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现
1,芮小丹死亡事件
芮小丹只身遇到穷凶恶极的歹徒时,离县城不到20分钟的车距。如果第一时间报警,是完全可以等来救援力量,共同抓捕歹徒的。但她没有报警,也没有选择逃离,而是选择了只身与歹徒搏斗。
她打的第1个电话是给丁元英的,但是她并不打算听从丁元英的任何意见。她打的第2个电话是给他的小组长,但是组长在一个小时车程之外的地方吃饭,而且没有车。所以说她根本没有打算想得到救援。
看到警车,而且只有一个女警察,歹徒们并不想去招惹警察。但是芮小丹主动出击了。是的,她很勇敢,非常具有正义感。她已经完全把个人的生死置之度外了。是的,她在此举中成就了正义和英雄的化身。
死亡并不可怕,只要死得其所。
但是,我想说,生命也是非常珍贵的,芮小丹如果想要保存自己的生命,是完全有可能的。那么,她为什么要放弃呢?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她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
我不想使用“自杀”这个词语。那可能会玷污她的完美形象。但是,她的死,近乎于一种精巧的设计。用丁元英的话说:当生则生,当死则死,来去自在。我虽然不赞同这里说的自在,但我同意她是主动选择死亡的。而且选择的是一种非常辉煌而壮烈的方式。
于是,一个巨大的问号是,她为什么要选择死亡呢?
2,芮小丹死亡时机
芮小丹选择死亡的时机,是她看到了丁元英为她创造了的神话当中的遗憾,音响巨头林雨峰自杀将是不可避免的事。
是救赎还是杀戮?扶贫是高尚的,是美好的。合理合法的竞争也是不可避免的。但那个近乎完美的神话,其实就是招招见血封喉的商场战争。是战争就难免有死亡。林雨峰在“只有矛,没有盾”的商场战士,倒下去了。
所以,芮小丹不知道自己索要的礼物,到底有什么意义。
也许从那个时候起,她的精神支柱就完全坍塌了。
为什么这么说呢?整个剧情当中,芮小丹其实就是“天国的女儿”。天国的女儿,就是完美的化身。
但是,我想在这里说的是:所谓的完美,其实就是一个理想化的幻境。因为这娑婆世界根本没有所谓的完美。
因此,理想化的完美的幻想,一旦遭遇现实,便必然破灭。
所以,可以这样说:芮小丹之死,是精神层面的理想化破灭的结果。
肯定有很多人,会对此结论有诸多的疑问,请让我慢慢地讲下去吧。
3,关于自杀
前面我讲过,对芮小丹之死,我不想用“自杀”这两个字。但是芮小丹的死亡,并不能排除自杀的成分。
心理学认为,自杀的构成有三个要件。一是极度绝望。二是生无可恋。三是拥有自杀的技术。
芮小丹的死,具备自杀的三个要件吗?
首先她拥有自杀的技术。
当芮小丹跟抢劫银行的亡命之徒相遇之时,她的英雄举动,可以称为“涅槃”之举。只不过这里的涅槃是死亡的。
其次,她生无可恋吗?
