漂在京城(六)

春节过后,清浅与子墨的关系算是正式公开了,清浅带着满溢的幸福和甜蜜投入到杂志社的工作中。

3月份,杂志正式改为单月刊。工作量大了,但编辑人员并没有增加。清浅和刘晓珺两位编辑忙得不亦乐乎,采访、写稿、审稿、改稿,几乎每晚都得忙到晚上九、十点钟。

清浅有了爱情的滋润,忙着累着并快乐着。

但,这年5月份,因工作需要,吴总编被调回部里。广告部的蒋主任以承包的方式接管了杂志社,跃升为蒋总编。蒋总编广告行业出身,其实对杂志的编辑出版工作并不十分内行,只是当时杂志社的主要收入还是靠广告部支撑,所以,她将杂志社承包了下来。实际上,她的工作重点仍是在广告部。杂志编辑这块,基本都是两位编辑在撑着。清浅学历高点,工作经历也丰富一些,刘晓珺凡事都尊重清浅的看法,清浅事实上行使着执行主编的职责。这其实对清浅是一件好事,多历练一下,对以后的工作一定会有所帮助的。只是蒋总编的办事风格和性格真不是什么人都能接受得了的。

彼时,蒋总编五十岁上下,正处女性更年期,却不改其风风火火的工作作风,什么事情都是说干就干,脾气超级暴躁,稍不合她意,就能被骂得狗血喷头。

编辑刘晓珺在蒋总编上任一个月后,终于无法忍受,选择了离职。之后,也招过编辑,但都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来去频繁。

清浅大概因为有了爱情的滋养,冲淡了许多工作上的不快,所以一直坚持着。

这期间,蒋总编见风就是雨的性格,也让杂志社搬了好几次家,先是从市中心搬到了三环外的一家民营企业所在的小楼,办公环境看起来稍好些,也给清浅留了间小房子住宿。所以,尽管觉得蒋总编的风格有些让人无所适从,清浅也选择留了下来,踏踏实实地履行着事实上的执行总编之责。

三个月后,蒋总编与提供办公场所的这家民营企业关系破裂,杂志社被迫搬走。这次,蒋总编居然联系了一家博物馆,将杂志社直接搬进了博物馆。

博物馆是不允许有人住宿的,清浅的住宿问题又成了一个大问题。

本来,朱子墨在城里住在单位的集体宿舍。看到清浅又要开始到处找租房,就和清浅商量着,不如俩人把结婚证领了,一起在城里租一套小一居住着。清浅倒没什么意见,反正俩人交往也有一年了,先领证也顺理成章。

问题还是出在子墨父母那儿。老俩口听说儿子要结婚了,就又在清浅的户籍问题上纠缠开了,说是坚决不能让孙子成为一个外地人。

清浅他们俩也没办法,领证大概不可能这么快了,只能先瞒着父母一起租房住。

清浅想,户口始终是个问题。在京城呆着,没有户口,真的就像无根的浮萍,随时都可能将你打回原型,让你卷铺盖回家。但怎么解决呢?找关系找门路几乎没有可能,唯一的办法还是通过自己的努力。

子墨建议考公务员。当时,国家机关及一些事业单位正在推广招聘制,同时启动了公务员的招考工作。北京市的公务员招考,第一个要求就是“本市户籍”。可以招考外地户籍的只有一些国家部委及其个别下属单位,名额极少。但清浅还是报名了,不管怎么样,渺茫的希望也是个希望。

清浅同时报考了博士,读博显然也是解决户口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边工作一边还要准备两项重要的考试,清浅有点力不从心。公务员考试的考前一个月,子墨让清浅离开了杂志社,专心在家复习应考。

公务员考试过了春节就出了结果,清浅未能进入面试环节。结果虽然令人沮丧,却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清浅哭过一场后,还得接着准备三月底的博士入学考试。

但天不遂人愿呀。

复习备考的焦虑和巨大的压力让清浅几乎夜夜靠安眠药才能入睡。为了不影响清浅,考前几天,子墨让清浅独自一人呆着。考试的前一晚,十一点,清浅吃了一粒安眠药,上床休息。可是,辗转反侧,一直折腾到快两点,还是没能入睡。清浅起来,确认了一下闹钟,又吃了一粒安眠药。

第二天早晨,清浅在闹铃长时间震耳欲聋的狂轰滥炸下,挣扎着起了床,在半睡半醒状态下匆匆洗漱完,也顾不上吃早点,打了辆出租直奔考场。入场、发卷子、写名字,清浅像梦中游弋着的一个影子,软绵绵地握着笔……最终爬在考场,走入梦境中的考场。

结果可想而之。清浅一定要来年再搏一次。但子墨看她这个样子,觉得实在太折磨人了,力劝她放弃。他说:“没有户口就没有户口吧,我本来都不打算要孩子的,你别折腾了。”

清浅知道,子墨这么说只是在安慰她,再说,不要孩子,他父母也是万万不会同意的。

“有我弟弟呢,你不用担心,我们老朱家断不了香火。”

清浅也不跟他争辩,反正离明年的报名时间还有好几个月呢。眼下,最重要的还是要再找个单位先上班,已经好几个月没有收入了,解决经济基础要紧。

当时,正遇上各大单位的招聘潮,机会似乎还不错。清浅才发了四五份简历,就收到三份通知。一家是某大型党报《XX日报》属下新成立的一家报纸,一家是本市晚报属下的一家报纸,还有一家是某大型出版事业单位。当然,这些单位招聘条件肯定有一条“不限户籍”,清浅才敢去尝试。

三家单位都有笔试、面试。笔试,基本是一些编辑的基础知识,这对清浅没难度。但清浅只接到两家的面试通知,她最想去的那家《XⅩ日报》名下的报纸居然没给她面试的机会!清浅想不出是什么原因。

面试的两家单位最后也只有那家出版单位给了清浅工作机会。那家本市的晚报给出的理由竟然是,在清浅和一个本市户口的女生里,报社最终还是选择了那个有本市户口的女生。清浅无言以对,总是被按在“户口”这个问题上死死折磨。

清浅没有选择地选择了这家出版单位。

也许,冥冥中早已有安排,这家单位居然最终终结了清浅在京城的漂泊,成为了清浅余生的唯一职场。

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在这家单位工作五年后,清浅最终成功拥有了“北京户籍”,结束了在京城近十年的漂泊生活。

(全文完)

又及:这两天,计划是全情投入,结束拖了好几天的“漂在京城”文稿。没想到,抽奖转盘随意一转,竟又给我带来万卡的好运!就在文后晒一晒吧,见者有份,祝大家好运连连!

你可能感兴趣的:(漂在京城(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