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


1. 基本需求

考虑在磁盘文件上存储一张数据表,每张表有很多记录,暂时假定每个记录所存储的空间长度是相同的,每个记录有一个唯一的索引。操作系统对文件的读写是以页为单位的,每页长度为4096字节,现在需要对这张表中的记录进行插入、查找、删除操作。

不考虑时间和内存的性能,最简单的思路就是遍历每一页,在页中遍历每一个记录,查找给定的记录,如果记录不在这一页中再查找下一页,删除时只要找到对应的记录将其清空即可,而插入操作更简单,遍历每一页找到空闲的记录地址,将数据写入到该地址即可。

应该说在数据量不大的时候,上述做法还是挺好的,思路清晰自然,实现起来也很简单,在性能上也并不会受到什么大的影响。

但是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相对来说顺序查找的速度会慢一些,一两次查找也不会感受到慢太多,但如果是成千上万次频繁查找,积累下来的时间就非常可观了,人会明显感觉到慢很多,这时我们就要考虑做一些优化了。

我们知道顺序查找的平均时间是O(N),二叉树查找的平均时间是O(log2N),那么能不能采用二叉树查找来缩短查找的时间呢?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二叉树只有2个子结点,每读取一个记录时都需要一次磁盘I/O 操作,树的深度较深,需要更多的磁盘I/O操作,但是磁盘的读写时间比内存要多的多,对于查找时间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磁盘文件的读写次数,所以即使总的搜索次数较少,如果磁盘I/O操作太频繁也是不行的。

这时我们发现B-tree结构正好能弥补二叉树的缺陷,B-tree是一种多叉树,一个父结点有很多个子结点,同一个父结点下的子结点组成一个磁盘块,每读取一页时就能一次性读取到多个记录,假设子结点的个数是m,则树的深度是O(logmN),这大大减少了对磁盘文件的读写。

2. 测试分析

为了能感受B-tree带来的好处,有必要对顺序查找做一个简单的测试来直观感受一下。先随机插入10条记录,每条记录占16字节,再做100次随机查找,然后随机删掉2条记录,重复上述操作,记录所需要的时间。

插入时隐含着一次查询,因为需要先查询来判读这条记录是否已经在表中了,如果在表中则表示记录存在冲突,不执行此次插入。删除时也隐含着一次查找,为了确定要删除记录在文件中的位置。

如下图所示,遍历整张表后发现key值不在表内,同时确定了第3个slot为空闲slot,然后把key插入到该位置。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1张图片

测试平台为msys2和linux虚拟机:

                                                             顺序查找表测试时间

重复次数

msys2下时间

linux下时间

1000

13s

6s

2000

54s

20s

4000

213s

59s

10000

409

很显然根据上面的测试,顺序查询的效率非常低,而且文件数据量的增大,花费的时间基本呈指数增长。我们先看看不用btree算法有没有什么优化的方法。

在优化前要把握住2个最关键的因素,其中一个是减少硬盘的读写次数,因为内存的读写速度要远远快于磁盘的读写速度,另外在磁盘中读写数据,磁头的移动非常耗时间,所以顺序读写的时间远远快于随机读写,甚至在固态硬盘中顺序读写比内存的随机读写都要快很多。

根据以上2个问题,并针对上面的测试场景,我们来对插入、查找、删除分别做优化,现在先不考虑B-tree算法:

  • 插入

每一次插入都要查询导致了磁盘的写数据不连续,所以可以先把要插入的10条记录保存到内存,进行统一查找确定没有冲突的记录,然后一次性写入到文件末尾,等到空闲的slot超过1000条时,再统一把后面的记录移到前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开始下一次插入操作,所以要做一个批量插入的接口。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2张图片

  • 查找

为了加快查找的速度,通常都是把数据按照一定的结构排序,但是我们上面的优化是按顺序写入数据,所以这种方法不行。那么有没有方法能使我们在查找之前就知道这个记录在不在表中呢?答案是有的,就是用bitmap算法把关键字映射到一个bit里,但是如果关键字太大的话用普通的bitmap算法将会非常耗内存,我在之前的文章里介绍过SQLite的bitmap算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即需要多少记录使用多少内存。

现在先假定最大记录数量为100万,此时最多需要消耗125K内存。我们把磁盘文件按块划分每10页即2560个记录组成一块,用bitmap先确定记录在哪一块,然后到对应的那一块里搜索,块的划分可以根据数据量和内存自行调整。

