,用通常的词语即可解释一个道理的语言表达方式,其中通常的词汇指日常用语,其不超过500个汉字。

什么叫做案例:案例就是故事,有人物、有情节、有地点、有高潮、有结束。而用案例阐述道理,往往是高潮部分对道理进行叙述,让接受道理的人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感受,让其感觉到了就在其身边一样,进而引发共鸣。

无论是用白话还是用故事阐述道理,都要一个前提,即丰富的知识储备及阅历,将复杂的道理简单说,或将道理套入故事中,并生动的表达出来,都需要丰富的知识作为铺垫,如果没有这样的知识,怎么办?如何过渡?

答案是:不讲道理,少讲道理,用一个故事来阐述多个道理。

自己都不懂的道理,不要讲,这叫不讲道理。

懂但是无法用白话和案例阐述的道理,少讲。

非常懂也可以用白话和案例阐述的道理,就用一个最熟悉的故事讲,越熟悉,对于细节的挖掘能力越强,而将道理嵌入在细节的能力也越强,故事越生动,接受道理的人对故事和道理本身也会形成更加深刻的影响,进而让道理被“接受”。

我是一个喜欢讲道理的人,还在上学的时候就经常讲道理,说一些人生哲理,名人名句,总感觉自己讲的很好啊,道理懂得又多。后来,随着不断的看书、学习、知识的增长,学了心理学的一些知识,我才发现,讲一些单纯道理是双方交流最差劲的方法,例如,看别人不努力就劝别人要及时改正,有种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但是说了很多道理却没有具体的方法论,更没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都是为了你好---异化的沟通,讲道理

如果你仔细观察周围的人,很容易发现在沟通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喜欢去指点、说教别人,换句话来说,就是喜欢站在到的的制高点去评判对方的一言一行,巴拉巴拉说一通大道理,就是为了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到对方身上,让对方按照他的意志去行事,最后还美其名曰的说“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凡是那些每天把“我这都是为了你好”  挂在嘴边的人,没有一个是真的为了你好的,他们甚至都不了解你的需求,你的想法,更不关注你的欲望和梦想,用一句不痛不痒的话就把你道德绑架了,很多时候我们虽然说不出哪里不对,但是心里是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这样的人很虚伪,本能的就像避开他们,甚至他们一接近我们,我们就感觉到厌恶,不自觉的想离开。

    当你有这样感觉的时候,请你也仔细回想一下,你是不是也是这样一个人呢,你是不是也会让人厌恶呢,你是不是也是一个好为人师,喜欢道德绑架别人的人呢?仔细复盘最近你和周围的人沟通的事情,回想一下你有没有在别人没有提出请求的情况下就给别人出谋划策,告诉对方什么是对的,告诉对方应该怎么做;这样的情况太容易发生了,我们天生就喜欢把聚光灯打在自己身上,喜欢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对方,因为这会让我们感觉很有成就感,很爽,但是却会让对方很不爽。

    不妨换一种方式,“别人不问,你先不说,别人问了,你再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求不给”。

    当你按照这个原则行事时,其实你就是在尊重对方;

    对方没有主动向我们征询意见,那么说明在对方心目中,我们还不具备指导对方的资格,这时你去给建议,对方会觉得,你既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做的事情,就站在道德制高点,用批判和悲悯的眼光给我建议,你有这个资格吗? 尤其是一些长辈、领导习惯性的喜欢指点别人,但是当你不了解对方的领域和处境时,就无权评判你的选择,没有资格给你提出建议。

    与其去提那些毫无意义的建议,不如过好自己的人生,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吸引对方来向你征询建议,这时,你再娓娓道来,你的建议才能真正落到别人心坎,产生效果。

    也许这时你会说“明明看着前面是火坑,眼睁睁看着他去跳吗”,是的,你要允许对方按照他现在的价值观去做出选择,允许他自己为自己的选择去负责,你要给对方时间、空间让她去尝试,去成长、去判断,即便这个选择不是最优解,即使会带来痛苦,那也是她本该完成的人生功课,你不能去剥夺任何一个人体验人生百态的权利。

