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人的假期:汉代就有双休了?唐代有两个“黄金周”!

今年黄金周你去哪儿了?是宅在家刷手机整天哈哈哈,还是把国庆节过成了劳动节,在家掰包谷,还是去景区看人人人你人人人、车车车你车车车。


狗头菌的假期基本都是在床上躺着整天哈哈哈,累了就睡。


其实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都讲究劳逸结合,这才有了“工作日”和“休息日”,将工作时间和休闲时间划分开。一到星期五(狗头菌是单休,尽量哭得很小声)根本无心工作,摸鱼摸鱼,摸到下班点马上开溜。周末就可以睡懒觉了,自由自在地放松身心。


狗头菌现在的状态就是根本不想出门社交,只想睡觉、睡觉、睡觉……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一周七天,是目前各国通行的一种历法观念,这种观念的叫法也比较多,有的称为一周,有的也说一个星期,还有的叫一个礼拜。这种制度源于西方历法,但在我国古代,也有“七曜”之说。


星期作为时间周期最早起源于巴比伦。后来犹太人又把这种历法观念传到古埃及,古埃及又传到了罗马。现在通用的一星期七天的制度最早是由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制定的。公元3世纪以后,欧洲各国广泛地沿用了这种制度。


礼拜的说法则是源于西方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经常以星期为时间间隔进行宗教礼拜活动,所以在许多方言中,“礼拜”也代指星期。


我国一直沿用农历,明朝末年基督教传入我国,星期制的观念也随之传入,但我们是在民国时期采用公历纪年之后才正式普及星期制度。


在此之前,我们也有“星期”的说法,不过我们称之为“七曜”。


七曜源于古人对天地和星辰的崇拜,七曜即用日月金木水火土七大行星计日,每天一星当政,轮流七天为一个周期,所以又叫七曜计日。后来人们结合西方一周七天的历法观念,又将一周称为一个星期。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其实周末休息这种制度也有悠久的历史了。


古巴比伦的星期历法认为一个星期七天,其中有一天是休息日,因为这一天是个不吉利的日子。在公元前6世纪左右,古巴比伦的犹太教徒把这个称呼运用到了宗教之中,释义它是一个愉快的日子。


传说耶稣是在星期天复活的,所以对基督徒而言星期日是“安息日”。大约在公元300年左右,欧洲教会和政府规定,星期天是休息的日子,这个规定一直沿用到今天,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星期日作为休息日。


现在,我们的工作大部分都是按照“上五休二”的制度来进行,那么在民国以前,古人又是按照什么样的规律来休假的呢?


普通农民的休假很简单,农闲的时候你想咋休就咋休。


至于官员,春秋战国时期,史书上都没有记录有明确的休假制度,一般都是遇到传统的重大节日才会休假。历史上真正出现规定放假的相关制度汉朝颁布的《汉律》书中记载:吏员五日一休沐。


什么叫休沐就是回家休息沐浴。那个时候的公职人员都是住在办公的衙门里的,规定上五天班可以回家洗个澡休息一天,以免一身的异味影响官府的形象。还有一些地方上的官吏可能因为工作地点离家太远,一天来不及往返,所以又视情况增加了一天的假期,和现在的双休差不多


那时候回家洗澡就是最基础的常规休假。除此之外还有事假、丧假等,最长的是丧假可以有三年。


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长假制度。农忙时节可以休“田假”,九月要开始准备冬衣了,可以休“授衣假”,这两种假期各15天。另外,每年还有四次“私祭假”,每次4天,用于回家祭祀亡故亲友。本人婚假可以休九天,亲戚结婚的话也能休假1至5天,还有扫墓假60天。这些都是法定假日,一般来说不会调休!《晋令》中还规定普通官员一年的事假可以有60到95天。


