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019年第20周.这才是心理学.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26)2019年第20周.这才是心理学.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2019年5月16日 06:58

写在前面:这是个人每周读一章活动的第26次打卡,2019年第20周。我决定每周读一章书,坚持十年以上。

本周学习的书目是《这才是心理学》,本章题目为《第7章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

01 随机取样和代表性不是所有心理学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

许多人错误地认为,随机取样和代表性是所有心理学调查研究的必要条件。因为心理学研究很少使用随机的被试样本,如果根据外行人所相信的随机取样标准,那么许多心理学的研究成果都会遭到诋毁。
但只要想一下其他科学的情况,就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的荒谬。化学家从没尝试过抽取化合物的随机样本,生物学家也不曾用细胞或组织的随机样本进行实验。

02 随机分配和随机样本的区别

随机取样涉及的是如何选择被试进行研究。如前所述,并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要求随机取样,但当它成为必要条件时(例如在调查研究、市场调查或是选举时的民意调查中),我们则需要用一种方法从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这种方法要确保总体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有同等机会被选为样本,被抽中的样本就成为随后调查研究中的被试。有一点非常重要,这种随机抽样的调查研究既可能是相关研究,也可能是一个真实验。只有使用了随机分配的方式,才有可能成为一个真实验。
随机分配是真实验所必需的条件。实验人员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当每一名被试被分到实验组的机会和被分到控制组的机会相等时,就实现了随机分配。
随机分配和随机取样不是一回事,牢记这一点的最好方法是弄清楚四种组合:非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随机分配的非随机样本,非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以及随机分配的随机样本。大部分心理学实验没有使用随机样本,因为没有这个必要。

03 科学理论通向实际应用的道路充满着不可预知性

历史一再证明,(通过让科学家解决特殊的实践性问题而)试图控制科学发展方向只能阻碍发展进程而非促进。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急于让科学家们解决实际问题,而不让其考虑“其他事情”(基础研究)的做法被证明是最不切实际和目光短浅的,因为通向实际应用的道路充满着不可预知性。

例子:

  1. 为了研究关节炎,得克萨斯西南大学医药研究中心的一组研究人员试图通过遗传的方式培养一批患有关节炎的老鼠。出乎意料的是,这些老鼠同时也出现了类似溃疡性肠炎的肠感染(Fackelman, 1996)。科学家们从此拥有了研究人类疾病的动物模型”(Fackelman, 1996, p. 302)。无论这些科学家是否在关节炎(原本想研究的问题)上取得了进展,现在看来他们似乎在溃疡性肠炎和克罗恩病(即节段型肠炎)的治疗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2. 辉瑞制药(Pfizer)发明伟哥的时候其实是在寻找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物(Gladwell, 2010)。

04 如何看待“大二学生”问题

许多人质疑心理学研究成果的代表性,他们过于关注研究的被试,而不关心实验设计的细节。我们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有时人们把它称作“大二学生问题”,即因为大二学生在大量的心理学研究中充当被试,因此这些研究所得出的结果是否具有可推广性受到了质疑。心理学家之所以关心这一问题,是因为它在某些研究领域中的确是个问题。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正确地看待它,并且应该知道心理学家对这一批评有几种合理的辩解。以下列出了三点。

  1. 这种批评不能说明研究结果无效,只是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证明理论的可推广性。
  2. 在心理学众多领域里,大二学生问题不构成一个问题,因为所研究的心理过程是非常基本的过程(例如视觉系统),几乎没有人相信视觉系统的基本构造跟被试样本的人口分布特征有关。
  3. 许多研究结果得到了重复,这使我们确信这些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可以推广到不同的地理分布中,并且在较小程度上也能推广到具有不同社会经济因素、家庭变量以及早期教育经历的人群中去。
    然而,否认大二学生问题在心理学研究的某些领域里的确是个问题,亦非明智之举。尽管如此,心理学家正在尽力矫正这个问题。

例子:例如,几年以前,威斯康辛大学的一名心理学家莱昂纳德·伯克维茨(Leonard Berkowitz)证明了所谓的“武器效应”——如果一件武器出现在手边,会使得某个人更容易作出攻击性反应。这个发现源于实验室,是一个无代表性情境的典型例子。由于这一结果是人为情境的诱导产物,因此常被强烈地批评其具有误导性。但事实是这样的,各种实验条件下得出的结果是一致的,用不同的方法测量攻击性所得的结果是一致的,在欧洲和美国获得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儿童和成人的结果是一致的,在实验室之外的现场研究中,被试不知道自己是在参与实验,得出的结果也一样。研究人员甚至提取出了武器效应背后的认知机制。在语义记忆中,它是一个自动启动的过程。

这是尾巴。


PS:阳志平老师说:在任何时候,精读一章错不了,它是一种性价比极高,并且容易坚持十年以上的方法。我准备通过每周读一章书的最小行动,降低认知负荷,提高学习效率,日拱一卒向前进。以十年时间尺度自我修炼,努力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丰盈而有趣。


这才是心理学.第6章让一切置于控制之下:聪明汉斯的故事
这才是心理学.第5章相关和因果:用“烤箱法”避孕
这才是心理学.第4章见证和案例研究证据:安慰剂效应和了不起的兰迪
这才是心理学.第3章操作主义和本质主义:“但是,博士,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这才是心理学.第2章可证伪性:如何挫败头脑中的小精灵
这才是心理学.第1章心理学充满生机:在科学阵营里左右逢源

你可能感兴趣的:((26)2019年第20周.这才是心理学.不像是真实生活的心理学实验与“人为性”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