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详解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生成器,迭代器,可迭代对象,zip,enumerate,打包,解包

目录

  • 前言
  • 一. 列表
    • 1.1. 使用规则
    • 1.2. 常用功能
  • 二. 元组
    • 2.1. 使用规则
    • 2.2. 常用功能
  • 三. 字典
    • 3.1. 使用规则
    • 3.2. 常用功能
  • 四. 集合
    • 4.1. 使用规则
    • 4.2. 常用功能
  • 五. 迭代器、生成器、可迭代对象
    • 5.1. 迭代器
    • 5.2. 生成器
    • 5.3. 可迭代对象
  • 七. zip函数
  • 八. enumerate函数
  • 九. 打包
  • 十. 解包

前言

  列表,元组,字典,集合,生成器都是python中的可迭代对象,使用的时候经常忘记,通过这篇博文总结一下。

一. 列表

  列表(list)是Python中的一种数据结构,它可以存储不同类型的数据。不同元素以逗号分隔。

1.1. 使用规则

  • 使用方括号[]表示开始和结束。
  • 不同元素以逗号分隔。
  • 每个元素的排列是有序号的,元素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列表属于不同的列表。
  • 列表索引是从0开始的,我们可以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来访问列表中的值。
  • 列表中可以存放不同类型的元素(整数,浮点数,字符串等),可以嵌套(列表,字典,集合)

1.2. 常用功能

  1. 遍历for/while循环遍历列表;
  2. 增加append(),extend(),insert()分别为末尾添加一个元素,将一个列表的元素添加到另一个列表,在指定位置添加元素;
  3. 查找in,not in
  4. 修改:指定索引修改,如li[2] = 'a'
  5. 删除del[i],pop(),remove()分别为根据下标删除,删除最后一个元素,根据元素值删除;
  6. 排序li.sort(reverse=False)li = sorted(li, reverse=False)一个是对象,一个是函数实现;
  7. 操作+*==<>分别用于列表的拼接,重复次数,判断是否相等,判断列表的大小(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进行逐个比较,知道找到不相等的)
  8. 嵌套:列表之间可以嵌套,如[1,2,3,[1,2,[1,2,3]]]
  9. 切片:如li[:3]

二. 元组

2.1. 使用规则

  Python的元组(tuple)与列表类似,不同之处在于元组的元素不能修改。元组使用小括号,列表使用方括号。

  • 使用圆括号()表示开始和结束。
  • 不同元素以逗号分隔。
  • 每个元素的排列是有序号的,元素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元组属于不同的元组。
  • 元组可以使用下标索引来访问元组中的值 。
  • 元组不允许修改元组。
  • 元组中只有一个元素的时候需要在最后加一个逗号(1,)

2.2. 常用功能

  由于元组是不可变类型,因此,列表中拥有的很多功能在元组中并不适用,如增删查改、排序等需要改动元组的时候都是不行的。

  1. 遍历:for/while循环;
  2. 计数:len()用于求取元组的个数;
  3. 切片:tu[2:]
  4. 转换:tuple(li)把列表转为元组;
  5. 操作:+*==<>分别用于列表的拼接,重复次数,判断是否相等,判断列表的大小(从第一个元素开始进行逐个比较,知道找到不相等的)

三. 字典

  字典是一种存储数据的容器,它和列表一样,都可以存储多个数据。每个元素都是由两部分组成的,分别是键和值。

3.1. 使用规则

字典使用规则:

  • 使用花括号{}表示开始和结束,并且每个元素是以key:value方式成对出现。
  • 不同元素以逗号分隔。
  • 每个元素的排列是无序的(不支持索引),元素相同但排列不同的字典属于相同的字典。
  • 根据键访问值。(注意:如果使用的是不存在的键,则程序会报错。)
  • 键值唯一,字典不允许重复,如果尝试在字典中使用重复的键,则只有最后一个键值对会保留在字典中,而之前的键值对会被丢弃。键本身必须唯一。