到了唐朝的时候,各种律法制度更加完备,休假制度也不例外。唐朝在原有的常规休假的基础上,还把各种传统节日也纳入了法定假期的范畴,像春节、寒食节、立春、夏至等等都有假期。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节日假期增加以后,常规休假就由原来的“五日一休变成了“十日一休”,称为“旬休制”,每个月的初十、二十和最后一天放假。虽然变成了十日一休,但是唐朝官员不用留宿在办公的衙门,下班以后就可以回家了,个人时间变得更加充裕了。


此外,唐朝皇帝尊老子为始祖,将二月十五日老子的生辰日定为降圣节,要放假一天。从唐玄宗李隆基这辈开始,皇帝的生日要放假,先皇帝或者皇后的忌日也要放假。


官学的学生保留了魏晋时期的田假和授衣假,有点类似于现在的寒暑假。官员的探亲假,婚假、丧假的制度也保留了下来,不过时间有了变化。


古时没有十一黄金周,不过唐代的官员冬至和春节都会放7天假,相当于他们一年有两个“黄金周”。


因为有了更多的传统节假日,唐代整体的假期长度要比汉代多很多。


虽然唐代假期较多,但是如果你要另外请假的话就比较难。三品以上官员如果想要请假的话还要皇帝批准,回来后还要销假,不然就算旷工,轻者扣一个月工资,重者直接开除赶回老家种地。


到了宋代的时候,放假的福利就更好了,宋代不仅保留了旬休制,还在唐代法定节假日的基础上增加了更多的传统节日假期,像中元节、重阳节、腊八等节日都会放三天到七天左右的假。甚至夏天的三伏天都可以放假,不过有没有高温补贴就不知道了。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宋朝皇帝尊正财神赵公明为祖先,所以降圣节改成了赵公明的生日,放5天假。加上原来的婚假、探亲假、丧假等假期,一年下来差不多有一百多天的假期。


这么多假期,想想就觉得开心~


宋代官员请病假需要担保人,就像今天的就医证明一样,一次病假最长可以申请100天,如果百天之后病还没痊愈的话还可以接着申请。


总之,宋朝算是我国古代假期种类最为丰富的朝代,还有官员上奏称假期太多了不利于朝廷政务处理。


竟然还会有人吐槽假期太多了?这人肯定是工作狂。


到了元代,一朝回到解放前,大部分的传统节假日都被取消,一年的假期缩短到只有五十多天。套马的汉子他不想放假!


明朝的朱元璋是一个工作狂,恨不得所有小弟都和他一样天天上班,所以明朝的假期也基本上延续了元朝的制度。旬休制被取消,改成了“每月五日给假”,不要以为是每个月放五天假,而是每个月初五放一天假。法定节假日也只有正旦(正月初一)冬至、元宵节等,放三天到十天左右。


放什么假,都给我上班!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不过在明朝这两类人享受特殊福利,翰林院的庶吉士可以享受工作五天一休沐的福利;国子监的学生每个月的初一和十五也会放假。这可能就是对学霸的特殊照顾吧!


清朝也基本上保留了明代的休假制度,元旦一般放七天,元宵放三天,端午、中秋这些节日会放一天。后来朝廷又实行集中放假的制度,冬至、元旦和元宵节时间间隔近,就把三个节日的假期整合在一起,放假一个月。


这一个月的放假时间是不定的,需要钦天监择吉日把官员的官印封存起来,停止办公。他们把这个程序称之为“封印”,直到一个月收假以后才开印办公。


官员“封印”之后官学的学生也会放假,其实也相当于寒假了。


(图源网络/侵权可删)


明清两代的官员,相对来说假期比较少。狗头菌算了一下,我们今年的法定假期大概有三十多天,如果以双休来看,我们一年的假期加起来也有一百多天。这样看来还是不错的,要是再多点就更好了,嘻嘻~


黄金周就快结束了,赶快清醒一下,你马上就要继续搬砖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揭秘古人的假期:汉代就有双休了?唐代有两个“黄金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