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品中正制简介

最近过年,受新冠病毒疫情影响,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就再次看了一遍《新三国》电视。里面颇多细节,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三国中的曹操,号称人才众多。在乱世之中,有才能的人都是待价而沽,就是所谓“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为什么曹操就能吸引人才,选拔人才?在他之前,在他身后,选举人才的制度有什么变化呢?这对了解当时的社会状况,弄清曹氏政权能够在群雄并起的乱世成为最强,是有帮助的。

我国的选举制度,商周两代,传统称为世卿世禄制度。简单说来,就是父死子继,老爸做官,儿子还做官。老爸的封地,死了儿子继承,继续吃封地的钱粮。这种制度,现在看来很不合理,可是当时还真有它的价值。试想当时,除了世代为官的阶层,又有几人读过书,有文化?可是一旦文化开始向平民传播,这种制度的弊端就显露无疑了。所以到了战国时代,以商鞅为代表的有识之士,就变世卿世禄为军功得官。

从西汉开始,人才的选举制度主要是察举制,这种制度实际上延续到南北朝时期。三国时期开始实施的九品中正制,可以看成是察举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一种表现形式。自隋唐到清末,士人的进身途径就是我们熟悉的科举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由来

汉高祖晚年,曾下诏求贤,命令郡守推荐贤士,并准备好这些贤士的履历,仪表,年龄等个人信息上报中央。之后,文帝等多位皇帝都下诏求贤。至于汉武帝等还将这些推荐上来的人组织起来进行考试。从此,察举制成为朝廷重要的选官方法。到了东汉时期,推荐人才的名目更多,最有名的是“贤良”、“明经”、“茂才”、“孝廉”四科。由这四科得官的人最多。

不难发现,做官的第一步就是要能得到推荐,能否被推荐则取决于这些贤士在乡党内的口碑和舆论评价。那些能左右舆论的人,就成了香饽饽。大家为了能当官,自然要哈这这些人。尤其到了东汉后期,出现了几个全国有名的能左右士人口碑的大佬,例如许劭、许靖弟兄。曹操为了当官,都要有求于他,求他对自己进行评价。这些能左右舆论的大多是名门豪族的代表人物,于是,朝廷的人才选拔就有被这些氏族垄断的可能。出身豪族的,缺少真才实学也能轻易得官,没有背景的寒族少了进身的途径。更危险的是,大族的高官们“门生故吏”遍布天下,有架空皇权的能力。

东汉末年,群雄纷争。以谯沛武人和颖川豪族世家为班底的曹操最终崛起。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二十五年春正月庚子,曹操去世。曹丕袭位。为了在篡位时争取豪强士族的支持,曹丕接受了颍川士人领袖陈群的建议,在当年春天,推行九品中正制,部分放弃了曹操提倡的唯才是举政策。

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即九品官人法)归纳起来,其主要内容如下:

1. 设置中正。郡置小中正,州设大中正(齐王曹芳时增设)。具体办法是由司徒选择有能力有声望的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其原籍的郡中正或州大中正,在个别情况下,司徒或吏部尚书可直接兼任州大中正。由于郡中正和大中正由现任中央官员兼任,可以有效地避免官员选拔权旁落地方的风险,保证中央对人事任免权力的掌控。

2. 品第人物。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他们的家世情况,整理他们的德行和才能的支持材料,然后给出自己的评语并给予等第。等第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士人等第的评判,综合考虑了其人的德行才能和家世门资。从字面上看,一、二、三品为上品。可是在实际操作中,一品长期缺如,而西晋以后,三品也不算上品,所以实际上的上品就是指二品。中正仿照汉末汝南许氏兄弟月旦评的做法,每月召集一次专门会议,评定或升降士人的品第。另外,还有每三年一次对士人品第总调整。

3. 按品授官。中正将品第士人的有关材料登记造册,定期送交司徒府,上报中央,以供吏部选官参考。官位尊卑与品第高低必须相符,即上品者任高官,下品者任卑职,升官要同时升品,而降品即等于免官。

自此,士族豪强逐渐合法地垄断了人才的选拔,士人进身的通道,形成了各个不同的势力集团。

1. 由于按不同地域进行人物品评,官僚内部自然形成了以不同地域为准绳的集团;

2. 由于各地中正官长期被几个豪强大族把持,大族之间又通过联姻的方式结成联盟,最后盘根错节,层层相因,互相勾结又相互防范,形成了独特的政治氛围;

3. 新提拔的普通士人,不得不依附于这些中正官和他们所代表的大士族,常常将这些大家族的利益凌驾于皇帝和国家利益之上。

这样,九品中正制成了扩大豪强士族势力,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到了后来,高官刘毅感慨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

南北朝时代,社会动荡,一批有能力的寒族逐渐成为政治舞台的主角。这就是南北朝“寒族掌机要”现象。士族豪强势力日渐没落,九品中正制也走到了尽头。开皇中,隋文帝明诏废止九品中正制,紧接着,有利于普通士人进入官僚体系的科举制便应运而生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九品中正制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