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成长系列4-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之一结构化思维由来

结构化思维最早来源于巴巴拉·明托(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性咨询顾问)的金字塔原理,用于提升麦肯锡国际管理咨询公司内部顾问的写作能力。刚刚开始仅仅在咨询行业流行,通过30多年的发展,逐步被应到培训、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金字塔原理进入中国后,由于中美文化差异的原因,巴巴拉.明托原版<金字塔原理>译本有点难读,中国一批有想法的学者将它转述成中国的结构化思维,其中就有只讲结构化思维而成名的李忠秋。

中国人转述过的结构化思维肯定比较原版的金字塔原理好懂,但在转述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插入自己的思考,不会真正的原滋原味。当然对想学结构化思维的入门者来说,国内结构化思维的书也是不错的选择(如李忠秋写的《结构化思考》等)。可我还是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啃《金字塔原理》,并且至少要看3遍,一个字一个字的读,第1遍了解个大概,第2遍有了一定的了解,第3遍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一步一个脚印的去敲开结构化思维的大门。



下面转载一篇关于结构化思维写得不错的文章<思维先生-如何训练结构化思维——学习笔记>:

一、什么是结构化思维

结构化思维简单来讲,就是面对问题的时候可以通过某种结构,将它拆解成一个个能解决的部分。

方式:金字塔结构图。

最顶端是需要解决的问题,然后将问题从多方面进行拆解,再从某个方面进行分析或进一步拆解。举例:如何能将200毫升的水装进100毫升的杯子?

然后针对ABC三种情况,逐个分析得出结论,比如:

从杯子方面分析,可以用两个100毫升的杯子……

从水会流动这方面分析,可以把水冻成冰柱……

从外部坏境来分析,地球有中立,可以把水喝杯子拿到太空中……

在这个过程中,要建立一个先总后分的立体化分析方式,先看能够解决问题的关键方面,然后再往下分析,从而实现俯视整个问题,而不再拘泥于细节。

二、如何用结构化思维识别筛选信息

试着把金字塔倒立过来,这样你就可以看到一个漏斗形状,信息漏斗就可以帮我们筛选出有用信息帮我们完成分析问题。

这个信息化的社会你每天都会面对很多信息,然而这些信息中有很多都是对我们没用的,这就需要我们会识别筛选信息,在分析问题时也会遇到海量信息,我们需要从中筛选出关键因素来得出结论。

方法:识别结论、理由、事实

结论:它是中心思想,是对问题的看法和立场,往往会出现在开头或结尾,或是出现在「因此、所以、证明了、可以断定」等这类提示结论的词之后,如果对方没有明确表达,可以追问一句「所以呢」。

理由:结论是否有价值,首先要判断结论是不是有理由支撑。理由往往会出现在「原因是、鉴于、证据是」等这类词之后。

事实:即依据,是一种客观的现实,比如是一些数据和公理等。结论和理由可以是主观的,但事实一定得是客观的。

只有最后的事实是可靠的,并且用它来支撑结论和理由的逻辑是通畅的,那么你接受的整个信息才是完整可信的。

举例:下属向你汇报工作:“领导,目前集团旗下电脑市场,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但收益却逐年降低。主要是因为目前国内电脑市场的竞争太激烈,我们不得不进行低价竞争。所以,利润率逐年递减也是没办法的事。”

结论:公司电脑产品利润率逐年下滑是没办法的事。

理由:因为目前国内电脑市场的竞争太激烈,我们不得不进行低价竞争。

事实:并没有给出能支撑理由的事实。

此时,如果你找到事实数据发现:同样坏境下,另一家公司的产品不但提价了,利润还增长了。这时候就可以证明下属的理由是错误的,他并没有得出正确的结论。

三、如何用结构化思维归纳整理信息

当拿到需要的大量信息之后,我们需要对信息整理和归纳,人类的大脑一次性接收信息是有限的,而大脑又有自动将某些有相同特点的事物进行归类和重组的能力,以便更好的记忆。

方法:MECE五种分类法

MECE的定义:各要素之间不能有交叉,也不能有遗漏。

1.二分法:把信息分成A和非A两个部分,比如国内、国外,未婚、已婚……

2.过程法:按照事情发展的时间、流程、程序,对信息进行逐一分类。特别适合用于对项目进展和阶段的汇报上。

3.要素法:比如优秀员工的7种品质、公司的组织架构图等。常用于说明事物的各个方面特征。

4.公式法:按照公式设计的要素去分类,比如销售额=单价x数量,这里就把销售额通过公司拆解成了单价和数量。

5.矩阵法:使用两次二分法,比如把工作分成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但紧急、不重要也不紧急4类。