3.2. 常用功能

  1. 遍历:dicts.key()dicts.valuedicts.items()分别表示遍历键、值、元组(键值对一个整体,可以拆开进行键值对遍历);
  2. 增加:直接dicts['num'] = 110或者new_dict = {"num": 110}, dicts.update(new_dict)
  3. 删除:del dicts['a']/del dictsdicts.pop('a')clear()分别表示删除元素/整个字典(删除整个字典后字典不就存在了)、删除元素并返回value值,清空字典;
  4. 查找:使用键访问dicts['a'],如果键不存在会报错。不确定键是否存在可以使用get()方法,num = dicts.get('num')。也可以使用in方法;
  5. 更改:直接修改键对应的值,dicts['a'] = 'xiaoming'
  6. 长度:获取字典元素的个数,len()
  7. 键:dicts.keys()
  8. 值:dicts.values()

对字典的遍历演示一下:

if __name__ == "__main__":
    dicts = {'num': 110, 'name': 'xiaoming'}
    print("key遍历:")
    for key in dicts.keys():
        print(key)
    print("value遍历:")
    for value in dicts.values():
        print(value)
    print("元素遍历:")
    for item in dicts.items():
        print(item)
    print("键值对遍历:")
    for key, value in dicts.items():
        print(key, value)
    # 遍历字典默认返回键
    print("默认遍历返回键:")
    for key in dicts:
        print(key)

输出:

key遍历:
num
name
value遍历:
110
xiaoming
元素遍历:
('num', 110)
('name', 'xiaoming')
键值对遍历:
num 110
name xiaoming
默认遍历返回键:
num
name

四. 集合

4.1. 使用规则

  • 使用花括号{}表示开始和结束,并且每个元素是以单个元素方式出现。
  • 不同元素以逗号分隔。
  • 每个元素的排列是无序的(不支持索引),元素相同但排列不同的集合属于相同的集合。
  • 集合中若有重复元素,会自动删除重复值,不会报错。

4.2. 常用功能

  集合中的元素是唯一的,因此集合不支持索引访问、切片、排序,修改等操作,并且集合的元素必须是不可变类型(整数,字符串,元组等),不能是可变类型(列表,字典等)。可变(Mutable)类型是指在创建后可以修改其值或内容的数据类型,而不可变(Immutable)类型是指在创建后不可修改其值或内容的数据类型。

  1. 遍历:for/while循环;
  2. 增加:my_set.add(6)
  3. 删除:remove()discard()clear()都是删除,第一个删除没有的元素会报错,第二个删除没有的元素不会报错,第三个是清空集合;
  4. 查找:in
  5. 长度:len()
  6. 集合:|&-^分别为并集、交集、差集、交叉补集。

五. 迭代器、生成器、可迭代对象

5.1. 迭代器

迭代器类型的定义:

  1. 当类中定义了__next____iter__ 两个方法
  2. __iter__ 方法需要返回对象本身,即: self
  3. __next__方法,返回下一个数据,如果没有数据了,则需要抛出一个stopIteration的异常。

  迭代器就是实现了__next____iter__ 方法(缺一不可)的对象,就叫迭代器。其中 __iter__ 方法返回迭代器自身,__next__ 方法不断返回迭代器中的下一个值,直到容器中没有更多的元素时则抛出Stoplteration异常,以终止迭代。迭代器没有长度,不可以用len来获取长度,没有len属性。迭代到最后将会抛出异常,因此不能重复迭代。看一下怎么自己创建迭代器:

# 创建迭代器类型:

class IT:
    def __init__(self):
        self.counter = 0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self.counter += 1
        if self.counter == 3:
            raise StopIteration()
        return self.counter
# 实例化一个迭代器对象

obj1 = IT()
# 返回1
v1 = obj1.__next__()
# 返回2
v2 = obj1.__next__()
# 会抛出异常
# v3 = obj1.__next__()

obj2 = IT()
# 也可以直接通过内置函数next执行
a1 = next(obj2)
a2 = next(obj2)
# 抛出异常
# a3 = next(obj1)

obj3 = IT()
# 首先会执行迭代器对象的__iter__方法并获取返回值,然后一直反复的执行next方法,每次执行的结果都会赋值为item.
for i in obj3:
    print(i)

输出:

1
2

5.2. 生成器

  生成器其实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不过这种迭代器更加优雅。它不需要再像上面的类一样写__iter()____next__方法了,只需要一个yiled关键字。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函数包含yield关键字( 不管有多少个yield ),这个函数就会变为一个生成器。
yield有什么作用?

