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读写三十讲》学习心得

        感恩给我买《儿童读写三十讲》这本书的朋友,感恩向我推荐“橡果书院”公众号的老师,他们二人一先一后,无意中促使我有幸参加了“担当者行动橡果书院”第011期儿童阅读指导师初级认证课程的学习。这次学习对一直热爱并实践儿童阅读指导但缺少方法的我来说,就像饥渴的秧苗盼来了及时雨,也像指路明灯照亮了前行的方向。

        一、三十讲中哪些内容影响了我对儿童读写的认识

        总的来说,这本书每章节的内容都给我带来关于儿童读写的新认知。我一直对儿童读写很感兴趣,买过几本这方面的书,但是从来没有静下心来虚心地读过其中一本。《儿童读写三十讲》是我读的第一本。这本书如作者在后记中所说,“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具”,所以,十几天的功夫就读完了。归纳一下,他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影响了我的认识:

        (一)对儿童阅读的意义认识更深刻。以前重视阅读,仅仅是从语文学习的角度出发的,如阅读能积累词句、开拓视野、对写作文有帮助、学习语文更轻松、成绩更好等。这本书的第一章《什么是童书》,首先讲了“儿童”这一概念。什么是儿童?儿童不就是小孩子吗?原来,从文化角度讲,在漫长的古代社会,儿童被当作不完备的大人看待,因此文化世界是同步的。随着印刷术的普及以及文艺复兴的出现,成人与儿童的信息隔离,学校的普及加剧了这种隔离,儿童开始被当成儿童来对待。这时儿童出现了,儿童被发明出来了;从心理学角度讲,它又是被逐渐发现的。瑞典的心理学家皮亚杰从心里认知和道德等方面发现,儿童不是成人的缩影,而是有自己独特价值和特征的一个阶段。“从心理的角度讲,年龄越小的儿童,越处在自我中心主义阶段。”作者说,“我们今天正在经历童年的消逝。因为电视的原因、电影的原因、网络的原因、游戏的原因、视频的原因,儿童今天可以直接接触到成人的内容,成人与儿童之间的分界又模糊了。尤其是到处充满了色情与暴力,这些直接地影响了儿童,甚至是小学生,因此,在今天怎么控制儿童对手机的使用,怎么为儿童设置保护期,就是一个重大的课题。在这个挑战面前,儿童阅读有着自己独特的使命,这也是我们做这件事的意义。让我们一起上路,为更好的童年而努力。”这段话让我从关爱生命的角度去认识阅读,带领学生阅读的使命感和责任心更强烈了,因而能有信心在工作中克服困难带领学生坚持阅读。

        (二)明确了什么才是经典的童书。什么是经典的童书?这要是在以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说那些出名的童书就是经典的童书啊,那些经常被专家提到或者被列进各种推荐书单的童书书,就是经典同俗啊,原来这是一种随波逐流的认知,是我们从一个成人引导儿童的角度来讲的经典童书,真正适合儿童心理特征,能促进儿童人格发育,它具有以下两个特征:1.以象征或隐喻的方式,曲折地复现了儿童的成长历程或特定问题;2.潜意识里给出儿童解决问题的方式,真正地为儿童指明方向。“童书的意义在于,它在儿童童年埋下一粒种子,暗中指引儿童去形成一种更为自由的选择,就是不屈服于困难,不屈服于平庸,而应该去形成一种深刻的内在生活和外部追求,或者说像英雄一样生活。”有了对经典童书的新认知以后,为学生选书我会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了。

        (三)了解了“长文挑战”这一通过阅读快速提升学生识字量的方法。小学低段,识字,是最重要的任务。我在农村小学教低段语文。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识字是件很困难的事,为了突破这一难题,我还确立了一个小课题研究。做这个课题时我很迷茫,没有一个更好更新的思路。如果换作现在,通过本书学习,知道了“长文挑战”这一快速识字的方法,一定把课题确定为“长文挑战课程在农村低年级的实践运用研究”。我太喜欢长文挑战这个课程了,虽然没有实践过,但对它能达到的识字效果充满信心。“长文挑战,是介于故事阅读和语文教学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阅读方式。故事阅读本质上是一种主题阅读,而语文教学,本质上是一种形式训练,在一二年级,核心之一是识字教学。而长文挑战是一种主题阅读,指向的,却是识字。当然,是自然识字,是一种为了健康自然地大量识字而设计的课程,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小学低段的以识字为目标的综合课程。”现在我先把“长文挑战”放在心里,等合适的机会,我一定会尝试用这种方法来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四)对儿童阅读序列和要达到的程度有了一个科学的认识。从一年级开始在和学生共读,读了两年,读的是“快乐读书吧”里推荐的书目。对于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在小学阶段,到底怎么练习,需要多大的训练量才能满足要求,最后学生达到什么程度,我对这些问题都是糊里糊涂的,具体做起来也是跟着感觉走。读了本书,重点在第六章《为什么要海量阅读》得到了答案。