MECE不仅可以对全部信息归纳整理,还能激发大脑拓展思维。

四、如何用结构化思维提炼信息

提炼信息的目的既是得出结论,常用方法有演绎法和归纳法结构。

方法一:归纳法

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方式,根据许多个别事物的特殊性来概括出同类事物的特征。

比如:喜鹊是鸟,喜鹊会飞。乌鸦是鸟,乌鸦会飞。所以结论是凡是鸟都会飞。(只有在穷尽要点时,结论才可能是正确的。)

找共性的方法:

1.描述性概括,找出事物属性上的共同点。

案例:一位朋友在去年一共做了三类事:

针对线下散客的营销课上,全年吸引了将近一万名受众学习。

针对企业的营销培训,全年走进了100家企业,为企业高管培训营销理念。

针对自己公司的培训,给公司销售人员培训营销技巧。

可以找出共性是「营销培训」。

2.行动性概括:找出事件结果的共性。

案例: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得出的结果是「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

日常生活中,一个好的结论,可能是两种找共性方法的结合。先找到事物本身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论,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

从上述案例中可以得到的最终结论就是「通过营销培训,提升了学员对营销的热情与参与度」。

日常生活中,一个面面俱到的结论可能是这两种方法相结合的,先找到事物的共性,再通过总结事物发展的结论,给出一个完整有意义的结论信息。

方法二:演绎法

由一般到特殊的思维方式。从大前提、小前提到结论,大前提是事物的共性,小前提是具体事物,结论是具体事物的性质,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是演绎法的应用。

比如:

大前提,所有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是,苏格拉底会死。

案例:

如果想跟领导申请甚至加薪,就可以选择演绎的方法。

大前提,你可以罗列出公司最高级岗位的一些要求;

小前提,依据大前提的几个方面,去列举自己符合了这个要求;

结论是,我满足高级条件,可以胜任高级岗位。

注意要点:

1.大前提不能是主观臆测,要尽量引用普世真理或是大家都认可的客观事实。

2.在罗列大前提要素时不要冗长繁多。

五、如何用结构化思维表达信息

通过以上步骤的分析问题后开阔思路,下面就要把你分析的结果对外表达出来,才算真正的完成了结构化思维全过程。

清晰表达四原则:论、证、类、比。

论:结论先行,一次表达只支持一个思想,最好能够出现在开头和标题。

证:以上统下,任何一个层次的要点都必须是它下一个层次要点的总结概括,直到最后一个层级的内容是客观事实或者数据为止。

类:归类分组,每一组的要点必须要属于同一个范畴。

比:逻辑递进,每个要点都需要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比如:

我认为这个产品将成为非常成功的产品,可以继续加大研发力度。原因有3点:

第一,在销售方面,用户数据非常乐观。比如,用户有效产品激活码为3万多个。试用用户的留存率为80%。

第二,在营销方面,市场热情度非常高,由于前提投入大幅度的广告费用,还请了欧巴代言,所以我们的产品搜索指数在一周内也排名在前五,吸引了30多家媒体报道。

第三,在运营方面,这次准备更加充分,上线的活动方案已经准备好,只差执行了。

所以,我们一定要在研发上再加把劲,帮咱们这个产品在市场上获得更大的成功。

训练方法:重要的事说三点。

在生活和工作中,任何人问你问题,都可以尝试用三点来回答。首先,要给出一个结论。然后,再给出支撑这个结论的三个理由,理由之间还要符合“论证类比”的原则。

请把上面这张图刻在头脑中,每次你在进行逻辑推演时,就尝试用张图把你的思维过程画出来,每次分析问题习惯用金字塔推演,从一开始用笔画出来或用思维导图的形式画出来,让思考形成大脑反射,最终形成每遇到问题脑海中自动呈现金字塔模型,来进行结构化思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个人成长系列4-如何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之一结构化思维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