  • 程序每次在代码中遇到 yield 关键字后,会返回结果
  • 保留当前函数的运行状态,等待下一次调用,下次调用时从上一次返回 vield 的语句处开始执行后面的语句。
# 创建生成器函数,定义一个函数,只要这个函数中出现了yield就是生成器。
def fun():
    yield 1
    yield 2
    yield 3
    
# 创建生成器对象(内部是根据生成器类generator创建的对象),生成器类的内部也声明了: __iter__、__next__方法
obj1 = fun() # 此时不会执行函数,因为里面有yield

for i in obj1:
    print(i)

输出:

1
2
3

  生成器就是一种特殊的迭代器。yield可以理解成return,一个yield执行完之后,程序就停止到这里,下次在此进来的时候从停止地方来时执行,因此上面的程序可以直接输出1,2,3。关于yield这个函数用法不理解的小伙伴可以跳转到这位大神写的博文学一下:python中yield的用法详解——最简单,最清晰的解释。关于yield更高级的用法可以移步到这个视频:Python开发编程高级进阶教程,线程通信/装饰器/迭代器/异步IO/魔术方法/反射。

send方法的作用:

  • next方法一样去调用生成器(调用生成器有两个方法: next方法和send方法)
  • send方法在调用生成器时,可以同时给生成器传递数据到生成器内部

预激活生成器有两种方法:

  • 直接调用 next 方法来激活生成器
  • 调用 send(None)方法来激活生成器

5.3. 可迭代对象

  在Python的任意对象中,只要它定义了可以返回一个迭代器__iter__ 方法,返回的要是迭代器,那么它就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定义了可以支持下标索引的__getitem__ 方法的不是可迭代对象,只是可以通过for循环而已),通俗地讲就是可以通过for循环进行遍历了。
  这里解释一个疑惑,如果一个对象是可迭代对象,那么这个对象可以被for循环,因为for循环的内部先执行obj.__iter__方法,他返回的是一个迭代器对象,那我们知道迭代器对象是不是可以执行obj.__next__去取值,而他如果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那么在for循环的内部是不是就基于这个迭代器对象调用它的__next__是可以帮助我们逐一去取值。这里就出现一个疑惑了,那么for循环后面为什么跟一个迭代器也可以呢?他如果直接去循环迭代器对象,那迭代器对象的__iter__是不是返回的是他自己还是一个迭代器对象对吧,然后再调用__next__方法,所以两者是说得通的,没毛病。
python中可以通过iter()方法获取可迭代对象返回的迭代器,然后使用next()函数逐个获取其中的元素。当迭代器耗尽时,再次调用next()函数会引发StopIteration异常。
自己创建一个可迭代对象:

# 如果一个类中有__iter__方法且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 ; 则我们称以这个类创建的对象为可迭代对象。
class Foo: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迭代器对象/生成器对象
    
# 可迭代对象是可以使用for来进行循环的,在循环的内部其实是先执行__iter__方法,
# 获取其迭代器对象,然后再在内部执行这个迭代器对象的next功能,逐步取值。
obj = Foo()
for i in obj:
    pass

先看个通过__getitem__创建的简单例子:

class Employee:
	def __init__(self, employee):
		self.employee = employee
	
	# item是解释器帮我们维护索引值,在for循环的时候自动从0开始计数。
	def __getitem__(self, item):
		return self.employee[item]

emp = Employee(["zhangsan", "lisi", "wangwu"])
for i in emp:
	print(i)

