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D刀片电池技术分析

1、 技术的创新性(壁垒是什么?)

BYD刀片电池,利用结构创新( 减少电池体积)提升磷酸铁力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从而在更安全的前提下,提升续航里程。

比亚迪汉EV官方续航里程605km,低温实测续航里程470.6km,接近采用三元锂电的小鹏P7(670km,实测462.5km),超过采用三元电池的特斯拉Model Y (官方594km,实测450km)

相对于三元,磷酸铁力又具有安全性高(180℃ VS 250℃,穿刺不爆炸)、循环寿命好(单电池2000次 VS 1000次)等优势。因此,刀片电池续航里程的提升,结合安全性高这个消费者尤为看中的因素,为BYD以及磷酸铁锂的市场空间打开了想象空间。

image.png

以前的电池很短的,现在整个长条就像一个刀片,高度还是那么高,电池两侧接线和用作冷却风道、各种东西都放到两侧(方便汽车结构设计,有利于汽车中心的平衡),中间就不放别的了,一片一片叠起来,叠起来刚度、强度还非常好,还可以做结构件,这是很重要的创新。

除了结构创新,BYD刀片电池最大的壁垒是产业化后的最低能费比。简单来说,即便把这种技术共享给其他家,短期内,也做不到这种能费比。这得益于BYD多年的技术、工程经验的积累。

此外,这种电池的生产和传统动力电池差别很大,无法在原有产线上改良,新建产线的投入非常大。

加上新技术、新工艺的未知因素和不确定性,后来者想快速赶超基本不太可能。

2、 技术实现的可行性分析(产品化、产业化、调优过程)

产品方面,BYD在重庆、长沙工厂已经陆续量产刀片电池,随着规模的推进,工艺及成本都在不断的优化,其综合竞争力会越来越大。

产业方面,因为BYD前期主要为自己的车提供,尚未有产能从产业角度支持更多的汽车企业。但其在设计、生产的过程中,就考虑到其他车型的特点而做了优化。比如,对于轴距较小的紧凑车型,采用纵向排列的方案,可以大大缩小车两边的空间占用,让车身边梁更加优化。虽然很多车厂会诟病BYD是自己的竞争对手,但当电池的工艺、量产、成本等优势非常显著的时候,也会退而求其次而成为其客户。

调优方面,随着刀片电池在车上的应用案例越来越多,不断在给电池反馈,而刀片电池的设备和产线几乎都是BYD内部的装备事业部(3000人左右)自主研发生产的,这为其调优提供了很多厂家无法比拟的优势。性能、结构、成本等就在快速的调优中不断完善。

image.jpeg

3、 技术的产业接受度分析(现有环节的替代还是产业颠覆/所处的产业周期等)

该技术从属于电池生产环节的替代,并非颠覆产品,处于产业化的早期。

从消费者角度来看,搭载刀片电池的汉,自从上市以来,销量一直都不错。很多消费者都比较认可磷酸铁锂的安全性。当然,续航里程的提升也打消了消费者的主要顾虑,消费者愿意为该技术买单。

从其他车厂角度看,虽然对BYD自己造车有所顾忌,但如果消费者愿意为之买单的趋势已定。成本更有优势、续航里程尚可、安全性更好的刀片电池也会成为其他车厂的无奈之选。

当然,BYD将自己定义成平台企业(和丰田合资的原型),就比华为显得更聪明一些。说不好,BYD有一天放弃自己的新能源整车的定位,专门做设计、技术、生产相关的新能源汽车平台,或许是个不错的选择。

你可能感兴趣的:(BYD刀片电池技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