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

蒋勋老师讲到《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古典小说。它的内容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包罗万象,服饰、饮食、医药、诗词、建筑等等。你可以从任何一个角度去研究《红楼梦》,都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内容。所以才会有那么多的红学研究者,前赴后继地解读这部经典著作,依然还有许多值得研究和探索的东西等待被挖掘。

书中写到为了迎接元春省亲,贾府修建了大观园。大观园是南方园林建筑的一个典型代表,很多红学研究者从建筑学的角度来鉴赏这部经典著作。

文中有几段描写大观园景色的语段:

只见正门五间,上面桶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槅皆是细雕新鲜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群墙,下面白石台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 果然不落富丽俗套。自是欢喜,遂命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
说毕,往前一望,见白石崚嶒,或如鬼怪,或如猛兽,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
说着,进入石洞来。只见佳木茏葱,奇花闪灼,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隙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槛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蹬穿云。白石为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桥上有亭。

文中的“叠嶂”,“藤萝掩映”,“微露羊肠小径”,都表现了景致的层叠、遮掩、层次,不是一览无余,而是朦胧、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这就是我们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园中有园、小中见大、含蓄曲折。用贾政的话说,就是:“非此一山,一进来,园中所有之景悉入目中,则有何趣?”

去年去了苏州园林,看了拙政园、留园和虎丘,感受到中国园林艺术的美,我们虽然不懂建筑,可能也无法用语言具体去描绘它的美,但是艺术带给我们的震撼感受是真实的。

中国园林对称的艺术
景中有景

园林建筑带给我们的不仅是在设计造型上的独特魅力,而且它的文化也带给我们独特的意境美,比如亭、廊、轩、榭,都会有一个美好的名字,“”芳沁““听雨””“叠嶂”,宝玉取的名字是“曲径通幽”,特别幽静典雅。

拙政园与谁同坐轩

拙政园有一个轩,很小,整个设计是一个扇形,取名叫“与谁同坐轩”。这个名称,是有来由的,出是苏东坡的词作《点绛唇·闲倚胡床》:

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 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

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词人的孤独只有清风明月可以解,也只有清风明月可以陪他欣赏此景。游人坐在这里,赏荷听雨,吟咏这首词,仿佛天地之间只有我一个,心中可以装得下清风明月,眼前的磕绊和挫折又算得了什么呢?园林设计者的意图,原来是希望游客可以从此忘却烦恼,寄情山水。


中国园林建筑的特点跟中国人的思维方式相吻合,中国人喜欢含蓄美,中国园林的建筑追求景致的小巧,不会布置的太满,一定留有一定的空间,就像小说的留白艺术,一定要给读者留下一定的想象空间,才会带来含蓄隽永的美感。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谁同坐,清风明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