再看个例子:

class IT:
    def __init__(self):
        self.counter = 0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self.counter += 1
        if self.counter == 3:
            raise StopIteration()
        return self.counter

# 如果类中有__iter__方法并且返回一个迭代器对象,这个创建的对象就成为可迭代对象。
class Foo: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

# 循环可迭代对象时,内部先执行obj.__iter__并获取迭代器对象,然后在for循环内部不断地执行迭代器对象的next方法
# (区别一下迭代器是先调用__iter__方法返回自己本身,然后在调用next方法,这里是内部先执行iter方法返回迭代器对象,然后迭代器对象去调用next方法。)
obj = Foo()
for i in obj:
    print(i)

输出:

1
2

基于上面的理解,我们来自己创建一个基于迭代器的range方法:

class ItRange:
    def __init__(self, num):
        self.num = num
        self.counter = -1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self.counter += 1
        if self.counter == self.num:
            raise StopIteration()
        return self.counter


class my_range:
    def __init__(self, max_num):
        self.max_num = max_num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ItRange(self.max_num)


for i in my_range(5):
    print(i)

输出:

0
1
2
3
4

再来看一个基于生成器的自定义range方法:

class my_range:
    def __init__(self, max_num):
        self.max_num = max_num

    def __iter__(self):
        counter = 0
        while counter <self.max_num:
            yield counter
            counter += 1


for i in my_range(5):
    print(i)

输出:

0
1
2
3
4

总结:

  • 迭代器:类,实现了__iter____next__接口的类。
  • 生成器:函数,通过yield遍历元素。
  • 可迭代对象:一般为数据容器,且保留 迭代接口__iter__
  1. __iter__方法是留给程序获得迭代对象 iter()
  2. 获得迭代对象后,通过__next__next()遍历元素。

迭代器一定是可迭代对象,可迭代对象不一定是迭代器
为什么有了可迭代对象还要有迭代器?
答:

虽然可迭代对象可以通过iter()函数转换为迭代器,但迭代器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惰性生成元素的方式。迭代器在每次请求元素时才会计算或生成,而不是一次性将所有元素都存储在内存中。节约了空间。

举两个例子:

# 创建一个包含大量元素的列表
large_list = [i for i in range(1000000)]

# 使用for循环遍历大型列表
for item in large_list:
    process_item(item)

  在上述代码中,我们直接使用for循环遍历大型列表large_list。这样做会一次性将整个列表加载到内存中,然后逐个获取列表中的元素进行处理。这种方法会在处理大型列表时占用大量的内存,特别是当列表非常庞大时。如果列表太大而无法一次性放入内存中,可能会导致内存溢出的问题。
看下使用迭代器的方法:

class LargeListIterator:
    def __init__(self, large_list):
        self.large_list = large_list
        self.index = 0

    def __iter__(self):
        return self

    def __next__(self):
        if self.index >= len(self.large_list):
            raise StopIteration
        value = self.large_list[self.index]
        self.index += 1
        return value


# 创建一个包含大量元素的列表
large_list = [i for i in range(1000000)]

# 使用迭代器逐个获取列表中的元素
iterator = LargeListIterator(large_list)
for item in iterator:
    process_item(item)

  过创建LargeListIterator的实例并将大型列表传递给它,我们可以在for循环中使用迭代器逐个处理列表中的元素,而不需要一次性将整个列表加载到内存中。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处理大型列表,节省内存并提高性能。迭代器会在需要时按需生成列表元素,而不是一次性生成整个列表。

七. zip函数

zip() 函数用于将可迭代的对象作为参数,将对象中对应的元素打包成一个个元组,即返回一个元组的迭代器。

  1. 如果各个迭代器的元素个数不一致,则返回列表长度与最短的对象相同
  2. 利用 * 号操作符,可以将元组解压为列表。

python中常见的可迭代对象:列表,元组,字符串,字典,集合,文件对象,生成器等。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进行判断:

from collections.abc import Iterator, Iterable

l1 = [1, 2, 3, 4, 5]
print(isinstance(l1, Iterator))
print(isinstance(l1.__iter__(), Iterator))

