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什么日子
起床:5:37
就寝:0:25
天气:晴
心情:愿我成为自己的太阳,无需借助谁的光
纪念日:连续早起500天
问自己一个问题自省:今天我将有何收获?
1.获得新的知识,碰撞到新的想法
2.读完《36岁,人生半熟》
任务清单
昨日完成的任务,最重要的三件事:
1.读完《为何家会伤人》,《36岁,人生半熟》读至215页
2.日更
3.读写营打卡
改进:傲慢和偏见
厉害的人,都很谦卑。一位朋友,做了十年咖啡,他说自己“才”做了十年咖啡。
再小的事,往上探索都是无止境的,大概日本的那些匠人,是借助手里的东西,往上走到很高。
毛姆说:“每一把剃刀都自有其哲学。”
习惯养成:
1.清单思维
2.5W2H分析法
为什么(Why)、做什么(What)、何人做(Who)、何时(When)、何地(Where)、如何(How)、多少(How much)
周目标·完成进度
看完2本半书,离8本有点远,加油!
学习·信息·阅读
阅读、公号文章,读书8小时
最美好的三件事
1.村上春树作为小说家的日常是怎样的?
要写一部长篇小说,就得有一年还多(两年,有时甚至三年)的时间,独自伏案埋头苦写。
清晨起床,每天五到六小时集中心力执笔写稿。
这样一种生活过久了,肯定会导致运动不足,所以我每天大概都要外出运动一个小时,然后再准备迎接第二天的工作。
日复一日,就这样过着周而复始的生活。
这样的日常,重复了三十多年。
大事随心,跟着感觉走;小事理性,仰赖铁一般的纪律——以此总结村上春树的半生,我觉得很贴切。并且,越来越觉得这样一种人生态度,恐怕更适合像我这般资质平庸,却又想尽力将人生过出些色彩的人。
2.阅读文章,收获:发现自己做事情,太过感性,一猛子扎进去就似拼命三郎,但只顾埋头拉车,少了抬头看路。比如,微博
3.深度理解“自由”并轻度释怀
在个人成长的维度上,追逐“自由”并不比追逐名利更高级,这些都是自我创造出的执念。
真正的自由是什么?是不再为了自由而要挣脱什么,是在束缚里没有了束缚感,是心无所住,内心没有边界和围墙。
最终,是“自由”这个选项,彻底消失在你的人生命题里。
《心经》中一句“心无挂碍”,说尽了我所苦苦追逐的自由。
以我苍白的觉知来看,心无挂碍就是:
当琐事缠身时,一件件去理清完成,不起对闲适的渴盼。
当无事可做时,享受身心的静止,不会在头脑中生出计划和对忙碌的渴求。
深切地知晓,人生每一种情境都不会永恒。
住五十平方米的房子时,满足于小空间的舒适,而不向往辽阔。住二百平方米时,能珍惜所得,而不贪图更多。
晴天,享受阳光照耀;雨天,感受温润的诗意。
喝到一杯好茶,享受口齿留香的当下,而不生起贪恋下一口的心。
需要赚钱时,不穿着情怀的外衣;追求情怀时,尽量少计较得失。
坦坦荡荡,知行合一,是心无挂碍的前提,是自由可生长的土壤。
我过去常汲汲于获得一位充满智慧的上师指引,而今明白,我的每一天的生活,琐碎或简单,欢喜或伤感,都是生命的上师。
何时让心臣服于当下,臣服于生活,臣服于一菜一粥、一念一行,心不为形役,何时便有了自由的可能。
我终于可以说,在通往自由的路上,我刚刚爬到了起点。
思考·创意·未来
>> 做创意要承担风险,要不惧怕别人的眼光,加速复原的能力,才称得上一个创意人刀枪不入的体质。
下一步:
1.做事情前,先想办法了解规则,学习借鉴他人经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
2.列思维清单,它重要吗?它必要吗?确定优先级;
3.仰赖铁一般的纪律阅读、码字;
4.当下不杂:不再为了自由而要挣脱什么,是在束缚里没有了束缚感,是心无所住,内心没有边界和围墙。
5.断舍离,活出真实的自己:开始走上以舍弃、不做、减法为关键词的道路,背后是找到了稳稳的航向(读书、书写),和值得灌注心意的生活(把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情上),这姑且算作阶段性看清了自己、做了自己吧。从来就没有一个完成的、不变的自己。在每一桩灌注了全部心意的事情上,我们得以塑造自己,成为自己。
所谓做自己,不过就是这样一种简单轻便的过程。只要你想,其实人人都可以。
如何重拾我们的性能量
1. 每天开始前,可以问问自己要过一个怎样的一天。
2. 每天也可以感觉一下,今天我可以帮助谁。
3. 培养一种意识,尝试如实如是地接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