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手vs抖音,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我选择向上...

今天是周天,昨天又刷了半天的快手和抖音。有一些感受,就随便聊聊。

短视频的爆发应该是几年前的时候,网上看了看,快手的成立是在2013年左右,已经有快8年的时间,抖音晚一些。不过,自己真正使用抖音和快手发东西,也才是这两天的事。

自己一直是习惯在快手上刷视频居多,今天看网上对两款产品的定位分析才知道,一个走的都是一二线城市“阳春白雪”的路线,一个走的是二三四线下沉市场的“下里巴人”的路线,一个注重人和内容的连接,一个注重人和人的连接。所以,想想自己为啥喜欢快手啊,一是最开始就是用的快手,先入为主;二是可能自己也从村里而来,更加接下沉市场的地气吧,哈哈。

这两天快手换了新CEO,程一笑,一查还是来自宇宙尽头铁岭的老铁,算是自己的老乡,就更加感觉想多用一下了,这么一想,抖音的CEO张一鸣,是微电子的“叛军”,自己就更加“义(xian)愤(mu)填(ji)膺(du)”了,更不想用抖音了,哈哈,当然,这是玩笑话。

短视频领域,两个都是好产品。看周围的朋友,是抖音居多。近几年,中美PK,美国那一阵子要禁掉国外抖音“Tiktok”的时候,着实让自己惊了一把,原来抖音的国际化已经做得这么好了,中国互联网产品在国际上有竞争力,这点点赞。

自己其实对两个产品没有太多的分别,实际上,现在各种浏览器里,还要头条下面的火山视频什么的,乃至没有太大市场的微视、视频号之类的,其实内容上好像没有太本质的区别,因为有的时候就是为了消磨下时间。无脑浏览,启动的是“消费者”模式,华丽的滤镜、酷炫的音乐、一波三折的脚本编排等不断的刺激多巴胺,于是刷个不停了,也不需要思考什么。说起来,这些短视频内容也是良莠不齐,有好的东西,也有low的只为了博眼球的东西,可能这种“随机化奖励”机制也进一步刺激了人的继续刷下去的欲望,自律性差的,可能还是真控制不住。真心建议小孩子不要刷抖音和快手。

我并不是一个互联网产品的重度参与者,从小到大,好像也没有狂热的做谁的粉丝,不过,这次在快手上为了加入“锦鲤少女”李雪琴的粉丝团,我第一次花了6块8买了点虚拟币,充了个值,因为实在是太喜欢这个创造了宇宙尽头的姑娘了。

“拥抱每一种生活”,挺喜欢快手的这个slogan,抖音slogan是啥还不知道,好像是“记录生活美好”?快手vs抖音,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我,选择向上,哈哈,都挺好,就这样用着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快手vs抖音,一个向左,一个向右,而我选择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