L2 = [1, 2, 3, 4, 5]
# Iterable无法判断一个对象是否是可迭代对象,需要配合Iterator进行判断(不是迭代器,但是是一个Iterable表明是一个可迭代对象)
print(isinstance(l1, Iterable))
print(isinstance(l1.__iter__(), Iterable))

输出:

False
True
True
True

来看下zip函数怎么打包的:

list1 = [1, 2, 3, 4, 5]
list2 = ["hello", "good", "nice", "haha"]
# 集合是一个无序,无重复的可迭代对象,0=False,实际上内部按照一定逻辑对集合已经排序好了
set3 = {True, False, None, 0}
print(set3)
print('*' * 60)
zip_tup = zip(list1, list2, set3)  # 打包
for i in zip_tup:
    print(i)
print('*' * 60)
zip_tup = zip(list1, list2, set3)
print(next(zip_tup))
print(next(zip_tup))
print(next(zip_tup))
print('*' * 60)
print(zip_tup)
print('*' * 60)
zip_tup = zip(list1, list2, set3)
print(list(zip_tup))  # 可以将包转化为列表,查看包中的内容

输出:

{False, True, None}
************************************************************
(1, 'hello', False)
(2, 'good', True)
(3, 'nice', None)
************************************************************
(1, 'hello', False)
(2, 'good', True)
(3, 'nice', None)
************************************************************
<zip object at 0x0000027E1E353A48>
************************************************************
[(1, 'hello', False), (2, 'good', True), (3, 'nice', None)]

再来看下怎么解包:
元组通过*进行解包

"""
拆包
"""
list1 = [1, 2, 3, 4, 5]
list2 = ["hello", "good", "nice", "haha"]
# 集合是一个无序,无重复的可迭代对象,0=False,实际上内部按照一定逻辑对集合已经排序好了
set3 = {True, False, None, 0}
zip_tup = zip(list1, list2, set3)  # 打包
li_zip = list(zip_tup)
print(li_zip)
print('*' * 60)
zip_tup = zip(list1, list2, set3)  # 打包
for item in zip(*zip_tup):
    print(item)

输出:

[(1, 'hello', False), (2, 'good', True), (3, 'nice', None)]
************************************************************
(1, 2, 3)
('hello', 'good', 'nice')
(False, True, None)

字典通过**解包,看一个函数传参的经典例子:

person = {"name": "Alice", "age": 25, "city": "New York"}
tu = (1, 2, 3, 4)


def fun(*args, **kwargs):
    print(args)
    print(kwargs)


fun(tu, person)
fun(*tu, **person)
# 不使用拆包需要手动拆包
fun(1, 2, 3, 4, name="Alice", age=25, city="New York")

这里提个问题:
  直接定义一个l1=[1,2,3,4,5]l2=[1,2,3,4,5]打印l1,l2输出的就是列表的内容,l1,l2也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可以直接打印内容,为什么zip(l1,l2)直接打印就不能直接输出元组呢?他的返回不也是一个可迭代对象吗?
答:

  • 列表是一种可迭代对象,可以直接打印其内容。列表对象内部实现了 __iter__() 方法,使其可以被迭代。当你直接打印一个列表时,Python 会调用列表的 __str__()方法,返回列表的字符串表示形式,其中包含了列表的内容。
  • zip() 函数返回一个可迭代对象,实际上是一个迭代器,用于生成元组序列。当你直接打印 zip() 返回的可迭代对象时,它会显示为一个类的标识符,而不是直接输出元组的内容。这是因为在 Python 中,打印一个对象时,默认会调用对象的 __repr__() 方法来显示其表示形式。

加深一下印象,我们再来看个例子:

# 将每个元组的元素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def print_values(a, b):
    print("Value of a:", a)
    print("Value of b:", b)


