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茫时代的明白人》第一章读书随笔

《迷茫时代的明白人》第一章 读书随笔

本书共分为4章,第一章内容里有大量的历史,去论证这个迷茫时代的背景,以及讲述这章标题“个人崛起的力量”的原因,但是我感觉每个小标题以及每part正文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好梳理,更多的是各自讲述,但彼此不构成关联,导致我随笔记下的关键词很独立,所以我的读后感也很独立,也不能叫读后感,大概就是我所理解到的内容梳理与呈现。

开篇比较吸引我的一个问题:大象怎么和蚂蚁一起舞蹈,大象指的是一些巨头公司或者传统大型的商业组织,蚂蚁即崛起的个体力量,大象如何不被蚂蚁啃噬,就是和蚂蚁一起起舞。

沙堆实验与风险的不可预测性,实验原理与结论同步到社会中,个体力量就是沙堆坍塌风险中的复杂性的存在。

控制不可取与苏联解体的关系,即苏联解体不是因为猜测原因中各种被美国控制而导致的结果,控制于复杂的系统而言是无效的,甚至会引起更负面的后果,关于“中东和平”我没读懂,这里头大多数历史始末我都不是很了解,但是引用来论证的道理我是可以get的,唯独这个“中东和平”用来论证的过程真实没有理解。控制不可取那么,应该采取的态度,即作者所说的“园丁精神”,就是对待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不能采取机械手段控制,而是用一种力量去浇灌和培育。

面对个体崛起的策略:深度安全。其一,放眼全局,也就是上帝视角?书中举例的战争策略,我可以理解,但我觉得是明智与非明智策略的对比,没有理解到全局观的作用,这是一点疑惑。全局观作用下的推动方式就是放弃控制,用生态抗衡生态。其二,组织变形,作战举例,全部投入火拼不如先着力寻找目标再精确攻击,同理商场上也是,“让前线听得到炮声的人发命令,后台去支持”。

组织变革是一种手段,目的是通过变革激发组织中个体的力量实现企业变革,而不是依靠产品变革。

记了这句极有道理的话:健康是得病与不得病之间那种摇摇欲坠的状态。

大英帝国的败亡其实是一个成功的转型?殖民地纷纷独立,该放弃就放弃,买卖不成仁义在,若干年后,我们还有强纽带。

互联网触动传统工业社会,不确定性的环境无法再被确定性的管理约束,公司打卡就是追求时间确定性,kpi就是绩效确定性,甚至团建就是洗脑也是追求确定性,按作者说的,这些是过时的了。那么正确操作就是临时team,互利共生,因清晰的愿景凝聚,通过价值观调动协作创造财富。

日本经济衰落是因为这个社会过分成熟,过分稳定,制度消灭不确定性,阻止了一切新的可能,也毁灭了一切希望,终身雇佣制保护企业不死,破坏了市场规律,变革不存在,创新也不存在,结果也无法换来理想中的社会安定。

大航海精神:即冒险寻找新大陆。创新的必要因素:应对风险制度,适合的人群。什么叫适合的人群,就是这件事儿,在诸多条件与限制下,只能这些人去完成。发现新大陆的人都是低素质的野蛮人,因为只有他们肯吃这个苦,所以只有他们完成了。后面的迈阿密引证了低素质的人可能促成社会繁荣。这里的一些论证,只能说各自都有道理,但不构成非此即彼的逻辑关系,低素质的人搞的了创新和高素质人因存量不前进,这些都只是合理的但不是绝对的。

双人舞:野蛮人实现从0到1的创新,再由素质高的人实现从1到n的建设,才是良性成功的发展。

患有日本同款病的香港,也因一样的原因失去了活力,给了当地人太多安逸和保护,没有拼搏的动力就没有创造繁荣的契机,“当一个社会足够成熟、文明之后,你就很难在雅致和粗俗之间去构建一个可以促进繁荣的精妙的平衡点了。”

最后一part,讲的是市场力量,从灯塔引发的经济学问题,庇古的政府福利理论vs科斯政府截胡理论,民营企业承担免费的公共设施是可以依靠市场力量获得回报的,例如德国一家公司,投资公共厕所,但可利用广告获利。还有其他本应政府去做的事情,还是可以交给民营企业去承担的,例如监狱,低成本高效率的运作,还附带一组极其正向的数据,其实不太理解原因哈哈哈,是因为运作得当所以犯人的监管效果也上去了?

还有私营消防队的道德绑架问题,我觉得这个无解,起码在初期没办法平衡,除非社会和民众接受了消防是一项明码标价的服务,或者完全保险化,否则作为社会福利的存在,始终会面临道德的质疑。

消防队、安保事业、仲裁机构等都是论证了市场机制的力量。不可漠视。

你可能感兴趣的:(《迷茫时代的明白人》第一章读书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