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话饺子(下)

娇小玲珑的身躯,吹弹可破。丰富的内涵和韵味令人垂涎三尺,念念不忘。


相传,饺子起源于东汉时期,为医圣张仲景首创。

以冷水和面粉为剂,将面和水和在一起,揉成大的粗面团,盖上拯干的湿纱布或毛巾,放置(饧)一小时左右,刀切或手摘成若干个小面团,先后揉搓成直径约3公分左右的圆长条,刀切或手摘成一个个小面剂子,将这些小面剂子用小擀面杖擀成中间略厚周边较薄的饺子皮,包裹馅心,捏成月牙形或角形,先将冷水烧开,包成后下锅并用漏勺或者汤勺(反过来凸面朝上)顺着锅沿逆时针或顺时针划圆弧状以防饺子粘连,煮至饺子浮上水面即可(如为肉馅可在沸腾时添少许冷水再烧,反复两三次)。

然而,当时饺子仅仅做为药用,张仲景也是在面皮包上一些祛寒的药材,用来治病(羊肉、胡椒等),避免病人耳朵上生冻疮。到了汉末三国时期,饺子已经成为一种食品,被称为“月牙馄饨”。

到南北朝时,馄饨“形如偃月,天下通食”。据推测,那时的饺子煮熟以后,不是捞出来单独吃,而是和汤一起盛在碗里混着吃,所以当时的人们把饺子叫“馄饨”。这种吃法在中国的一些地区仍然流行,如陕西吃饺子,要在汤里放些香菜、葱花、虾皮、韭菜等小料。因而称“馄饨”。

唐代称饺子为“偃月形馄饨”,彼时,饺子已经变得和如今的饺子几乎一样,而且是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单个吃。

宋代称饺子为“角儿”,它是后世“饺子”一词的词源。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追忆北宋汴京的繁盛,其卷二曾提到市场上有“水晶角儿”“煎角子”,此外,还有“驼峰角子”。宋四水潜夫周密辑《武林旧事》卷六提到,临安的市场上有“市罗角儿”“诸色角儿”。这种写法,在其后的元、明、清及民国间仍可见到。南宋时叫做“燥肉双下角子”。

''正月初一五更起……饮柏椒酒,吃水点心(即饺子)。或暗包银钱一二于内,得之者以卜一岁之吉,是日亦互相拜祝,名曰贺新年也。”
        ——明代•《酌中志》

元明两代均称为“扁食”,直至清代才被称为“饺子”。

在清朝,饺子要在年三十晚上子时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清朝有关史料记载:“元旦子时,盛馔同离,如食扁食,名角子,取其更岁交子之义。”又说:“每年初一,无论贫富贵贱,皆以白面做饺食之,谓之煮饽饽,举国皆然,无不同也。富贵之家,暗以金银小锞藏之饽饽中,以卜顺利,家人食得者,则终岁大吉。”这说明新春佳节无论贫富,家家都要吃饺子,寓意吉利,以示辞旧迎新。近人徐珂编的《清稗类钞》中说:“中有馅,或谓之粉角——而蒸食煎食皆可,以水煮之而有汤叫水饺。”“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


饺子在宋代的时候,传入了蒙古,在蒙古语中,读音类似于“匾食”。

后来,随着蒙古帝国的征伐,匾食也传到了世界各地。而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岁月的变迁,饺子家族成员遍布全球。出现了俄罗斯饺子、哈萨克斯坦饺子、朝鲜饺子等多个变种。

除此之外,在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芬兰、波兰、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土耳其、意大利、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阿富汗等众多国家的餐桌上,也都陆续出现了饺子的身影。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意大利、乌克兰、俄罗斯三个国家,饺子,仍然是重要的国家级传统食物之一。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商品繁荣发达,当人们吃着来自全国各地的饺子时,可曾记起,在遥远的东汉,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那个天寒地冻的时节,一个个月牙形状的“扁食”,诞生于医圣张仲景之手。

一次心系苍生的壮举,一次跨越时代的发明,遥隔历史时空和岁月的变迁,历久弥新。

一个个小小的水饺,以自身吹弹可破的身躯,毅然承担起了中西方饮食文化的桥梁和枢纽。

一个个小小的水饺,以自身独有的内涵和营养成分,以自身独有的文化底蕴,流传千百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夜话饺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