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

我个人比较反感老师在教育时有“扣帽子”的做法,尤其是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差生”实际并不是“差生”。只不过他们的潜力或天赋暂时没有被教师发现罢了。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对于多数学生来说,确实存在着“天赋”上的差异。他们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学习兴趣而成为优秀生;另一些学生的“天赋”则呈“隐性”,由于还没有被发现,再加上教学方法方面的因素,而被判定为“差生”巴甫里克就属于这类学生。他的天赋被发现,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一个‘差生’的‘思维的觉醒’”。从另一个角度讲,学生作为一个心智尚待开发的“具有主观能动性,有认知潜能的活生生的人”,这种学习潜能需要教师去挖掘。苏霍姆林斯基认为,要注意给每一个“后进生”挑选一些供他们阅读的书籍和文章,这些书刊都是用最鲜明、最有趣、最引人入胜的形式来提示各种概念、结论和科学定义的含义。

苏霍姆林斯基说:“正像医生细心地研究病人的肌体,找出疾病的根源,以便着手进行治疗一样,教师也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感情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别困难的教育措施。”

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学生在课本面前坐得越久,他就会变得越聪明”的观点,对“差生”是绝对行不通的。要通过对“差生”进行“有足够耐心”的教育来发现他们的闪光点。而这种针对性的教育,有一个曲折的过程。况且并不是每一个“差生”都有闪光点。也并不是每一个有闪光的“差生”都能被教师发现。在转变“差生”的过程中寻找“差生”的闪光点,从激发“差生”兴趣入手进而转变“差生”,是苏霍姆林斯基“差生”教育观的重要理念之一。让差生在学习中有成功感并找回自尊是差生发现自己“智慧闪光点”的基础,也是教师转变差生的关键。从哲学的角度看,启发“差生”寻找“成功感”,找回“自尊心”是“差生”教育的规律。一位有远见的教育家,无论他来自哪个国家,都能抓住这个规律。如我国特级教师魏书生,在转变“差生”中,启发“差生”回忆自己曾经“辉煌”的时刻,告诫“差生”要经常向自己输入“成功的意念”,感受“超越自己的乐趣”。

关心儿童的健康,我们可以这样做:

苏霍姆林斯基在82条里说,我想不厌其烦地再三重复:关心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的最重要的工作。怎么不是呢?我们常说,“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我们也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健康的身体,是孩子能够保持充沛的学习精力,进行新的学习历程的坚强后盾和保证,没有了健康的身体,其他又何从谈起?所以,我们的确不能忽视学生的健康状况,我们应该也必须要把“关心儿童的健康”作为我们最重要的工作来做!

1、“关心学生的健康需要跟家庭保持经常的联系。”任何教育,如果不能争取到家庭的配合,那这教育的实效能有多少,是很令人怀疑的。关注孩子的健康,让孩子真正健康起来,也同样离不开家庭的配合。

2、“健康状况也取决于教师给儿童布置了哪些家庭作业,以及他们是怎样和在什么时候来完成这些作业的。”所以,关心儿童的健康,我们必须注意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的质和量,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完成这些作业背后的时间和心情!要努力让孩子“乐意做作业”,因为原来“当儿童怀着厌烦的心情去做作业时,他的消化机能就严重减退,可能导致胃肠道疾病。”

3、“重视运动性游戏。”球类游戏,爬杆和跳绳,甚至“夏天赤脚走路”,“去湖里洗澡”……都是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的好形式。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个“差生”的思维觉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