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有趣的吸引力法则

自信、自爱、自尊是自我价值的三部分。

吸引力法则涉及自信,而自信是一个人自我价值的基础。所以我想从三个层面来解读吸引力法则,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我们从生活层面上解读:

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磁铁的异性相吸,同性相斥;还有一种说法叫“心有灵犀”。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在人和事物显化的表面所能察觉到的。相信大家也都曾经经历过。很多时候,只有发生了,我们才会感觉到惊艳,但是我们基本不会去寻找更深层面的解析。

从心理学层面上解读:

心理学有个术语特别有价值“自我实现的预言”:一旦你做了某个预言,你就会爱上这个预言,假如事情没有朝着你预言的方向发展,那么你会不高兴,从而让事情朝着预言的方向发展。

《一代宗师》里有一句台词叫: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当然这个念念不忘,很大程度上是潜意识里的念想。但是这个潜意识里的念想会给你一个方向。比如你内心一直想和一个多年不见的朋友去联系一下,但是因为时间总是安排不过来。但是有那么一天,你忽然有一天的时间可以安排,你跳上车,急不可耐的驾车奔向他。这就是一个方向,这个方向吸引你去行动并获得结果。因为你内心有这样的“预言”,一切都会奔着预言而去。而这个预言就昭示着你的结局会如你所愿,其他背离这个预言的条件,都不是你重视的,一切不重视的,都会被我们的意识所忽略。

佛家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信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比如一个被骗子忽悠的大娘,在银行的大堂里,一定要给骗子汇款,随便多少人去劝她,都劝不住,最后还是把钱汇了出去。那时候就是一种“信”的力量,当你用“信”的力量时,是无视他人劝阻的。这是一个负面教材,用在这里可能不是很妥帖。但是让我们知道自信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必要条件。而自信是对应吸引力法则的一种非常玄妙的心理机制。因由“自我实现的预言”去行动所获得的有利条件,就是“吸引力法则”的体现。

接下来我们从量子力学的层面上来解析,从生活层面所说的,也许你不太认可。从心理层面的解读,大家会觉得有点道理。但是不够笃定。那么让我们从科学的层面来解读,而科学层面的解读,你会发现,吸引力法则,更一种根本无法解释的美妙存在,因为这一切,都不是我们现有信念系统所能够接受的,但是众多的科学家却用无可辩驳的实验,呈现在你的面前,所有实验都证实了吸引力法则的存在,非常真实可靠!

这两天我在看《无量之网》,其中有几个非常震撼的实验例证,我就用他来解读吸引力法则的概念吧!

首先我要简单说明一下无量之网这个名词。牛顿用“以太来”描述这个存在于整个宇宙中那些不可见的物质。在最宏观和最微观的两个领域里,科学家们都发现了传统物理无法解释的现象。20世界早期,爱因斯坦提到,我们周围的世界里肯定存在着一股神秘力量。量子理论之父普朗克说:“万物都有一个真实且非同一般的能量连接着”。那么我就用这个来解释无量之网,其实无量之网就是一个名词,我们也可以定义为“上帝”、“神”都可以。解释这种万物存在连接有几个非常著名的实验:

第一个:量子纠缠。

1997年,实验在日内瓦大学完成,实验对象是组成我们世界的基本物质“光子”。具体过程是把光子一分为二,研究人员将光子放在装置中间向两边发射,这个装置的中间往外发射有很多路径,比如左边四条路径,右边四条路径。每次将这两个孪生光子向各自不同的方向发射,这两个孪生光子,都会选择相对应的路径穿越。比如左边光子选择左边第三条,右边光子也必定选择第三条路径。每次实验,无一例外。物理学家称这个现象为量子纠缠。实验项目主持人尼古拉斯.吉辛说:光子分割后,以我们目前的经验就是一个完全分离的独立个体,但是尽管在地域上被迫分离,但是其中一个发生变化,另一个光子也会自动产生相同的变化。这个和成龙演的那个电影《双龙会》里双胞胎有异曲同工之妙。当然电影只是艺术创造,而光子纠缠却真实可靠。

第二个实验:

1995年美国发表了一篇弗拉迪米尔.普普宁和他的同事彼得.格瑞尔在俄罗斯科学实验室的研究。他们的研究核心成果叫“DNA幻影效应”。实验的过程是这样的,科学家先把一个容器里的空气抽出,那么这个容器里剩下的就是光子,容器里的光子是分散在整个容器中的,当科学家把人类的DNA样本放入容器之后,光子就不再随机分布,光子在生命体存在的情况下重新进行了排列。很显然DNA对光子具有直接的影响。惊人的现象竟然的发生在DNA样本被取出来之后。科学家们都相信,DNA样本取出之后,光子会恢复到之前随机分布的状态。但是,光子仍然有序的排列着,一如DNA还在容器里的状态。光子的表现是“惊人且违背常理的”。这个现象被命名为“DNA幻影效应”。

第三个实验:

人类的情绪对自身的细胞具有直接的影响,这是毋庸置疑的事。1993年《前卫》杂志发表军方的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旨在探究DNA离体后,是否与身体依然保持联系。研究人员首先在受试者的口腔采集了DNA和组织样本,这个样本被带到同一幢大楼的另一个房间。而受试者在间隔几百米的一个房间里看一些 电影。旨在让受试者产生真实的情绪体验。当受试者的情绪到达某个高潮和低谷时,他的细胞和DNA同一时间也产生了一个强烈的电流感应。尽管和受试者相隔几百米,但是DNA表现得好像它依然在受试者体内一样。在这里“距离”对这效应似乎毫无关系。

第四个实验:

世界各地所流传的灵性思想早就告诉我们,人类的情绪能直接影响自身的健康和免疫系统。1991年一个名叫心脏数学研究所的组织正式成立,他们重要的发现之一是:心脏环绕着一个环形的能量场,这个电磁能量场具有环形的球状面,直接分别是5和8米长。

图片发自App

在意识到这个能量场的存在之后,研究人员决定测试人类情绪对DNA的影响。实验于1992年和1995年之间展开,首先用玻璃烧杯将人体的DNA分离出来。并使他暴露在一种称之为惯性情绪的强烈感觉中。这个“惯性情绪”我就不描述了,大家自己查百度一下。这个情绪是可以通过特殊设计获得的一种情绪。那么我们长期以来都认为DNA是固定的形态,DNA的数量也是固定的,但是这个实验却发现,DNA在惯性情绪的影响下,改变了自身的形状。情绪竟然可以影响我们DNA结构。那也就意味着情绪影响我们的身体健康状况,更是合情合理的。

以上四个量子领域里的实验清晰的向我们展示了,意识对存在的所有基本粒子都有直接的影响力。而我们是意识的主人。

那么这里可以总结一下,吸引力法则是有科学依据的存在,虽然量子力学的实验是在最微观的状态下获得的现象,但是这个背后的无量之网却是一个是什么样的存在?“无量之网”在当下的实验手段,还不能得到一个确切的“显化”。但是“无量之网”至少给吸引力法则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昨晚安心童鞋说,是不是在能量高的实现,吸引力法则就显现出来了。其实吸引力法则是无时无刻都存在的。只是我们在专注于学习成长的过程中对这个概念有所了解,而当事情发生时,心理不自觉的对应了这个概念而已。

从心理学层面的“自我实现的预言”就昭示了一个问题,我们是需要积极的方向,还是不积极的方向。积极正面的成长必定会带来正能量的附和。负面的情绪就会带给我们负面的投射或者吸收效应。你想好上加好,还是坏上更坏,这个答案毋庸置疑了吧?

还要提醒一下的是:我们生活中的吸引力法则不是主观驱使,而是映照惊喜。不要刻意去寻找,刻意去寻找,本身就是一种依赖或者攀附的状态,那么你的内在放射频率只能吸引负面的成分。所以对吸引力法则的解读,就是周梵老师的那本书名《当你足够爱自己,这世界就会来爱你》。

武志红说:生命的头号矛盾,是渴望做自己,又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其实从我们学习成长的层面上来说,这并不矛盾。只要我们拥有足够的自爱,那么从内在能量吸引到的一定是自己想要的。而那些所谓的外在认可,其实得不到我们信念系统的认可。

吸引力法则就是“全然的”,强调这个“全然的”,是近乎于皈依的那种虔诚的,相信它。你的身体包括你的内在,你的气质,都会吸引到更多你想要的惊喜。那就是真正的“心想事成”。

你可能感兴趣的:(解读有趣的吸引力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