使用bitmap在提高搜索速度的同时更多是为了节省内存的考虑,如果不考虑内存,甚至可以建立一个超大数组,把关键字和记录在文件中的偏移位置做一个映射。

如下图所示,先遍历每一块,确定要查找的记录在第2块里,然后再遍历这一块的所有页中的所有slot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3张图片

  •  删除

删除操作没有什么好优化的,这就是一个建立在查找上的附加操作。

  •   移动

每次插入时都是插入到文件的末尾,中间可能会有很多slot被删除,所以为了避免文件变得很大,当空闲slot到达1000时个时,就把后面的记录移到前面。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4张图片

下表是经过优化后的测试数据                                       

                                                      优化后的顺序查找表测试时间

重复次数

msys2下时间

linux下时间

1000

2s

1s

2000

4s

4s

4000

8s

8s

10000

22s

18s

算法的思路基本差不多,但是经过优化后发现速度提高了数10倍,所以写代码不能太随意,否则写出来的代码性能会非常差。

3. B-tree算法

上面已经对插入和查找做了一些优化,在查找虽然增加了bitmap分块定位来缩小查找范围,但是在每一块里基本还是顺序查找,而B-tree并不是顺序查找,而是一种特殊的二叉树查找,能够有效减少读取磁盘的次数,这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尽管B-tree写数据时是随机写入到磁盘,相比顺序写入性能会下降,但是大量应用都需要很多读操作,而写操作相对较少,所以写入性能变差也不那么关键了。

下面来简要介绍一下B-tree算法,B-tree其实就是一颗多叉树,即一个父结点会下挂很多个子结点,每个结点由关键字和子结点的指针组成,关键字里存储了所需的记录数据,每个结点里的关键字都是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且如果我们把子结点中的关键字全部展开,这时候父结点和子结点的所有关键字也都是按顺序排列的,下图就是一个典型的B-tree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5张图片

每一个磁盘块相当于一个B-tree的结点,蓝色区域是结点的关键字,黄色是子结点的指针,磁盘块里可能会有很多个关键字记录和子结点指针,我们先来看磁盘块2,关键字是8、12,子结点有P1,P2,P3,现在用子结点的关键字替代子结点的指针,得到全部关键字为3、5、8、9、10、12、13、15也是按照顺序排列的。

如果只是随便插入的话,经过多次插入和删除后这棵树就会退化成一张线性表,那么B-tree查找的优势也就不存在了,所以每一次插入都要使B-tree保持平衡,为了保持平衡B-tree会有以下一些特性,以一颗m阶B-tree(m叉树)为例:

  • 树中每个结点至多有m个子结点
  • 除根结点和叶子结点外,其他每个结点至少有[m/2]个子结点
  • 若根结点不是叶子结点,则至少有2个子结点
  • 所有叶子结点都出现在同一层
  • 假设在某个非叶子结点里,子结点的个数为n,那么关键字的个数为n-1
  • 所有结点的关键字个数范围为[m/2]-1~m-1

B-tree的查找比较简单,从根结点开始,按照关键字的大小定位目标结点在哪一个子结点里,层层往下搜索直到到达叶子结点,最后必定能找到目标。

插入和删除操作就有些繁琐,因为这会变更B-tree的结构,每次操作都要维持B-tree满足上面的特性。

下面来介绍B-tree的实现,这里以磁盘的每一页为一个结点,一页仍然是4096个字节,一页里有16字节的头部,接下来每一个记录为20个字节,其中16个字节为关键字和数据,另外4字节为子结点地址,一页里总共有(4096-16)/20=204个记录,即子结点个数最多为204个,关键字个数最多为203个,因为关键字个数要比子结点个数少1,所以最后一个记录只要子结点地址而没有关键字。

每个结点的定义如下:

struct Node
{
	NodeHdr nodeHdr;//16字节头部
	BtreeRecord aRecord[MAX_SUB_NUM];//204个记录
};

头部包含了结点的属性,如是否是根结点或叶子结点,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NodeHdr
{
	u32 nPage;//页面数量,只用在第一次读取文件时从根结点获取
	u32 reserve;
	u8  aMagic[4];//校验值
	u16 nRecord;//关键字个数
	u8  isLeaf;//是否为叶子结点
	u8  isRoot;//是否为根结点
}NodeHdr;

