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馈赠有没有约束力

一、合同的合法性应以签约双方的原意为基础

1、意会

所谓意会,就是双方签订合约时,大家心目中所认为的标的物是什么。

  • “油画和雕塑”案件,法官依据“意会”原则认为:
    银行与年轻人共同认为的标的物,就是与打扫卫生的费用差不多价值的东西。那些艺术品完全不在交易双方的预期之中,所以法官判决:这些艺术品应该归还给银行
  • 同样,能生育的牛,归原来主人所有,而不归新的买家。

2、“意会”符合经济效率原则

任何合同的履行,都会遇到意外,要完全避免这些意外,需要付出非常高的成本。

  • 银行彻底搜查房屋,才能发现油画和雕塑
  • 银行恰恰是因为不愿意付出搜查成本,才提出让年轻人自己打扫的方案。

合同双方在大致确定的情况下签约,如果这种做法收到惩罚(例如能生育的牛判给新买家,艺术品判给年轻人),会导致人们不敢这么做,减少交易的发生、增加交易的成本。

任何一个合同的合理性、合法性,都要以签约双方当时的原意为基础。虽然双方的原意不容易准确客观地把握,但是它总有一个合理的范围。

英美习惯法善于把抽象问题放在具体情境、背景下做出大致合理的判断。

二、合同必须要有约因或对价

约因:契约签订的原因

对价:对等出价

即:在任何一个合同关系中,作出承诺的一方必有所得;接受承诺的一方必有所施(付出)。

例:
修女无偿照顾一位生病的年轻人,年轻人去世后,他的父亲承诺给修女所在的修道院捐钱,但没有兑现。于是修女将那位父亲告上法庭。
法官裁定:父亲虽作出承诺,但并没有得到什么;修女照顾年轻人,也是不求回报的。法庭没有要求他履行承诺。
轻巧的承诺很常见,如果都当作违约,则法律诉讼成本太高


三、如何让承诺具有法律约束力

单纯馈赠的承诺,不具法律约束力,如果希望这种承诺产生约束力,需要:

1、尽快采取行动,有所付出

2、让对方签署法律文书

一份契约就是一份承诺,你相信这个承诺,你就会有收获;但是你太相信这个承诺,你就会遭受损失,这当中有个度的问题。


四、合理分摊违约责任:违约者不一定承担100%责任

1、案例:

1854年,美国,一位店主请工人修理一个磨,支付24英镑,店主与工人约好时间,雇了很多工人提前等在那里,但工人没有按期把修好的磨送回来,导致店主损失了300英镑。

2、裁定:

修磨人只管修磨,他不知道店主做了那么大规模的张罗。修磨人承担的责任也就是24英镑,或者加倍的50英镑而已,再大的损失他自己不知道,也无从控制。应由店主负责。

3、结论:

违约造成的损失,并不一定100%由违约者承担,合约双方都要共同承担责任。原则是:
谁更知道损失有多大,谁就负相应的责任

  • 我明天公务员考试,约好出租车来接。出租车违约、迟到,导致的损失由我承担。出租车司机不知道这件事的重要性,我可以多约几辆出租车,或者租房子住在考场附近。
  • 摄影师在喜马拉雅山上半年拍摄的二三十卷珍贵胶卷,被店员弄丢了,冲印店只赔偿胶卷的成本。因为只有摄影师知道胶卷的价值,冲印店的店员不知道。摄影师应该更小心、或者与冲印店签订特别合约。

课堂小结

今天讨论:减少违约风险及其损失的方法。

  • 如果你得到了馈赠的承诺,你应该把它变成法律文书
  • 你和别人签订合约,如果违约风险巨大,你自己要做出更多的防范,因为对方承担的违约责任是有限的

课后思考

在现实当中,我们会经常遇到不靠谱的人、不靠谱的事,每当遇到对你来说非常重大的事件时,你是通过什么办法来尽量减少这种违约、不靠谱的事情发生的?

答:第一是要签订书面的协议,不能只是口头约定;第二,要多做几手准备,防患于未然。即使对方违约了,自己也不至于太被动,完全没有后招;第三,找个靠谱的第三方做见证人,一旦出现纷争,可以找这个人出面协商解决。

你可能感兴趣的:(110-馈赠有没有约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