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的山西旅行,今天游玩的地方仍是平遥。但是与昨日不同的是,昨天更多的是体验平遥近代的历史,而今天是体验平遥古代的历史。
在这一整天的旅途中,让我感悟最深的是我们早上去的文庙。在文庙中,有一个文天祥题的文天祥“魁”字,但是魁字没有一点,有人问这说明什么?这说明山西平遥在清朝竟然没有人考上状元。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和山西晋商的发展有关系,由此,也引发了我对晋商的思考——晋商为什么能够壮大起来呢?
在阐述原因前,我相信很多人是不明白晋商的强大的,所以,我要先通过一个现象来告诉所有人,山西晋商的强大。在《辛丑条约》签订后,山西每年要交的赔款特别多,国家赔不起,那怎么办?找各省要。而这样就出现了什么情况?光是山西晋商就交了全国一半的钱。而徽商交百分之二十,剩下的省平摊剩余的钱。从这一个地方就能看出晋商的财力有多么雄厚。还有,在之前,山西大学是全国最好的大学,各个地方都来
首先,就是回答刚刚的那个问题,为什么清朝的山西平遥没有人能考上状元,甚至榜眼也没有?我们同行的冀老师说,这是因为山西人的一种独特的方式,什么方式呢?别的省说的都是“学而优则仕”,意思是说学习是为了更好的当官,但是山西人的观念是“学而优则商”,所以就出现了这样一种状况:如果你考上了平遥乡试的前几名,那么山西的商人就会给你一些钱。如果你依然考上了山西会试的前几名,那么商人就会将你雇佣,让你去帮他们干活。因为被选取的都是前几名,所以商业发展的也就极为迅速,而剩下那些勉强能进殿试的人 都是相对没那么好的。所以说自然,晋商就会发达。
其次,就是官员的俸禄相比商人赚的钱简直是少之又少,在山西,流传着这样一句话:“一世当官,三世打砖”,因为在明朝的时候,官员的纯俸禄就非常少了,所以那些有钱的官员其实都是贪污来的。而那些为数不多的清官,简直是穷的不能再穷。就比如海瑞,明朝著名清官,死后家产只有八两银子。由此可见官员的俸禄之少。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穷得叮当响的情况,所以大家纷纷去当官了。
最后,谈山西以前肯定会谈到盐,现在肯定会谈到煤。所以可见,山西这些资源是很多的。但是在古代盐多有什么用呢?我们知道,古代都是政府掌控着卖盐权,就算山西钱多,但是不顶事儿,没用。那怎么办?在明清的时候,国家要开疆扩土,打仗,但是没有军费。所以山西就和国家说:“我给你钱,你给我权”于是,就这样,山西便拿到了卖盐权,开始了大肆卖盐,大肆赚钱。所以山西晋商就变得特别有钱。后来,技术更上一层楼了,山西就开始从卖烟,变成卖煤矿等矿产资源了。有了这些资源,自然资本就丰富了,而资本丰富了,山西晋商就自然迅速发展了。
有些人会说,那山西晋商这么强大,我现在也没见山西有多么发达啊?
这都源于之前,我们国家的衰败。还是那件事,《辛丑条约》签订之后,国家就要赔款4.5亿两白银,再加上利息甚至达到了9.8亿两白银。而国家要求山西每年都要赔款116万两,占全国的一半以上,而且之后国家也没有将钱再给山西,让山西发展。这固然很威风,但是这却损害了山西的根本。一个商家最需要的就是资本,资本被严重破坏了,那还谈什么经商,谈什么赚钱呢?
后来,阎锡山管理山西,山西便再次发展得特别好,经济发展迅速,社会稳定,教育水平居全国第一。于是,山西便东山再起,称为全国的模范省。在阎锡山管理时期就出现了义务教育,这是我们中国近代才出现的。阎锡山说,七到十三岁的孩子,必须有四年时间来上学。从1924年起,山西的入学率高达80%左右,而排名第二的江苏,入学率却不到20%。教育发展了,那么整个省也就随之发展,毕竟少年强,则国强。但是,好景不长,阎锡山希望像美国一样实现州自治,于是他也希望山西省独立。如果真的是这样,那么山西省肯定发展得更为迅速。但是蒋介石却不想让他发展起来,于是,山西的第二次机会又再次消失。
再后来,中国解放之后,政府迫切地希望东西边发展(按照中国的阶梯来分,山西处于第二阶梯,也就是中间),所以,山西原本赖以赚钱的煤矿,被政府要求降价,不能卖,因为要想东西方发展,就必须降价来供他们发展。于是,山西本来可以靠着卖煤的钱来转型,不再依靠煤矿来发展,但是现在煤矿的价钱大幅度降低,所以山西在应该转型的时候无法转型,之后在想转型已经很难了。所以出现了这样的现象,我父亲的老家——高平,原本有机会冲击全国百强县,靠的就是煤矿。但是中国与联合国签订了条约,降低碳排放量,封锁煤矿,所以高平的经济瞬间下滑。整个山西的经济也都再次下滑。
综合上述的山西落寞的原因,可知,山西是国家平均发展的牺牲品。国家总是用着山西的钱来资助其他省的发展。写到这里,我不禁十分惋惜,一个原本可以跻身于世界的省,最后却成为了国家平均发展的牺牲品。原本那么多好的发展机会,最后却被一次次打破。但是这也为我们山西人找到了一个合适的答案,什么答案呢?当别人提起山西,一脸不屑的样子的时候,你可以很坚定地告诉他:“你们的辉煌,都是我们燃烧自己所的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