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字

  昨晚在一个十二人的“女人花”群,听银行的宁大姐讲自己的故事。

我们这样的小群,就是把往事,烦恼,心里的感慨在这里倾倒,来自各行各业的年龄不一的女性,在这里心情舒缓放松,当然基础是三观趋同。

大姐的丈夫因为血栓多年,卧床,她给我们讲的是多年来因为找保姆,引发的思考。

大姐是胶东人,烟台那一带的,她的母亲是识字的,原因就是今天要讲述的。

宁大姐丈夫九十年代初卧床时,找遍济南周边的保姆,发现,年轻的干不住,年龄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出生的,却多数不识字。

这令大姐特别奇怪,济南周边的县,虽然和济南文化距离大,但是如此多比例的女性没有上学,让她吃惊。因为作为同龄人,她母亲都是识字的,同龄女性,来自农村的那么多没上学的,太诧异了。

她的母亲与姨妈是双胞胎。胶东人重男轻女思想严重,哪怕一对也是赔钱货。女孩子除了干活就是做针线,上学识字甭想,只要吃饭之外的花销都不考虑。

此时传教士来到胶东,除了教堂还有学校,学校对于不是孤儿的,是收学费的,家庭困难免除学费的,生活费得有。但是只要掏钱的事,胶东父母对女儿是吝啬的。

后来教堂开设绣花班,五六岁以上的女孩都收。不要钱还管饭,每月开工钱给父母。女孩不花自己的,还能给家里挣钱,许多父母迅速把女儿送来……

女孩不是仅仅来做工的,多数时间识字,念《圣经》,唱诗班学乐理。目标能看报,能识曲。

下午时间学习各种绣花手法,绣的好的上手就是一块大布,修女告知你布局,你绣的位置和花样。布料都素雅洁净,工作时净手收心静气完成作品。每个人都在一件成品上留下痕迹,大家非常认真,生怕给整部作品留下瑕疵。

出口意大利的桌布,窗帘,手套都那么美丽优雅,老师设计的都是当地喜欢的,未来陪嫁女儿的东西。

意大利有这传统,女儿长大后,未出嫁前,父母每年都买一套绣花产品,一年年,等待女儿大喜的日子,一起送给她。

胶东父母有不让儿女守故土的做法,走得远说明孩子出息。识字后的女孩和其他地方女孩显著不同,除了家教原因,见过世面的识字女孩更向往外面世界。

宁大姐家里姊妹当兵的多,考出去外地工作的多,她母亲今年83岁,那代人有这个思维不易。

今天的青岛不排外,思维活跃,接受新事物能力强,女性自尊独立,这些,大姐说应该感谢当年的传教士。

一个知恩图报的民族,才是让人尊重的。是非颠倒黑白不分的,除了说明愚昧,人品上也让人鄙视。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