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会过去,总会到来

0114

今天参加了王潇的读者见面会《总会过去,总会到来》,用7年的时间走到今天,上次见她应该是16年了。这七年的时间,无论是对谁来说,都是很多事情过去了,很多事情到来了,生命的历程就是这样,用这个书名,是一种对自己的鼓励。不只是坏事会过去,好事也会过去,很多未来挑战也会到来。所以,总会过去总会到来,代表着我们的成长和挑战的流动、流转和变化。而过去和未来的分野,就是此时此刻。此时此刻的我们让过去过去,让未来到来,此时此刻,就是行动和创造的时刻。

今天的见面会,对潇洒姐关于后悔和选择的分享很有共鸣———所谓的我本可以就是不可以。

关于后悔,在我看来,也是关于选择,人生有一种遗憾叫做“我本可以”。但如果你没有去做,只能说明你的我本可以是自己的一种错觉,因为如果真的可以,但你没做,就是在那个时间点,你不可以,你做不到,也就做到了,发生的既成事实没有做到,也只能去真实面对自己,也就是承认在那时那刻,自己的认知和能力水平以及在当时对价值的衡量,决定了在那一刻你没有选,也没有去做,也就是真的无法做到。

这个真实面对自我的态度,承认自己的历史局限性,让我很有共鸣。

当你在做什么或者说什么,无论你决定做什么,无论多么重大或多么微不足道的事情,这个决定都会伴随你一生,或好或坏的影响着你的每一天,你无法逃避。这就是决定之不朽。

所以,如果有所谓命运,那也是人生每一个瞬间的选择的集合,这些选择可能小到面对一个情境的态度转变,一句对白,甚至是一个念头。而所有在那个当下的选择和决定,就在那一刻凝结,无法重来。

而生命就是会犯错,就是会后悔,就是会有那样的瞬间夹杂着悔恨和遗憾,对自己说,要是当初怎样怎样就好了,可惜没有当初,一切过去的就已经无法改变。

前几天,贺嘉的年度演讲有一句话,最好的动机:一个不如我的人,拿到了比我更好的结果。这句话隐含假设就是我本可以。

当时看到这句话时,就会想,如何去判断一个人不如自己,这个判断标准本身是否公正就是问题,而从另外一个角度讲,这个人能拿到更好的结果,就要承认在某一个方面就是强过你,假如能力真的不如你,但可能勇气比你强,韧性比你强。

或许,这是一个刺激人去做事的动力,这是我能理解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看,所谓的“不如自己”的人拿到好结果是一种刺激,会激发内心的一种痛苦,可能是对自己和他人落差的失落,可能是对自己无能的愤怒,这样的痛苦加上反思,确实可以激发一个人去奋斗。

我内心欣赏另外一种做法,看到他人做得好,哪怕他有一些能力和自己相比,自己很有优势,但能真心随喜对方,随喜对方的成功,去学习和看到对方为什么可以拿到好结果。如果能学习这些,并且乐观地看到,这样的都能成功,更反映了自己也有成功的机会,转而重点是去挖掘自己这座宝藏,并把从他人身上采撷的“他山之玉”和自己结合,走出自己的路。

你可能感兴趣的:(总会过去,总会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