从生活,工作,爱情,亲情,事业,等等各个角度看,芮小丹几乎是完美的。她应该是对生活充满了美好的向往和追求的。所以,似乎根本找不到半点“生无可恋”的绝望迹象。
但这只是表面现象。
芮小丹并不缺钱,所以她的生活应该不错。但是我想,房产和金钱,也许并没有给她带来快乐。欧阳雪是她的好朋友。当年欧阳雪做生意向她融资的时候,她表现得非常慷慨大气。其实一个很大的风险,饭店可能会赔的,但是她对此并不在乎。这对于欧阳和芮小丹二人之间的友情,堪称是完美的典范。但是也恰恰表露出,芮小丹,对于财产和金钱都不屑一顾。芮小丹,根本不留恋这些生活的东西。有一种叫做“高尚”的东西,充斥着她的内心。
她的刑警工作,也不是为了赚钱糊口。她放弃了在德国的优越条件,回到国内就当一名警察。为的就是实现自己的理想,作为社会主流人物的感觉。(追求理想并不错,但不要把自己当做理想的化身。)
跟父母之间的感情呢?芮小丹拒绝父亲和母亲给她的金钱。在现实中这可能是一种独立的表现吧。但,实际上她在拒绝跟父母的情感链接。父亲或者母亲给她钱,其实是在表达父母亲对孩子的爱,但是这种爱被拒绝接受了。这种拒绝在彰显她的独立性。也就是说,她追求人格上的独立超越了亲情。或者说,她不留恋亲情。
在这一段落,请允许我先不讲她跟丁元英的爱情。
我想说的是芮小丹的生活,工作,表情,亲情,甚至包括爱情,都没有给她带来普通人的幸福感,她不留恋这些。芮小丹追求的是近乎完美的理想化境界,对于普通生活,她根本就不留恋。说得再明白些,除了理想,她生无可恋。
第三,她彻底绝望吗?我的回答是:是的。林雨峰的死,导致了芮小丹的幻灭感。丁元英想要去五台山讨个心安,而此时芮小丹至少两次提到死亡。显然,他们二人都在怀疑在王庙村缔造神话的意义和价值。无疑,芮小丹已经完全绝望,她根本就不想要什么心安。她对活在这个世界的心已死。
她执行任务扮演二奶夏嫣,罪犯方打算在她和沉楠旅游途中,用一百万买她的人头,而芮小丹知道后只是淡然一笑。或许,她内心已经做好了死亡的准备了。
根据这些分析,基本上可以概念化芮小丹之死的“自杀”概念。
但我知道,仅有这些心理学的“概念化”是不够的。那么请多一些耐心,让我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提出一些架构吧。
4,芮小丹的人格
正如我文章的标题所写,芮小丹的人格是追求极端理想化式的边缘型人格。
边缘性人格有很多种。在这篇文章当中,我想强调的是芮小丹追求“极端理想化自体客体”的人格性状。
从整个影视剧当中可以看出,芮小丹就是“天国的女儿”。这就是典型的极端理想化的自体表征。在她的工作生活友情亲情方面表现的,已经淋漓尽致,不再赘述。
我们来看一看她跟丁元英之间的爱情。她爱丁元英吗?
在我看来,不爱。
那一张芮小丹和狗的照片,最能表达这个意象。芮小丹把丁元英当做那条狗。重要的是,她想喂养那条狗。
这条狗的象征意义是什么?是理想化客体,极大的满足芮小丹自恋的需求,以及和理想化客体融合的需求。
在影视作品当中,丁元英这个人物就是一个神一样的人。他在股市上创造奇迹。他给王庙村制造了一个神话。他不抛头露面,就把林雨峰这个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干掉了。不用再举更多的例子了,他就是个“神”。
芮小丹爱上的不是丁元英这个人,而是那个神。是想要与神合一的自恋。
看看芮小丹对丁元英产生情感的历程吧。
丁元英卖唱片,吃泡面,以及在酒桌被灌醉的场景,引起(激发)了芮小丹的极大的同情心。她想去照顾他,爱他。这是一种拯救情结。什么人可以拯救别人呢?自己是神(天国的女儿),才可以。
在抓捕王明阳的过程当中,芮小丹经历了生死之劫,内心脆弱到了极点。那一次,芮小丹和丁元英两个人,热烈地相爱了。这个场景相当具有象征意义。表明芮小丹渴望与神融合,是因为内在极度脆弱。
在丁元英那里听到“天国的女儿”那首音乐时,芮小丹决定买音响,开警车逛音响店一周,受到处分时,她习惯性回复领导的话,相当有意思:她心中只有自己想要追求的东西。
芮小丹并不指望和丁元英百年好合。她向丁元英索取的唯一的礼物,是创造一个神话。谁才能够创造神话呢?当然不是普通人,是神才可以。所以说丁元芡的存在,对于芮小丹来讲,就是“神”一样的一个理想化客体意象。
其实,与其说是二人相爱,倒不如说是一个理想化的自体,吞噬、拥有另一个理想化客体,让理想化的自体和客体融合。目的是形成一个理想化的、完美的“自体客体”。
总之,芮小丹的人格结构,可以表述为:如同天国的女儿一样,拥有纯净的完美的理想化的“自体客体”结构。
那么,为什么说这样的人格是边缘性的呢?