        “小学低段是构建意义和增加识字量,因此,在儿童识字量不足的情况下,要从绘本阅读、桥梁书阅读向初阶童书过渡。如果需要特别的加强识字量,可以通过长文挑战来实现。无论如何,识字是低段的重心,为阅读奠定了基础。中段是形成自动化阅读能力的关键时期。每年的阅读量不少于1000万字,大概100本书。两年下来,读到2000万字以上,大概200本书。如果三四年级学生的阅读量足够,那么,自动化阅读就会顺利过关。五六年级就没有必要追求阅读量,而应该追求阅读品质,例如经典研读,甚至是文言学习。如果限于条件,三四年级阅读量不够,那么,五六年级可以继续加强阅读量。”这里提到了“海量阅读”和“自动化阅读”两个概念。“海量阅读”就是保持足够数量的阅读刺激。“自动化阅读”就是“在阅读的同时能够思考,在思考的同时能够阅读”。海量阅读的目的,是儿童在短时间内快速地阅读文本,同时完成思考和理解。这就是小学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方面应努力的目标。

        二、能深刻地理解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之间的关系。

        首先,教材学习与儿童阅读之间是存在区别的。教材学习是一种有意学习,有意学习就是一种高度聚焦的运用意志力进行的学习;儿童阅读是一种无意学习,无意学习是一种无须运用大量意志力就能进行的浪漫而丰富的学习。这两种学习,是学习的两种不同的形态。无意学习,需要大量的输入;有意学习,则更重视效率。在任何领域,无意识学习的数量越多,有意识学习的质量就越高。所以,有良好阅读习惯的儿童在教材学习时相对容易。

        2.儿童阅读和教材学习承担着不同的功能。简要地说,儿童阅读的目的是“人”,而教材学习的目的是“知识”。如果只重视教材学习会导致“人”的缺席。儿童热爱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成绩,儿童就可能去寻求刺激,更容易被物化,从而丧失了自由意志。而儿童阅读明确地指向生命、生活中的大主题,让儿童通过想象性经历、自居性经历,内在生活得以丰盈,并更有可能获得潜意识中的指引。

        3.儿童阅读与教材学习必须相互补充。儿童阅读和教材学习就像两棵并排独立的大树,根交织在一起,叶交织在一起,但彼此都不是对方的附庸。语文教材学习越高效,儿童阅读越丰富;儿童阅读越丰富,语文教材学习越高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就容易相互补充也相互增强。

        很多教师最容易犯的毛病就是在教学工作繁忙时,或目光短浅,只看重眼前成绩而忽视课外阅读。如果教师能深入全面地认识儿童阅读与语文教材学习的关系,在具体教学工作当中就能坚持做到不偏废任何一方。

        三、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如何开展儿童读写。

        读书就要学以致用。这本书既有理论又有实践操作,理论让人信服,实践操作也贴近教学实际,所以,小学语文老师可以把这本书当作自己开展课外阅读的“葵花宝典”,在它的指导下进行。

        基于班级学情和自身能力水平有限,现在还不能完全地按书中方法去进行海量阅读。我会持续在魏智渊老师创办的“橡果学院”学习,不断提升自己践行课外阅读指导的水平,边学边慢慢完善自己的做法。暂时的想法是:1.继续坚持班级共读一本书活动,读“快乐读书吧”中推荐的书目。阅读方法按书中第11讲《从《丑小鸭》看整本书共读》的方法去做。整本书共读应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流利阅读全书,梳理故事情节;第二阶段,提出大问题,深入理解主题;第三阶段,与生命生活相关联,理解自我。以前整本书共读能做到前两个阶段,偏重于词句段的积累,以后要加大对核心主题的讨论,把阅读目标定为提升学生人格发展。2.建立班级图书角。以前每学期都会从学校图书室借来100本书放在图书角,但是怕丢失和损坏,学生又不读,就收回办公室了。这学期要好好组建班级的图书角,并借鉴第7章《怎么管理好一个图书角》来用心管理,用图书角的书补充学生课外阅读量。3.开展班级晨诵,学习运用第10章《晨诵,与黎明共舞》中的方法。4.写作方面在完成课内正常八篇作文之外,指导学生写日记,平时结合课文教学加强片段仿写。

        读书,总结提炼作者观点,写读后感,这些都不是最难的,难的是把书中的内容转化为实践,运用到工作中去。《儿童读写三十讲》,“学术性与可读性兼具,理论性与实用性兼具”,所以对它的阅读不是一蹴而就的,对它的理论的理解、内化和实践方法的落实需要长期的过程,所以就要边读边实践,边实践边读,不断反复地与它亲密接触,才能把它融合到工作中。

你可能感兴趣的:(《儿童读写三十讲》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