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290

无闻经:本经叙述凡愚虽见四大身之无常变易而生厌,然而在于心识却有我执而不能解脱。多闻的圣弟子,则反之而对于五阴能生厌而得解脱。本经叙述的大意,乃和前经略同。里面有些不同的譬喻耳。

(二九零)无闻经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愚痴无闻凡夫于四大色身生厌.离欲.背舍。但非识。所以者何。四大色身现有增减.有取.有舍。若心.若意.若识。彼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识生厌.离欲.习舍。长夜保惜系我。若得.若取。言。是我.我所.相在。是故愚痴无闻凡夫不能于彼生厌.离欲.习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于四大色身系我.我所。不可于识系我.我所。所以者何。四大色身或见十年住。二十.三十。乃至百年。若善消息。或复少过。彼心.意.识日夜时克。须臾不停。种种转变。异生异灭。譬如猕猴游林树间。须臾处处。攀捉枝条。放一取一。彼心.意.识亦复如是。种种变易。异生异灭

多闻圣弟子于诸缘起思惟观察。所谓乐触缘生乐受。乐受觉时。如实知乐受觉。彼乐触灭。乐因缘生乐受亦灭止.清凉.息没。如乐受。苦触.喜触.忧触.舍触因缘生舍受。舍受觉时。如实知舍受觉。彼舍触灭。舍触因缘生舍受亦灭止.清凉.息没。譬如两木相磨。和合生火。若两木离散。火亦随灭。如是诸受缘触集。触生触集。若彼彼触集故。彼彼受亦集。彼彼触集灭故。彼彼受集亦灭止.清凉.息没。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于色解脱。于受.想.行.识解脱。于生.老.病.死.忧.悲.恼苦解脱。我说彼于苦得解脱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对应经典]

南传《相应部尼柯耶》〈因缘相应12〉第62经无闻(之二)经。

---------------------------

翻译:

二九○、无闻经:本经叙述的大意,乃和前经略同。里面有些不同的譬喻耳。

我听到这样的说法:

有一个时候,佛陀住在王舍城的迦兰陀竹园里。

那时,世尊告诉众比丘说:「愚痴无闻的凡夫虽能对这地、水、火、风四大元素所造作的身体生起厌患、离欲、背舍,但却无关于意识之事。为什么呢?因为他们看见这由四大所造作的色身会显现增减的变化,生时有取,死时有舍,(所以能起胜解,厌离这个身体);然而对于心、意、识来说,那些愚痴无闻凡夫却不能对它生起厌患、离欲、背舍,长夜以来对它保护爱惜,被我见系缚,如果对它有所得、或有所取时,就说:这就是我、我所有、我在意识之中、或是意识在我之中。所以,愚痴无闻凡夫不能对那意识生起厌患、离欲、背舍。

愚痴无闻凡夫宁可对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系着是我、我所有,也不可对这意识系着是我、我所有。为什么呢?因为这四大所造作的色身,或可见有保持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乃至百年,如能善终,或许又能比百年多些;然而那心、意、识却日日夜夜、时时刻刻,剎那不停地做种种地转变,不断变异生灭。就像猕猴在树林间游玩一样,片刻之间,到处攀捉枝条,丢放一枝,又摘取一枝;那心、意、识也就像这样,会作种种的改变,不断变异生灭。

多闻圣弟子对于一切缘起的现象要作思惟观察,所谓依快乐觉触因缘就会生起快乐的感受,当快乐的感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快乐感受的觉起;如果快乐的觉触息灭了,那么依快乐觉触因缘所生的感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如对快乐的感受所说一样,像这苦触(痛苦的觉触)、喜触(欢喜的觉触)、忧触(忧伤的觉触),乃至依舍触(不苦不乐的觉触)因缘所生起的舍受(不苦也不乐的感受),当这舍受觉起时,就要能如实地知道舍受的觉起;如果那舍触息灭了,那么依舍触因缘所生的舍受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就好比两支木棒彼此在一起互相磨擦才能生火一样;如果这两根木棒离散了,火花也就随之熄灭了。同样地,所有一切的感受都是依觉触为缘而集起,由觉触而生,由觉触而集。由于每一种觉触的集起,也就会有每一种感受的集起;所以每一种觉触息灭了,那么每一种感受的集起也就会随之息灭、静止、清凉、寂灭、不生。多闻圣弟子能够这样地去观察的话,就可自物质现象中得到解脱,自感受、取相、意志行为、心识等精神现象中得到解脱,自生、老、病、死、忧、悲、恼苦中得到解脱,我说那位多闻圣弟子已经自生死流转的痛苦中得到自在的解脱了。」