# 使用解包操作符 * 将元组的元素作为参数传递给函数
for tuple_values in zip(l1, l2):
    print_values(*tuple_values)
    print("-" * 10)

# 在打印语句中输出多个值
for tuple_values in zip(l1, l2):
    print(*tuple_values)

Value of a: 1
Value of b: 2
----------
Value of a: 2
Value of b: 3
----------
Value of a: 3
Value of b: 4
----------
Value of a: 4
Value of b: 5
----------
1 2
2 3
3 4
4 5

八. enumerate函数

  这个函数比较简单,enumerate(iteration, start)函数默认包含两个参数,其中iteration参数为需要遍历的参数,比如字典、列表、元组等,start参数为开始的参数,默认为0(不写start那就是从0开始)。enumerate函数有两个返回值,第一个返回值为从start参数开始的数,第二个参数为iteration参数中的值。
来看个例子:

names = ["Alice", "Bob", "Carl"]
for index, value in enumerate(names):
    print(f'{index}: {value}')
0: Alice
1: Bob
2: Carl

从结果上看,他返回了列表中的所有元素并且加上了索引号,默认从0开始。

九. 打包

上面简要介绍了*的用法,下面再来详细介绍下打包和解包。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如果变量的前面加上*则表示收集所有位置参数到一个新的元组,并将整个元组赋值为新的变量args,如果变量前面加上的是**,则表示收集关键字参数到一个新的字典,并将字典赋值给变量kargs。下面分别看一个例子。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使用:

def f(*args):  # * 在函数定义中使用
    print(args)


f()
f(1)
f(1, 2, 3, 4)

输出:

()
(1,)
(1, 2, 3, 4)

**在函数定义的时候使用:

def f(**kwargs):  # ** 在函数定义中使用
    print(kwargs)


f()
f(a=1, b=2)

输出:

{}
{'a': 1, 'b': 2}

十. 解包

  解包参数和打包参数一样,也是***,只不过这时候***不是用在函数的定义的时候了,而是用在了函数的调用阶段,只有在调用阶段这两个参数才表示解包。在函数调用中,* 能够将元组或列表解包成不同的参数(打包的时候是打包成元祖,解包可以解包元祖列表集合)。在函数调用中,** 会以键/值的形式解包一个字典,使其成为一个独立的关键字参数。下面看几个例子。
*在函数调用的时候:

def func(a, b, c, d):
    print(a, b, c, d)


args = (1, 2, 3, 4)
func(*args)  # * 在函数调用中使用

args = [1, 2, 3, 4]
func(*args)

args = {1, 2, 3, 4}
func(*args)

输出: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在函数调用的时候:

def func(a, b, c, d):
    print(a, b, c, d)


kwargs = {"a": 1, "b": 2, "c": 3, "d": 4}
func(**kwargs)  # ** 在函数调用中使用

输出:

1 2 3 4

总结:
在函数定义时,***表示打包,在函数体内部,***表示的却是解包。看个例子:

def foo(*args, **kwargs):
    print(args)  # 未解包参数
    print(*args)  # 解包参数

v = (1, 2, 4)
d = {'a': 1, 'b': 12}
foo(v, d)

输出:

((1, 2, 4), {'a': 1, 'b': 12})
(1, 2, 4) {'a': 1, 'b': 12}

可以看到,在一开始,v,d作为整体被打包成了一个元祖,然后在解包回原来的形式。
在看一个例子:

def foo(*args, **kwargs):
    print(args)  # 未解包参数
    print(*args)  # 解包参数
    print(kwargs)  # 未解包参数

v = (1, 2, 4)
d = {'a': 1, 'b': 12}
foo(v, d, a=1, b=-2)

输出:

((1, 2, 4), {'a': 1, 'b': 12})
(1, 2, 4) {'a': 1, 'b': 12}
{'a': 1, 'b': -2}

此时,vd*args打包,然后解包,a=1b=-2(关键字)由**kwargs打包。

你可能感兴趣的:(Python,python,数学建模,开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