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表插入,删除操作频繁时,为维护表的有序性,需要移动表中很多记录
改用动态查找表----几种特殊的树
表结构在查找过程中动态生成
对于给定值key
若表中存在,则成功返回;否则,插入关键字等于key的记录
二叉树排序树(Binary Sort Tree)又称为二叉搜索树、二叉查找树
二叉排序树或是空数,或是满足以下性质的二叉树:
若查找的关键字等于根节点,成功
否则
在左右子树上的操作类似
二叉排序树上查找某关键字等于给定值的节点过程,其实就是走了一条从根到该节点的路径
含有n个节点的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度和树的形态有关
若二叉排序树为空,则插入节点做为根节点插入到空树中
否则,继续在其左、右子树上查找
树中已有,不在朝如
树中没有
插入的元素一定在叶节点上
从空树出发,经过一些列的查找、插入操作之后,可生成一颗二叉排序树
例:设查找的关键字序列为{45,24,53,45,12,24,90}
一个无序序列可通过构造二叉排序树而变成一个有序序列。构造树的过程就是对无序序列进行排序的的过程。
插入的节点均为叶子节点,故无需移动其他节点。相当于在有序序列上插入记录而无需移动其他记录
但是:
关键字的输入顺序不同,建立的不同二叉排序树
按照中位数的选根节点的话,可以构造深度最小的二叉树
从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节点,不能把以该节点为跟的子树都删去,只能删掉该节点,并且还应该保证删除后所得的二叉树仍然瞒住二叉排序树的性质不变
由于中序遍历二叉树可以得到一个递增有序的序列,name,在二叉排序树中删除一个节点相当于删除有序序列中的一个节点
平衡二叉树(balanced binary tree)
为了方便起见,给每个节点附加一个数字,给出该节点左子树与右子树的高度差。这个数字称为节点的平衡因子(BF)
平衡因子 = 节点左子树的高度-节点右子树的高度
根据平衡二叉树定义,平衡二叉树上所有节点的平衡因子只能是-1\0,或1
当我们在一个平衡二叉排序树上插入一个节点时,有可能导致失衡,即出现平衡因子绝对值大于1的节点,如:2、-2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2bGAuagY-1653734398259)(C:\Users\S\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521172728599.png)]
输入关键字序列(16,3,7,11,9,26,18,14,15),给出构造一个AVL树的步骤
如果出现失衡,就那中间值节点作为“根”节点重新构建
基本思想:记录的存储位置与关键字之间存在的对应关系 对应关系–hash函数 Loc(i) = H(keyi)
[外链图片转存失败,源站可能有防盗链机制,建议将图片保存下来直接上传(img-RrUlpZJm-1653734398266)(C:\Users\S\AppData\Roaming\Typora\typora-user-images\image-20220521175841318.png)]
选取某个函数,依该函数按关键字 计算元素的存储位置,并按此存放;
查找时,有同一个函数对给定值K计算地址,将k与地址单元中元素关键码进行对比,确定查找是否成功
散列函数:H(key)=K
key1 != key2,但是H(key1) = H(key2)
例:有6个元素的关键码分别为:(25,21,39,9,23,11)。
通过散列函数对6个元素简历散列表
使用散列表要解决好两个问题:
构造好的散列函数
制定一个好的解决冲突的方案
查找时,如果从散列函数计算出的地址中查找不到关键码,则应当依据解决冲突的规则,有规律的查询其他相关单元
构造散列函数考虑的因素
根据元素集合的特性构造
Hash(key) = a * key +b (a,b为常数)
Hash(key) = key mod p (p是一个整数)
有冲突时就去寻找下一个 空的散列地址,只要散列表足够大,空的散列地址总能找到,并将数据元素存入
例如:除留余数法 Hi=(Hash(key)+d)mod m di为增量序列
例:关键码集为{47, 7, 29, 11, 16, 92, 22, 8, 3},散列函数的除数 m=11;散列函数为 Hash(key)=key mod 11
;拟用线性探测法解决冲突,建散列表如下
ps:当冲突的时候,会拿到结果与原来的结果对比,逐次累加
Hi = (Hash(key)+dj) mod m (1<=i
其中:m为散列表长度 di为伪随机数
基本思想:相同散列地址的记录链成一单链表
m个散列地址就设m个单链表,然后用一个数组将m个单链表的表头指针存储起来,形成一个动态的结构。
例如:一组关键字为{19, 14, 23, 1, 68, 20, 84, 27, 55, 11, 10, 79}
,散列函数为Hash(key)= key mod 13
链地址法建立散列表步骤
例题:
用链地址法处理冲突
关键字(19, 14, 23, 1, 68, 20, 84, 27, 55, 11, 10, 79)
n=12 无序表查找ASL?,有序表折半查找ASL?散列表上查找ALS
散列表的查找效率分析
使用平均查找长度ASL来衡量查找算法,ASL取决于
a=表中填入的记录数/哈希表的长度
a越大,表中记录数越多,说明表装的越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找时比较次数就越多散列表的查找效率分析
使用平均查找长度ASL来衡量查找算法,ASL取决于
a=表中填入的记录数/哈希表的长度
a越大,表中记录数越多,说明表装的越满,发生冲突的可能性就越大,查找时比较次数就越多[外链图片转存中…(img-IECT5HYA-1653734398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