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湖已远,侠影不见——金庸与一个时代的落幕

也许,2018年应该叫做告别之年


这一年,我们送走了李敖,单田芳,丁广泉,朱旭,常宝华,张文霞,盛中国,……昨天还刚刚告别了李咏。


一个时代以如此绚烂而又迅速的方式落幕,也许冥冥中真的有天意。

1

金庸的影响难以估量。


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讲故事的能力”是现代人类(智人)能从诸多生灵中脱颖而出,成为地球主宰的决定因素。


那么作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华人群体中最会讲故事的人,金庸的影响力不仅在他在世时其他人难以企及,在其身后,还将以另外的形式继续存在下去。


比如,如果没有金庸,我们很难想象网络小说会怎样诞生和发展。如果没有金庸,武侠剧会不会成为一个独当一面的剧种。更不要说很多的演员是因金庸剧而广为人知的。 


2


和许多人一样,金庸的作品,包括由小说改编的影视剧等,伴我度过了学生时代。上世纪90年代,正是“金庸热”如火如荼的时候,其影响力不仅在文化届,还进入了主流的学术研究领域,并在政、商等各个层面获得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青睐。


也就在这个时候,王朔发表了那篇著名的《我看金庸》。此文一出,舆论哗然,也给“金庸热”更添了一把火。金庸的回应倒是不卑不亢,含蓄得体,也承认主流文学届某些对他的评价和认可是“不虞之誉”(北师大编选《二十世纪小说选》,将金庸名列第四,排在鲁迅、沈从文、巴金之后)。


而金庸热却丝毫不见退却之意。新世纪后,随着内地不断翻拍金庸先生的小说,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人不断“入坑”成为金庸迷。更不用说汗牛充栋的靠模仿金庸起步的网络小说作者了。


3


有趣的是,金庸先生早在1972年就宣布封笔,不再创作武侠小说。但在整个生命的后半程,他却不断地一遍遍修改以往的作品,似乎要以一种执拗的方式,与时代同步。


对于修订的结果,见仁见智。很多人不喜欢新修版的小说,比如“金学家”陈墨就曾这样评论:“有些修订不过是画蛇添足,有些则更加严重,破坏了小说原有的肌理韵味。”“还有一些原因,可能是出自作者的杂念,有时候是固执,有时候甚至是情绪化的自相矛盾。”


也许是金庸先生太在意自己作品,想要做到尽善尽美,却反而弄巧成拙。现如今他是不会再修订自己的作品了,但围绕他作品的争议,却不会那么容易随着他的离去而“盖棺论定”。


4


近几年,虽然金庸作品仍被一而再、再而三地搬上荧幕,但口碑却呈江河日下之势。尤其是今日的90后、00后似乎对金庸的认同感也大不如前。


金庸先生过世前的最后一个大新闻,就是在起诉作家江南的同人作品《此间的少年》侵权案中胜诉。


这是一个标志性的事件。很难想象,如果没有金庸,那么中国的网络文学、通俗文学会怎样发展。可以说,金庸的小说是中国大多数网络作者的“母本”、“给养”之一。甚至作为被告的江南在败诉后,也发文表示对判决没有任何异议,并表达了对金庸的尊重。


被自己文学上的“母亲”亲手斩断脐带,这会是一桩文学史上具有经典意义的案例。从那一刻起,中国的流行文化、通俗文学在某种程度上已经且必须到了“告别金庸”的时候。


但同时,作为当代通俗文学和流行文化的重要源流,金庸先生过世后,他的明面上的影响力会在一两年内减退到一个逐渐被大众淡忘的层次,但其水面以下的部分,则会长久地存在并继续浸染我们的文化地基。我对此深信不疑。


5


今年我原本打算从金庸小说的影视化改编说起,剖析一些中国流行文化和通俗文学的现象,但因为忙于各种事务一直没有下决心动笔。不想告别来得如此之快。


不过这倒更让我有一种重任在肩之感。当变化接踵而至,更需要的是沉下心来,发掘出其中容易被忽视的内涵和意义。所有的一切,都将交给时间来检阅。

 

百年一金庸,金庸说不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江湖已远,侠影不见——金庸与一个时代的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