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态与极端,不可知与可知

上周我们在致投资者的信中说过2018年上证指数下跌了24.59%,以年度跌幅来对比,这是中国股市自1990年成立以来,年度跌幅第二的年份。而在这样的大幅度下跌的行情中,公募和私募又交出了怎样的答卷呢?

2018年800多只公募偏股型基金,没有一只取得正收益。私募基金的收益相对要靓丽些,但大多数也是负的。尤其是百亿级私募基金大多业绩也都是负的,部分公司整体跌幅接近25%。仅有极少数产品取得了正收益,而冯柳管理的高毅邻山1号远望基金就是其中之一。

该基金成立于2015年11月17日,成立以来已取得143.22%的收益,年化收益超过30%,而同期沪深300的收益是-19.90%

高毅邻山1号远望

不同于做实业,可以利用规模取得经济效益。投资,规模与收益往往成反比。那冯柳又是如何做到不仅在个人投资规模较小时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在运作规模超百亿的私募基金时,收益依然可观呢?关于冯柳如何取得这样的成绩,近日有篇文章已经做了很好的解读,有兴趣的可以读一读。

《传奇操盘手:去年百亿满仓股票还赚钱,冯柳是怎么做到的?》

文章中,对于冯柳的投资思想做了一些提炼,但在查阅了冯柳的一些投资思想后,还是觉得有必要将其投资的一些思考,阶段性的给大家做些分享。

冯柳,1999年大学毕业后在娃哈哈集团从事销售,2000无意中接触到股票投资后,因为兴趣便开始学习投资,首先读的就是格雷厄姆的《证券分析》,接触到了价值投资的理念,之后经过三年的不断学习,2003年后便开始专业从事股票投资。在此期间他经常在网络上分享自己的投资心得和实盘,凭着出色的业绩和体系化的投资哲学,吸引了大量粉丝关注。
2014年,邱国鹭辞去南方基金投资总监一职,计划打造顶级私募基金,便广撒英雄帖,寻求A股市场中最为优秀的投资高手。而冯柳也正是因此机缘而成为了高毅资产的合伙人及董事总经理。

加入高毅资产后,他管理的唯一一只基金就是高毅邻山1号远望,三年来的业绩也证明了,他的投资体系与思考不仅仅适应散户的投资,也同样适用于规模较大的基金投资。

在一次采访中,他归纳了自己的核心投资理念是:逆向为主,不择时、不对冲、不用杠杆、不做空、不做复杂的衍生品,始终保持高仓位单边做多,赔率优先情况下的分散潜伏,以及在概率与赔率统一时的重点突破

而我们今天给大家分享的是他对于市场的一些思考:市场是个生态系统,可分为常态市场和极端市场。在他认为巴菲特并不是不关注市场,只是不太关注常态市场,而他对极端市场的认知比谁都敏锐。

(一)常态市场与极端市场

常态市场是多维并存和多维制约,各维正态分布且相互制约,这个制约的随机偶然性导致了常态市场的不可知。这期间我们很难利用市场,只能以价值投资为主线,去参与并对该阶段市场进程做到事后理解,以便未来形成连贯认知。

那什么阶段是市场的可知状态?是维度向两端扩散,相互间的制约关系弱化。这会形成阶段性行情的明朗,但也往往意味着市场进入非常态构造区间,它不是一个精确时点和绝对可知的概念,而是一个过程,长度由确定性的被认知显形速度决定,同时显形速度推动确定性进一步被认知加强,直到过分的升维降维同时进行,形成共振。

比如说大家都知道市场高了贵了,但高位的认为,长期因素的明朗足以修复价格的高昂,忽视了这种明朗是市场演化尾声带来的错觉性加强;低位的认为,短期能涨就行了,忽视了个体逻辑不适用于整体的悖论状态。而正态分布的中间区域则迅速萎缩,维度制约消失,市场也就完成极限构造进入可利用阶段

当然这些判断的关键还是在于维度确定性是否被错觉性加强,这就需要对基本面的把握,同时借助图形长期结构的演变来帮助理解。

(二)市场的不可知与可知

我们不能简单地得出市场是不可知或可知的结论,关键要看它处于什么样的位置结构,同时对应的是何种基本面和估值情况。

顶部和底部的构造区间一定是简单可认知的,这与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是极限概念而非低估概念是一个道理。没有什么比清算价值更极限,而极限往往是简单确定可认知的,这才是信心和赔率的来源,市场认识和价值认识的方法其实是相通的。

维度制约的随机偶然及复杂性导致了市场的不可知,而某些维度的强化或其他维度的弱化就会构成行情的明朗,也就是最小阻力出现,就会形成一个感官上最直接和确定性的行情阶段。这个期间一般不长,大部分时候会进入另一个维度制约期,如果支持它的因素强化或弱化到了绝对阶段,无法进入新的常态制约状态,市场就容易呈现极限构造特点。

(三)认识市场有什么用

对市场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规避重大失误,但它对挣钱帮助不大。因为中间的不可知阶段呈现高度的复杂性,所以需要我们借助对基本面的理解来度过常态市场。

比如,2003年和2008年的白酒底以及2011年的医药底都是杀估值的过程,并没有杀长期逻辑,这时一旦到了市场的极限区域,介入很快就能有大收益。

但逻辑认识不足,收益就比较困难了。比如2013年鄂武商虽然也出现了一个大底,但零售被行业长期逻辑制约,个体逻辑的显现需要一个更艰难的过程,这就在市场上呈现出一个高度复杂的中期结构,也就不容易收到快速成效。

此外,可以将市场划分为低风险、潜在风险和绝对风险三个阶段:
(1)低风险阶段就是看错了也不会亏钱,比如他在2013年年初投资某激光设备企业,其实是判断错了它的业绩增长,但并没有影响到获利;**
(2)潜在风险阶段就是必须要判断对,对了一定赚钱,错了肯定会亏钱;
(3)绝对风险状态就是判断对了也会亏钱,哪怕达到或超过预期也会亏钱。比如2007年的地产和银行就是这样,虽然所有的增长预期后期都实现了,但买入过高,透支了未来的业绩增长,所以多年来依旧是负收益,直到近几年银行股才逐渐创出新高。

综合来看,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规避常态市场的不可知性判断,等待可认知的极端市场出现,寻找低风险阶段的投资机会。如此,获取盈利的概率加大,赔率减小,这样就可以高仓位单边做多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常态与极端,不可知与可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