    只有瓜熟了,蒂才会落,谁选择谁承担,谁痛苦谁改变。

    不要去评判对方的对错,尝试去倾听对方的过往经历,去理解对方的需求想法,去尊重对作为一个人的基本理智和价值判断,用陪伴的方式进行沟通。

大道至简

我们听过大道至简,意思是说大道理是极其简单的,有悟性的人可以从最简单的事理中获得最高深的道理,从而成功。

春秋战国老子《道德经》中写道:“万物之始,大道至简,衍化至繁。”,后人又根据老子的哲学写出“大道至简,悟者天成”,意思是万物最开始的时候,一切都是最简单的,经过衍化后变得复杂。

有人常常爱讲大道理,但是这个道理是不是这世间本质上的,那些最富哲学又简单的道理,还是说是一些人把错误,甚至是邪恶的思想,加之道理的美化,强加在别人身上,俗称给人洗脑,当然这在陌生人身上就是一种犯罪,但是在亲人上,有时候我们没有办法反驳只能自己默默承受可能到后来就形成了一种伤害。

在所谓的道理面前,我们更应该看看说的是事实,还是感受。就像总是家长跟自己的孩子说你不这样这样以后就会怎么样,我就是这么过来的,这个社会就是这样,但是这是你究竟是你的感受还是事实呢。

说回道理,如果真的是你懂他不懂,怎么能够拉到一个思维高度上呢?

对于听者:不论对于什么样阶段的听者来讲,都应该保持一个思维习惯,简单的来说叫做思辨2+1。,复杂点来说就是六顶帽,有正向有方向的去思考事,物,理,人。

对于讲者:对讲道理的人我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家长对孩子,老师对孩子

这个阶段,大人们在对孩子讲道理,但是又常常发现,道理没用,不让做什么偏做什么。为什么跟孩子讲道理没有用,对于两岁半的孩子思维处于前运算阶段,根本听不懂你在说什么,年龄大了,孩子又处在叛逆期他不认可的你,他就想跟你反着来,你说什么他都不听。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做到。

1.沟通到放缓,只注重说的有道理,没看做的有没有道理

2.不是每件事都要说道理,言传身教。

我们每个人小时候都应该看过这样一个广告,孩子发现妈妈给奶奶洗脚,也偷偷地跑去打了一盆水回来给妈妈洗脚,当时广告语,我现在还记得,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孩子看到了他就学会了,什么是孝敬。

还有一个家长咨询过说,他的孩子每天都在快睡觉的时候都吵着要到楼下去玩,家长特别苦恼,后来老师建议,他说这个时候你就辛苦一点穿上衣服带着孩子下去,他后来真的这么做了,结果孩子到了楼下又黑,又冷,说什么都要回家,他还跟孩子说好不容易下来了多呆一会儿吧,孩子说什么都不干,以后再也没喊过

2.恋人之间,职场里同事之间

抛开,职场中下级和上级的关系,恋人和同事几乎都是处于平级的,所以也常常会出现讲道理的情况。

这种情况多采取,举例子,表达自己相互沟通是必要的过程,让对方知道你没有站在高的角度来压制他,她才会有接受你的观点

3.子女对二老 就事论事

在这个阶段,往往就是父母已经逐渐老去,像个孩子一样,而子女开始行驶的监护人的权利。咨询是说人在超过30岁之后,它的边界就已经成熟,所以很难接受新的理论,这也就是为什么你去讲道理是很难的,我常常在我妈抱怨的时候,给她讲道理,我觉得我是在拉高的维度让她不要把思维针对在这一件小事上让他能看明白这些事的共同性,以后可以避免这些事情发生,但是我发现往往结论就是我说了那么多,他还关注着那这件事情就这样呀。所以后来我在讲道理之前,我就会跟他把事情说明白,先去站在他那一边,让她知道我是理解她的,在她的情绪化过去之后,再跟她一点一点地梳理事情的来龙去脉,让她自己发现道理。

当一个跟你关系亲密的朋友,或是家人,正在长篇大论的给你讲道理,是非曲直弯弯绕绕地给你说教一番,他说得那叫一个滔滔不绝口沫横飞,越说越来劲;被“听”的你则是脑袋不停朝下,恨不得地上有个洞,直接钻洞里隔绝外面一切噪声,心里不停地虔诚祈祷着:上帝啊,快让他停下来吧。我的耳朵被折磨得受不了啦。再不停下来,我要发脾气了,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哦!