每个记录的结构体定义如下

typedef struct BtreeRecord
{
	int key;//关键字
	u8 aMagic[4];
	u8 aData[8];
	u32 iSub;//关键字左边的子结点地址
}BtreeRecord;

插入的时候数据的时候找到要插入关键字所在的叶子结点插入,在查找过程中如果有发现要查找的非叶子结点关键字数量已经到达m-1,则对其进行分裂,而叶子结点在超过m-1时才分裂,这样接保证了在分裂后父节点的关键字数量不会超过m-1,下面假设m的值为6,插入过程如下图,插入B时的时候关键字个数还没有超过最大值,直接插入,插入Q的时候关键字个数超过最大值,则进行分裂,把中间关键字T提到父结点: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6张图片

接下来要插入L时,内部结点(GMPTX)的关键字数量达到最大值,则先进行分裂,否则子树会在分裂后上提一个关键字到父结点,造成关键字数量超过限制。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7张图片

删除的操作就更加复杂了,情况分为很多种,基本思路就是先把结点删除了,如果关键字数量小于最小值2,再进行调整,整个删除过程如下图所示

(1)如图b,删除的记录在叶子结点,且不用调整,实现函数为

BtreeDeleteLeaf()

(2)如图c,删除的记录M在内部结点,向下从叶子结点中找到与M相邻的记录,如果关键字的数量有多余则将其上移到被删除的M位置,此处L上移到M,注意如果L不是叶子结点,L就不与M相邻,要继续向下搜索,实现函数为

BtreeDeleteInside()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8张图片

(3)如图c、d所示,要删除内部G,此时与M相邻的叶子结点已经没有多余的记录了,但是此时仍然把记录E或J上移到G的位置,这里假定是E,这时E所在结点已经小于最小关键字数量了,而且邻居结点的关键字数量也都到了最小值,那么找一个邻居结点合并,这里是J和K,实现函数为

BtreeDeleteInside()

BtreeAdjust()

mergeBtree()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9张图片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10张图片

(4)如图d所示,P的左右子结点的最大关键字数量都已经为最小值则将其合并,如图e所示。为了让工程实现更简单,这里只有等到(C、L)和(T、X)结点中被删关键字后从叶子结点补上来了一个关键字,但是又由于叶子结点向上层层合并触发了结点的记录数减小才合并。所以实际上,我写的代码在记录D被删除后并不触发合并,图e是《算法导论》的方案,仅作参考。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11张图片

B-tree算法需求分析及实现_第12张图片

(5)在图e和图f中,B被删除,但是邻居结点(E、J、K)的记录数有多余,则把父结点C移到被删除的B位置,把E移到父结点,实现函数为

getNeighborKey()

(6) 在实现时无论是删除内部结点还是叶子结点,最后都会产生一个由根结点到叶子结点的搜素记录

pBt->aFind[pBt->iFind++]= pBt->iPage;

最后接可以由pBt->aFind和pBt->iFind从叶子结点开始回退到根结点,回退过程中遇到关键字数量小于最小值则或是情况(5)从邻居结点拿关键字或是情况(3)与邻居结点合并。

通过上面的分析就完成了Btree的查找和删除过程,接下来按照上一节讲到的测试方法来测试,测试结果如下,并与顺序表的处理时间做对比:

Btree数据处理测试时间

重复次数

msys2下时间

linux下时间

1000

0s

0s

2000

1s

1s

4000

3s

2s

10000

8s

6s

顺序表处理测试时间


       重复次数

                            msys2下时间

                                   linux下时间

优化后

未优化

优化后

未优化

1000

2s

13s

1s

6s

2000

4s

54s

4s

20s

4000

8s

213s

8s

59s

10000

22s

18s

409

最后结果可以看到Btree算法比优化后的顺序查找的性能都要提高了好几倍,这里最关键的因素就是Btree减少了大量磁盘的读取次数,因为磁盘读取是一个非常耗时间的操作。

4. 测试代码

测试代码的 github地址如下:

https://github.com/pfysw/btree

btree_test()测试Btree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SequenceTest()测试顺序表的插入、删除和查找操作,其中SeqTest1()是未经优化的,SeqTest2()是优化后的。

代码是自己写的,应该还有许多不足,后续会借鉴其他开源代码中B-tree、B+-tree、LSM tree的处理来进一步优化



你可能感兴趣的:(数据结构,B-tree,算法,数据结构)