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都想做一个博览群书的人,却因为阅读速度慢如蜗牛,把读书变成了一次挣扎的苦修。
一直以来,都想做一个思维和表达都井井有条的人,学习过高情商表达的套路,和训练大脑机能的办法,却还是常常沉溺于细节,说着词不达意的话语。
看着床边堆起的厚厚的经典,我有点想不通。
“大家都说要多读书,读好书。可我,已经很努力了呀。”
读书,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小学时,大家互相传阅的,是杨红樱,是郭敬明,是安妮宝贝;
到后来,是三毛,是席慕蓉,是J·K·罗琳,是余秋雨;
再后来,是老舍,是鲁迅,是曹雪芹。
在被窝里偷偷用草稿纸写下的小说,在Blog上频繁更新的日志随想,在作文本上写下的规整字迹。曾经的我以为读书和写作,即是文学和美,即是美妙的梦境和深刻的批判,即是将纸笔当成喇叭,喊出对这个世界的口号。
那些在书店门口摆着的花花绿绿的畅销书,我可是从来都不屑一顾的呢。
可为什么不屑一顾呢?
大概是认为,只有文学才是高尚的,大众的总是庸俗的。
所以当我翻开那本无意间被推送的《快速阅读术》时,我的心里也充满了鄙夷,却又有着莫名的期待。我想提高阅读速度,但,那是大脑机能的问题吧,那是反应和思考速度的问题吧。像我这样,认真地,一字一句钻研文字意义,把读书看成崇高事业的态度,怎么会有错呢。
可我从来没有意识到,问题就出在这。
《快速阅读术》不是一本教授速读技巧的书籍,而是一本改变阅读理念的书籍。
作者认为,那些其实早已懂得阅读乐趣,却不满于阅读速度和阅读量的人,根本问题就在于对于“仔细阅读”的执著和“一本正经”的态度。他们总是一丝不苟地思考着每个字背后的含义,力图把书里的全部知识都塞进脑子里。
然而许多人都能感觉到,读得仔细并不能直接导致记忆和理解的深刻。
心理学上把记忆分为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未经过大脑加工的机械记忆,即使花费了许多时间,也只能在大脑中停留数日,并遵循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一段时间后便在脑海中隐去。
将短时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用自己的思维对信息进行加工。换句话说,知识的机械囤积并不能导致能力提升,只有将外部信息转化为自身认知,才是真正从书籍中吸收养分的过程。我们大多数人,都在进行着“存储式阅读”,结果却是事倍功半。
作者认为,改变阅读理念,首先要调整对阅读的期待,
从复制100%到邂逅1%。
哪怕仅仅是对某一片段产生了深刻的印象,这次阅读也是成功的。
有时,阅读的广度比深度更重要。将每本书中零碎的“知识片段”汇集,会形成各种信息关联交错的“知识海洋”,足够多的碎片互相联系,最终会形成庞大的知识体系。
因此,快速、高效而大量的阅读是自我提升的捷径。
这里并非提倡蜻蜓点水式的阅读。
作者作为一个从业多年的DJ,提出了一个奇妙的比喻:读书就像听音乐,“流过”便有意义。
我们听音乐的时候,并不会去关注每个音符背后的含义,只是享受旋律、节奏和氛围共同配合的美感,偶尔捕捉到的美妙片段,就会在脑海中留下难以忘怀的痕迹。阅读又何尝不是如此?
要做到快速、高效、大量的阅读,养成阅读的习惯是第一步。
作者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来帮助我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1. 每天同一时间阅读
(1)设一个小目标,从每次10分钟开始。
可以选择工作开始前10分钟,午饭后10分钟,睡前10分钟。过高的起点会形成心理负担,把阅读当做刷朋友圈一样的体验,才能慢慢将其融入生活。
(2)早晨是很好的选择。
(3)读书前的准备,仪式感以及阅读的地点、场景也很重要。
泡一杯茶,坐在干净的书桌前,沐浴着清晨的阳光,会让阅读变成一件美好的仪式。
2. 根据9:1原则选书。
有些书是无法快速阅读的,比如情节连贯的小说,需要细细品味的散文。而那些可以快速阅读的书则往往章节独立,从任意处开始皆可,多为聚焦方法论和观点的工具、商业书籍。
那么快速阅读是否意味着不再读小说?
这里作者提供了一个9:1原则,即9本快读书搭配1本慢读书。
同时阅读多本书籍,互相搭配的好处在于摆脱主题重复带来的厌倦感。
3. 每天阅读不同的书
厌倦感是导致阅读速度逐日递减的元凶,而阅读时间过长反过来会导致厌倦感,形成恶性循环:看得越久,越不想看。
为了提高阅读效率,阅读一本书的时间不能超过10天,同时要设法避免厌倦感的产生。
搭配阅读是一个方法,另一点是,最好“一天读完一本书”。如果时间不够充裕,也要尽量在两天内读完。按照一天一本的速度,一周可以选择六本不同的书,剩下的一天用来回顾和计划。
高质量的阅读,目标感是不可缺少的要素。
阅读可分为“欣赏式阅读”和“功利性阅读”。将阅读作为自我提升工具的我们,应该大方地承认阅读是功利的,是为了解决某些问题,或为了输出而进行的输入。
在阅读之初就问自己,“我想从这本书里获得什么?”
要读写兼顾。不间断的信息输入就像不停地吸气,却从不呼气,这样是不是很痛苦?有输入就要有输出,这是许多人都懂却很少有人践行的道理。
作者提出了一种“呼吸阅读法”,具体的步骤可概括为三个“一行”:一行采集,一行精华,一行评论。
读书过程中遇到佳句或启发性观点,及时记录。这里的记录并非划线。还记得长时记忆的原则吗?只有将信息转化为自身认知才能达成良好的效果。记录的原则是概括性,短小精悍,其实就是将原文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进行转译的过程。此为“一行采集”。
一本书结束后,我们会得到一系列的摘录。在这些摘录里,选择最喜欢、最能代表你对这本书印象的一行,写在另一个笔记本上,为“一行精华”。加上对这句话的简短评论,写上日期、书名和作者,事后回顾时,看到这行评论,就能勾起对这本书最直接的印象,此为“一行评论”。
每读完12本书,回顾摘录和感想,将具有类似观点的书关联起来,思考自己的阅读偏好和进一步的补充,不断完善观点库和知识体系,成为一个具有多视角的思考者。
除了阅读理念,书中也介绍了一些速读技巧,但我认为并不那么重要,思维的改变才是治本之道。
看完这本书后,我开始践行新的读书理念。虽然还是做不到一天一本,但阅读量明显上升,一周下来已经读了五本书。伴随着阅读量的上升,我的视野也逐渐扩大,那种每天都可以获得新观点和新方法的体验,让我对读书又重新充满了热情,每读一本书都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也遇到一些问题。盲目的选书是之一。处于开放状态的我,对任何感兴趣的书都来者不拒,却遇到了不少文不对题的内容。一味追求阅读速度,初次尝试跳读也让我有些注意力涣散,无法把握合适的阅读节奏。但无论如何,这是一个好的开始,不断练习,终究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
不可否认,10年之后,你可能会拥有难以想象的阅读量。但更重要的是,10年之后,我们还能以13岁的心境去读书。
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