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与伟大--父亲的一生

20.优秀的父亲,让我们引以为傲

在李承弼的照顾和帮助下父亲在粮食局慢慢的站住了脚,工作优秀。

现在我有时还在疑惑当时的父亲只是初小文化,相当于扫盲班,在粮库当保管,需要记帐做报表,付出的不仅仅是体力,还需要文化和一些对温度的管控,他是怎么做到的。

父亲凭着吃苦耐劳,聪明好学,不耻下问,才做到了他保管的粮食是无虫害,无霉变,无鼠害的三无好库房。

他保管的器材库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幽默,有一年一个局里领导检查粮食部门,检查完父亲的器材库时快天黑了,他幽默诙谐的说,张快腿的器材库估计夜晚不用开灯让他去找一根缝包针都能快速找出来。结果,随便让一个工作人员进去,按照父亲的指令,第三排货架第二层第一个木盒,指令说完的同时,工作人员已经站在大家面前,手里拿的就是缝麻包的针。

一片掌声中憨厚的父亲害羞的低着头。

父亲在工作上严格要求自己,凌乱的器材被他一一归类,麻包好的、破损的分开放;扫帚,簸箕都在固定的地方,一排排货架干干净净的放着小零碎物品,分门别类,每年父亲的器材损耗都是最少的。父亲记帐遇见不会写的字就问同事,有时多写几遍记住了才记帐。

在粮食局工作的第二年父亲回了山东老家一趟,回去结了婚,把母亲带来了内蒙,我现在也不太清楚父亲是怎么和母亲走到一起的,以前是小,没去问。后来母亲在我刚十二岁时就因病去世了,之后怕父亲难受我们也就一直没有再提关于母亲的任何话题。现在更是不想再提。

母亲和父亲在狼山粮库正式有了属于自己的家,粮库给了一套家属房,开启了属于他们的幸福生活。

父亲上班,母亲在粮库做临时工。

大哥的出生更是让父母亲的生活有了色彩,胖嘟嘟的大哥让喜爱孩子的李承弼和他媳妇玛丽,一个蒙古族女人特别开心。

他们非要认大哥做干儿子,就这样,一直以来大哥的干爸干妈成了我们兄妹四个共同的干爸干妈。父亲母亲也在我们四兄妹一个一个的到来中每天忙碌着工作、生活;每月准时给老家寄生活费,分担亲人的困难,帮助老家上学的弟弟妹妹。

我是父亲调到小召粮库时出生的。

小召是乡,是当时临河县的下一级的一个地区的名字。

后来我查了百度才知道临河县,五原县和狼山县在当时都是县,父亲六十多年了依然在给我们叙述这段历史时能准确的说清楚当时的地区名字和级别真是太厉害了。

插叙:

1949年,绥远和平解放。

1950年3月,成立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辖五原、临河、安北、狼山、米仓、晏江县及陕坝镇。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后旗时属乌兰察布盟。9月,米仓撤,改设杭锦后旗。

1954年,绥远省撤销,绥远省陕坝专员公署改设为内蒙古自治区河套行政区。河套行政区人民政府设在陕坝镇(也就是让父亲去了三次才下了户口的地方),辖五原县、临河县、安北县、狼山县、达拉特后旗。

1956年,甘肃省所辖巴音浩特蒙古自治州和额济纳自治州划回内蒙古自治区,成立巴彦淖尔盟,盟政府驻巴彦浩特市,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磴口县和巴彦浩特市。

1958年,河套行政区、巴彦淖尔盟合并,成立新的巴彦淖尔盟。巴彦淖尔盟行政公署迁至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辖阿拉善旗、额济纳旗、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1960年7月~1963年12月间隶属于包头市)、乌拉特中后联合旗(1958年由乌兰察布盟划归)、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1960年7月~1964年7月间为巴彦高勒市)、乌达市(1961年7月设)。

1970年,巴彦淖尔盟革命委员会由磴口县巴彦高勒镇迁临河,10月设置潮格旗,时巴彦淖尔盟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前旗、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五原县、临河县、磴口县、乌达市。

2003年12月1日,国务院批准撤消巴彦淖尔盟和县级临河市,设立巴彦淖尔市和临河区。巴彦淖尔市人民政府驻临河区,巴彦淖尔市辖杭锦后旗、乌拉特后旗、乌拉特中旗、乌拉特前旗、五原县、磴口县和临河区。

临河县小召乡粮库是新成立的粮食局下属单位,父亲工作优秀被新领导要过去当保管。我是父母亲调去小召粮库出生的,我出生后让父母的生活陷入了非常大的麻烦中,也许是母亲生育完哥哥姐姐身体没有保养好。父亲每月工资都分一部分寄给了山东的爷爷奶奶,余下的还要维持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母亲为了让我们穿得干干净净的,在我的记忆中总是白天在粮库补麻袋,装粮食,天黑烧水给我们清洗干净,铺好被褥让我们躺在暖暖的被褥里,然后给我们拆洗衣服,在炉火上烤干,第二天我们都能穿上干干净净的衣服。


你可能感兴趣的:(平凡与伟大--父亲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