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等腰三角形(2021.06.17)

        上周末,脚受伤的粑粑凭借一己之力完成了书柜整理。整理后的书柜按照我们三人在书房的“势力范围”进行了划分,麻麻的书就放在了离麻麻最近的电脑桌旁。

        周三晚上,小朋友做完作业,来到正在工作的麻麻身边玩。看到书柜里的书,念道“几何原本,九什么术呢?”然后,拿出《九章算术》,指着书名对麻麻说:“怎么念呢?”麻麻盯着电脑对小朋友说出了书名。

原来数学书也兼具了“识字”的作用

        小朋友问:“为什么是九章啊?”麻麻觉得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停下了手中的工作,说:“九章,就是这本书里面讲了九个数学题。”小朋友又问:“哪九个?你给我说说!”麻麻一边翻目录,一边对小朋友说:“比如,第一章是方田,讲的就是关于面积的数学题。”

        这时,麻麻刚好翻到目录,正准备为小朋友讲第二章是什么内容,小朋友却说:“为什么你都没有在书上写字呢?”这是语文老师要求学生读书养成的好习惯,小朋友把这种习惯用来检查麻麻是否认真进行了阅读。麻麻呵呵笑了起来,说:“这本书还没有来得及认真读,所以是白的!”

        小朋友看到目录,挤到麻麻的身上坐着,然后指着目录理所当然地对麻麻说:“你给我念一下写的什么!”于是麻麻指着“方田”下面的一排小字念了起来。

看目录,学数学

        刚念到第二排的“等腰三角形”,小朋友说:“等一下!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啊?”麻麻觉得这个问题更有意思了!于是反问小朋友,你觉得什么是等腰三角形呢?小朋友摇摇头说:“不知道!”麻麻说:“不知道,就想吧!”小朋友立刻说:“想不到啊!”

        麻麻看了下表,已经九点了,小朋友要睡觉了,于是对小朋友说:“你有没有腰啊?”小朋友说:“有啊!”麻麻追问:“在哪里呢?”于是小朋友用右手手背摸了一次右侧腋下到胯的位置。然后说:“我知道了,它就是这样的。”说完,拿起桌上的铅笔,在小卡片上画了下图中的三角形。

一边画一边修正三角形的样子

        麻麻问:“你有几个腰?”小朋友说:“两个啊!”说完,又用左手摸了摸自己左边的腰!然后又在卡片的右上角画出了第四个三角形。

右上角的三角形是不是有点像“等腰三角形”了呢?”

        麻麻问:“它们哪里等啊?”小朋友指着左右两侧的边说它们相等。麻麻继续问:“你凭什么就说它们相等呢?”小朋友困惑地对麻麻说:“它们就是相等的啊?”麻麻一点也不松口,又说:“理由是什么呢?”

        小朋友说:“我要尺子!”于是站到麻麻的凳子上,拿出一根长50厘米的尺子,准备重新画三角形。麻麻看到尺子太长,不方便小朋友操作,马上站起来递给她一根长15厘米的尺子。

        小朋友接过尺子,开始画图。一边画一边说:“要从8画到10!”麻麻听着小朋友的说法,想:“虽然不知道自己画的是几厘米,还是知道从量的角度思考了!”很快,小朋友画出了一个“边”长相等的角。然后对麻麻说:“这个就相等了!”麻麻问:“你这个是三角形吗?”小朋友说:“不是!”麻麻继续问:“怎样才能变成三角形呢?”这时,站在门边当观众的粑粑侧对着小朋友,在自己屁股的位置画了一条线。过了一会儿,小朋友说:“知道了!”于是,又拿起直尺连接了两个端点,于是,画出了一个“规范”的等腰三角形。

“规范”的等腰三角形

        麻麻问:“你凭什么说这个是等腰三角形?”小朋友一边用铅笔在图上画给麻麻看,一边说:“你看,左边是8到10,右边也是8到10,它们一样长。”昨天听到小朋友说到这样的程度,麻麻觉得小朋友的表达挺好的!可是,今天记录时发现还可以从概念出发,进行更加精准的引导,下次改进!

        麻麻听完,对小朋友说:“这样就说清楚了,我一下子就知道这个是等腰三角形!这两条一样长的线,就是这个三角形的腰!”麻麻说完,小朋友笑着补充:“下面那条不一样长的,就是三角形的屁股!”看来,是形成了粑粑“演示”的“负迁移”。

        麻麻继续问:从8到10的等腰三角形就只能长这个样子吗?还有没有其他的样子呢?”于是,小朋友又拿起尺子画起来。一边画还一边说:“从8到10就是2厘米。麻麻,是不是2厘米啊!”麻麻指着尺子上的“cm”对小朋友说:“这个就代表了厘米的意思!”

不一样的等腰三角形

        麻麻问:“它相等的腰在哪里?”小朋友又用铅笔准确的画给麻麻看。麻麻指着第一个三角形和第二个三角形,继续追问:“它们的腰都长2厘米,为什么长的样子却不一样呢?”

        小朋友看看图,看看麻麻,看看粑粑,谁也没有告诉她答案。她又看看图,看看麻麻,看看粑粑。这时,粑粑将两根食指靠拢,向小朋友演示角的大小变化,可是小朋友不懂。于是,粑粑拿出圆规演示两脚张开的情况,可是,小朋友依然不懂。既然不懂,麻麻和粑粑都觉得无需强求,于是对小朋友说:“想不到就算了,以后再想吧!”

        今天,记录到这里时,麻麻突然觉得:这么好的探索思路可能最后就无法帮助小朋友形成持续思考的习惯,是否需要一个“问题银行”卡记录疑问并帮助小朋友持续思考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童年趣事:等腰三角形(2021.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