因为它只有一个极端呀。就是只有“理想化”这一极。而没有“现实感”这一极,及其平衡。
正常的人,需要在“理想化”和“现实感”这两极之间维护一种动态的平衡。
而边缘人格,全部生命能量都只是投注在某一极。
5,原生家庭
如果说丁元英和芮小丹之间的爱情,还不足以说明芮小丹就是边缘性人格的话,我们再从她的原生家庭角度看一看吧。
芮小丹6岁的时候,她的父亲和母亲离婚了。破碎的家庭,不可能给她完整的爱。也许有的只是期待。期待她独立,优秀,懂事,等。
跟父亲的联系,就是一个电话,和在需要钱的时候去问父亲借钱。在那一次见面当中,他们谈论的话题是“天国的女儿”。从这次父女对话的情节上看,她的境界远远在父亲之上。
从精神分析的角度看,父亲在芮小丹的心目当中根本没有男性“榜样”的价值和位置。但实际上,她的父亲非常主张她学电影、写作。说明芮小丹拒绝了父亲这个男性理想化客体的内化。
跟母亲之间呢?回到柏林,并没有首先去看母亲。母亲那一套生活观念,她是懒得理睬的。也就是说,母亲作为女人,也没有得到女儿的认同感。换句话来讲,她也没有把母亲内化成为一个理想化的客体。
总之,父亲或者母亲,都没有在需要的阶段,被芮小丹内化成为理想化客体。也就是说芮小丹在自己的生命成长过程当中理想化自体客体是缺失的。那么,她必然要用另外一种方式来获得弥补,那就是在“幻想”当中。
那个幻想就是,让自己成为极端理想化的自体;同时拥有极端理想化的客体,并与之融合,形成理想化的自体客体。芮小丹和丁元英的爱情就恰恰满足了这个情结。
所以,芮小丹和丁元英之间的感情,不是爱情。因为爱情这两个字会玷污他们之间的纯洁。会让理想化的色彩幻灭。
6,人格和死亡
到此,也许对于边缘性人格的概念会有一些感觉了吧。让我来做一些说明吧。
所谓的边缘性人格,就是在自体或者客体的概念当中,容不得杂质。处于纯粹好或者纯粹坏的“分裂”状态。
纯粹好就是完美。纯粹坏就是要被毁灭掉的。
之所以想要保持纯粹而完美的状态,是因为内在的脆弱。是无力面对所谓的“不好”的部分。
然而在这个娑婆世界,或者说现实生活当中哪里有什么完美和纯粹?
那么,当完美幻想的纯洁被现实所玷污之后,就会产生幻灭,就要被彻底毁掉。
意思就是,边缘性人格是经不起现实的检验的,他们不能接受现实的不完美。一旦发现有不完美的地方,那就是糟糕透了,一定要毁灭掉才可以。
弄懂了这个道理,就可以理解芮小丹预料到林雨峰自杀时,她心底的绝望。也就容易理解现实生活当中的边缘性人格的暴怒状态。
边缘性人格的内心历程就是这样子的。对于自体和客体的追求是完美的幻想,一旦遭遇现实的摧残,就产生了彻底的幻灭。绝望,没有比幻灭更绝望的绝望了。所以杀死自己,是唯一的解脱。
所以呢,《天道》这部影视作品,宣扬的并不是所谓的强势或弱势文化。而是无意识地美化了一种不被人熟悉的边缘人格状态。欢迎有不同意见的伙伴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