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思

一个人不管拥有或失去什么,首先都会或将会拥有一生(为因意外而意外结束生命的人而哀悼)。

下午,因为一些不得不做的家务而中断了我继开头一句话的灵感,仿佛文字一哄而散消失在空气中,即便大概内容还记得,但,甚是可惜。这样的情况曾经也出现过很多次了,见怪不怪了。即便生活在十分安逸的环境里,我还是会时不时提醒自己,没有什么是恒定不变的,眼前的所有稳定可能在会倏然间消失亦未可知,像此次疫情,像十多年前的非典,像科比的离世,还有我身边很多自己做生意的朋友那样一夜归零。忘了是哪首陈奕迅的歌,歌词里有一句:“每个人都会很习惯,遇见了人先做表面”,不过若有更高的要求的话,也挺难为人的,不从表面开始难道还要一下子深入骨髓么,真是开玩笑了。

因为昨天的日更又不知道写了什么只能自己看了,心里大概知道。但昨天刚刚读完某历史学者的《历》(不写名字了),由于文字太过坚实了,脑子仿佛是嘴里塞满了绿豆饼,需要拿时间当温水冲冲“嗓子”。作者还在书中提到另一位俨然做了历史工作者的工作的台湾作家,说她因为很知道文字的局限性和难以囊括所有,所以会写的很单向。我对文字或书籍的感觉总体依然是相信并执迷的吧。文字或书籍虽说不能尽信,那也是在一定意义上说的,但如果在较为大众的层面上,我们不相信文字、书籍、知识、智慧、哲思、思辨等等之外还能相信什么呢?相信电视还是有限的网络信息,或是每天都会更新的公号文章?随着后真相时代的推进,我从儿时嫌弃长辈们什么潮流都不懂的时候慢慢成长成了被少年们嫌弃的准长辈了,但同时,我也慢慢理解了长辈们时而表现出来的那种看似过于执着的自信和笃定了。(为了避免被cut,写的也真是相当隐蔽了,我尽力了)

换个话题。今天还和朋友交流,话题微微有些大,但也非空中楼阁。我们在讨论一生是选择好一种归宿(主要是精神层面的)并踏实地过下去,还是可以接触并接受多个角度和方向的不同层面更好更有趣一些,或者说简单点除了日常的生存需求外是追求广度还是追求深度的问题。安全起见,还是拿读书举例子好了。一个人根据自身才华,如果注定平庸,那么是只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门类读到死还是同时兼顾很多不同的门类涉及呢。供所有人思考,同理,在其他方面也可以细品。或者以饮食比较,虽然我是生长于中国东北部人,除了本土食品,当然我还更愿意尝试各个地方、各个国家的食品,如果遇到更好的也会相对替换。

最近一直在读奥威尔,不图快,主要是内容有意思,值得反复琢磨、思考。《通往维根码头之路》主要谈阶级,不知道这个话题在今天是否依然不太好谈。说一个印象深刻的小点吧。奥威尔曾作为一名警察在英属印度工作过五年,他以极大的同情心、共情心想了解无产阶级,甚至臆想消除不同阶级之间的隔阂。他说,作为一个管理印度的英国警察,他们很多时候做的残忍的行为是身不由己、心不由己的。这让我一下想到了早期成龙拍的香港电影里面还是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的情景,那些英国警察大多高高在上、欺负所有被管理(压迫)者,当时看的时候都以为他们是单一的凶神恶煞,而仅就奥威尔的描述来看,真相并非如此。我个人更倾向于奥威尔的描述,愿意以不带任何国籍、种族、宗教、政治、阶级等偏见来看待他人,毕竟不论是什么人,首先是个人。即使偏见很难克服,所以需要多读书,不断刷新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今日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