为什么人们那么讨厌被讲道理呢?

很多人讲道理就跟提建议似的,不负责任。他与你说得那些所谓道理或者展示他是很有理在理的一方,并不切身考虑你的实际情况问题;或者仅仅是显示他学识渊博的优越感爆棚,并不认真体味你当下生活中迷茫与困惑。这样的道理说了等于放屁。

所谓过来人的经验论。有些长辈与晚辈讲道理时,被反驳时总会有一句赌气的话是不可缺少的,“我吃得盐都比你多,你还觉得我的话没道理吗?!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不仅说在沟通开头,也说在话题结尾。不仅他自己说,与他平辈的旁观者也会以此说“你看,他吃得盐都比你吃得饭多,他的话自是有道理的。”由此,带有浓重个人主观色彩的道理,确实需要认真听吗?

有些道理晦涩难懂,如听天书。某人跟你就一件事情讲道理,他确实根据你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跟你说了一些道理,本意是想你从他说的道理里你能明白事理,然后解决他亟需你主动解决的你自身问题。他的出发点是好的,也确确实实为你想了。结果他的这个点拨有些晦涩,你听完后并没有拨云见雾般豁然开朗,依旧茫茫然一头雾水。这样深奥的道理,听了等于没听,想听懂也得有那个匹配的理解能力。

那什么情况下你说道理的时候,人们不那么反感呢?

1、把道理用故事的形式讲出来。故事有情节,有画面感,引人入胜,且浅显易懂。尤其中国经典的寓言故事和成语故事,那都是极其适合解释一些道理的。更重要的是,用故事讲道理,不仅读者不反感,且印象深刻。

2、有幽默感的讲道理。说话幽默的人,总是很容易就吸引了别人的注意力。比如当你跟家人或朋友讨论“相亲”这个话题的时候,说再多道理都是要被驳斥的,这时你突然来一句“现在没点反刑侦的技巧,都不敢去相亲。”这时你父母和朋友肯定会问为什么?她们的思路就被你的话题吸引上了,还不是由着你夸夸其谈嘛。

所以跟人用道理沟通时,你要有敏锐的洞察力。当听者表现出烦躁反感情绪时,立马来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幽默笑话过渡缓解,用美妙绝伦的故事和幽默风趣穿插着说,听者听得津津有味时就不会在乎你是在说道理还是说的别的啥了。

对于道理,真正懂吗?

道理可能仅仅是道理,而我们未必真正懂。

记得吴伯凡老师曾经讲过真正的认知。一只苹果的味道,如果一个人从来都没有吃过苹果,但书里记载了一只苹果的味道,非常详细,从吃到嘴里尝到的各种味道全部记载,他从书中读到这些,他以为他知道了苹果的味道。当有一天他真正吃了一口苹果,从他真正吃这口苹果开始,他才真正知道了苹果的味道。

道理也是如此,我们常常挂着嘴边的道理,也许只是我们不断的重复话语而已,真正明白这些道理时,这些道理也行根本就说不出口啦。

世间很多道理让你懂得,往往不是说的讲的,而是自己亲身经历亲身体验过的。比如教育孩子要言传身教,在我36岁那年我才深深的体会到。那年我一直坚持运动,每当我坚持不下去的时候,我脑中浮现的都是我父亲的身影,因为年近七十的他,依旧每日早起画画爬山。直到那时我才知道,父亲的言传身教一直在我的心中。也是那时才知道,即便有一天我们不在了,我的孩子心中仍旧有一个父母,活在她的心中,她内心父母的影像就是我的现在。

道理要懂不需要讲,而是需要自己去体验感悟。不然,这一生知道了很多道理,却依旧不懂道理。

这里的道理,还有解释是让对方看到自己的需要,看见最重要,看见是连接的开始

你可能感兴趣的:(比讲道理更有效的是连接(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