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英雄

     似乎人们都是喜欢将英雄作为自己的信仰的,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古今中外的每一片土地上。百度对“英雄”一词给出了三种解释:第一,指才能勇武过人的人。第二,指具有英雄品质的人。第三,无私忘我,不辞艰险,为人民利益而英勇奋斗,令人敬佩的人。这样一来,符合上述条件的“英雄”在日常生活中似乎是不多见的。那样的他们或生活在一个兵荒马乱的年代,或身处在一个可以为人民办事的位置。那么,我们的生活里,难道就没有英雄了吗?答案自然是肯定了生活中的英雄了的。那我们又该如何定义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英雄呢?

      曾经我遇到过这样一个人,他是我很久以前的同桌。他当时在班上的成绩并不好,甚至可以被称为“差等生”,他仿佛很迎合这个称呼似的在学习上自暴自弃着。体育课结束了之后,大多数同学都去小卖部抢着买水,喝完饮料剩下的空瓶在开始打扫卫生之前,大都被随意地丢在教室里。我没有跟他们一起乱扔空瓶,却也没有刻意地去阻止过谁,让他们把饮料瓶扔进门外的垃圾桶。下课的时候,我看见他一个人捡起教室里所有的塑料瓶,把它们排列的像是要去参加阅兵式一般整齐,再用胶带把它们一个一个地粘在一起,然后对我说:“你觉得我把这些瓶子给那个捡垃圾的老太太怎么样?”这是我看到过的他除了练架子鼓和打游戏之外唯一认真的画面里说过的最认真的话。那时候我觉得,这样善良,极具爱心的人,或许可以被称为“英雄”。

      周末的时候,我和同学一起出去看电影。坐地铁回来的路上,地铁站格外的拥挤。一个背着双肩包的男生带着耳机,兴致勃勃地跟朋友聊天。在这样嘈杂的环境中,即使是旁边的大妈跟大爷吵架都不会觉得突兀,更何况他只是在聊天。背靠扶栏,笑声爽朗,神采飞扬,这样的画面如果出现在影视剧或者艺术照中,一定是精心打磨过的,只是,这发生在人挤人的地铁上。一条扶栏这样被他占了大半,旁边的我们将手高高举起,试图抓住他脑后没有被占的地方,可人家一仰头,脑袋磕在我们手上。我以为他会意识到他这样的举动占去了多少地方,造成了多少人的不便,他果然动了动,只是换了一个更舒服的姿势继续靠着大半的扶栏。我心里觉得可笑,考场上写了那么多的语言运用去劝阻一个个路人不文明的行为,现实中我却连开口的勇气都没有。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我们的对面,一排四肢健全的青壮年面前站着一个孕妇,没有人让座。那时我觉得,能够懂得体谅他人,公共场合不会大声喧哗,见到老人、孕妇让个座,自己做什么事之前也考虑周围的人的感受的人,也可以是英雄。

      是不是只有在大灾大难面前挺身而出保护家国的人才是英雄?似乎不见得。那些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分一点精力去关心他人的人,不再纠结“扶不扶”的人,捡到钱包可以主动归还的人,在一个少了些人情味的社会中,他们至少在尽力给这个安定却又冷淡的社会做出一点点善意的改变,为这个社会做出一些善意的尝试,这样小小的细节中凸显出的人,未尝不是一个个顶天立地的英雄。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何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