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产假政策,真的太长了。
四个月,除去坐月子进入妈妈角色,剩下的日子,可以好好规划下以后的生活。家里哪一样都需要钱来支撑。
我特别需要一个房子,有家的感觉。
不能再漂下去了。
赚钱,分一部分给房租,不如分给房贷呢,如果没有贷款,那都是和房东打工。
租房的烦恼就是你必须阉割欲望。
每次买大件,都要想想搬家了怎么带走。
不是特别必要,但添置了可以提高生活质量的,都要想想到时搬家了鸡零狗碎地搬走,累不累。
双十一期间,其实我特别想买豆浆机,豆浆和牛奶换着喝,补充水分,哺乳嘛,不大量喝水哪行。
月子在娘家做,家里用十几年前买的老豆浆机给打豆浆,我觉得挺好的。但是这玩意儿,用过都懂的,使用率不高。
我家那个都是爸爸从储物柜拿出来的,尘封了十几年了吧,还能用,我爸妈吃杂粮粉了,所以放弃了打汁喝的豆浆机。
也在闲鱼看过二手,有点犹豫。
别人用过的呀!算了算了。
喝水吧。
都选择北漂了,在没有奋斗出个什么小目标之前,不要多想了。
断舍离,高效生活,少想花花世界,消费降级,哦不对,消费蹦极就对了。
压缩生活欲望,搞钱,储蓄,踏实过日子,能早点买个属于小家的房产,就对了。
关于断舍离我写过好几篇反思的文章。
马上带宝宝回北京,那出租屋本身就不大,还有宝宝用品,肯定更拥挤。
我的衣服鞋包必须处理大部分。
还有我25岁生日奖励自己的电钢,要么寄老家,要么就卖掉吧。
等买了房给自己买个立式的真正钢琴。
我现在是真的有了家,还有个可爱的宝宝。
但是没有独立房子,说什么都差点意思。
我给老公打视频,都避免问候说“老公你啥时候到家的呀”,因为知道那不是家呀,家,是要有归属感,买东西不用思考搬家了丢不丢,是不是累赘。
我现在住的呢,不管多好,那是一个临时落脚地。
又是喂奶哄睡后的下半夜,眼看着天亮了。
从周二开始给孩子跑医保,先去居委会登记,昨天周三11/18,打电话给医保局询问,又说需要去街道登记,我跑又去街道办一次,街道又说居委会已经把我的资料提交给他们了,我直接去医保局办卡缴费,于是我再跑去医保局查看需要准备的证件。
还好是个小地方,各种职能部门零散分布,步行走来走去都在半小时以内,不然真的很累哦!
今天要给宝宝洗照片然后再去办卡。
顺便说一句,共享单车看不到了,都是小电动车共享的,但那玩意儿我不敢骑上路,算了算啦。
本周日就要去北京了。我这周才张罗着要给宝宝办事。
哎……真是不着急的拖延症晚期啊!
早就出月子了,早干嘛去了?
孩子饿了有小姑帮忙看着,母乳也都在冰箱,不致于一步也走不开。该出门就出门呗。
跑手续其实对我这种轻度社恐来说,挺内耗,需要打各种政府部门的电话,哎……
对了,孩子的疫苗马上又要打了。
准备去北京打个五联,可能需要建档登记信息了,才可以预约吧。
没有在北京生产,所以目前app里没有我孩子的信息。
昨天打完一些居委会啊街道办、医保局的电话,有点被耗干的感觉。不想再继续打北京社区医院的电话了,今天重新恢复了社交血条,可以打电话咨询起来了。
回想自己生产这一路,从刚开始两条杠的喜悦,到后续担心建档建卡不会搞的恐慌,网上查资料,办居住卡居住证,打电话问社区医院问医院建档等等,办生育证bulabula
一样样,克服了社恐,一通通打电话咨询,都搞好了。
没有剧情地做事情,去解决,去询问,去办事,没有内耗,真的很轻松。
目前不太能做到,但是也不逼自己。就接纳吧。克服吧。还能咋样。多打几次电话,多经历事情,自然就对类似的事情脱敏了。
关于孩子
如果有人帮把手,其实只需要喂饱孩子,你大可以做自己的事情,宝宝哄睡、陪玩、安抚,适当外包给其他人。不要把自己搞太累。
该锻炼恢复身材的就赶紧吧,提高职场技能的也赶紧吧。生活除了孩子和家庭生活,还有经济基础需要打呢!
这也是我最近感悟到的,我完全不必把自己搞成超人,我抓住育儿的重点工作,喂奶、早教就行。
(2020/11/19,周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