佛陀说完这段经文之后,众比丘听闻佛陀的说法,满心欢喜,都愿遵奉修行。

【五蕴】

或译作五阴、五众。阴是积集之义,众者众多和聚之义。

佛分析众生时习惯使用五蕴这个词汇。五蕴包括色蕴、受蕴、想蕴、行蕴、识蕴五个。

色、受、想、行、识五项,合称「五阴」或「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

在佛经的用语中,人的身心及世间的一切可区分为:

色:物质(例如身体)及物理世界的现象。

受:感受。受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识的感受。例如苦的感受、乐的感受、不苦不乐的感受。

想:取相;面对境界而心中浮现对应的相;也就是认知。例如看到一个颜色,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见过相同的颜色,而知道这是什麽颜色。接触到一个概念、语言,心中立刻浮现过往所接触过相同的概念、语言,而知道这是什麽概念、语言。

想是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在眼耳鼻舌身意六识所形成的形象。比如眼看物体时物体的反光投影到眼底与眼根(视神经感知器)接触同时产生眼识,在眼识产生物体形象时是眼识的想(并非思想),其它五识的“想”同理。

行:造作。例如意念的造作、意志力。行是除了受和想之外的所有心理活动。

识:识知;觉知。识就是心识是精神的主体,是了别,根据所了别的对象不同分为六种。其中了别光线色彩形状等等色尘的是眼识;了别声尘的是耳识;了别香尘的是鼻识;了别味尘的是舌识;了别触尘(冷热滑涩等等触觉)的是身识;了别法尘的是意识。

五阴有以下特性:

无常:迁流变化,没有恒常不变的。

苦:受到逼迫。

空:因缘和合而生,没有实体。

非我:不是「我」。

既然五阴都有无常、苦、空、非我的本质,执著于五阴而引起烦恼,实在不智。于是佛陀教导我们如何认清真相,断除烦恼执著,解脱生死轮迴,获得真正的自由。

五阴,又称五蕴,蕴是「积聚」的意思,因为感官的功能是一系列的累积作用而来。初学者常无法将五阴衔接得很好,例如认为色(有个蛋糕)受(眼根看见蛋糕)想(意根浮现蛋糕好吃)行(动手拿来吃)识(舌识的确好吃),但这样子的五阴解法对于实修比较没有直接的帮助,也没有把握住「积聚」的根本意涵。因为在这种解法下,看见蛋糕和其它的动作反应分属不同的感官、分属不同的时间点,而不是同个感官的五阴积聚。

佛陀教导我们分析的五阴,则是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色」是指四大(地、水、火、风)所构成的一切事物,以「识别到热」为例,当环境的温度升高时,是四大中的火大增加,这时人的身心反应可对应到五阴:

身根(皮肤)接收的色:温度上升。

身识:产生触觉,识别是热。

身触生受:感受热能(若过热,会不适而有苦受)。

身触生想:对热取相(只量热能,不量光线、声音等境界)。

身触生行:产生反应。

这一系列的累积就是五阴,因此而能识别到热。

身识只是单纯的觉知温度,还没有搀杂人的主观意识;主观意识是在此讯息传到意根时,由意识加以识别、意触生想加以取相温度的高低、意触生行加以思维造作,因此意根缘生的五阴也在一刹那间即积聚完成。如果此时对于温度不执著,就不会因温度上升这个现象而有后续的身心造作。

佛经中常说的“修厌”“厌离”并不是厌世、起嗔心,而是不黏着,不起贪心的意思。

非我-不是我 ;不异我-不是我所有;相在-我和我所的大小关系、包含关系;

你可能感兴趣的:(杂阿含经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